敬老院实习对护生职业认知的影响

2020-05-10 19:35王莉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4期
关键词:敬老院周记态度

王莉萍

[摘           要]  目的:通过三个月的敬老院实习,使学生深度接触老人,了解敬老院工作,增进对敬老院工作的职业认知。方法:21名高职护生在敬老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实践活动,实践前后发放老年人态度量表(KAOP)、老化知识(FAQ1)问卷和实践期间记录周记。实践后,从实习体会、学习感受、职业认知几个方面进行访谈。结果:实践后,知识水平显著提高(P<0.05),对老人态度呈正向增长。全体学生考虑在工作后的3~5年后去敬老院工作。结论:养老机构长期的实践项目能增进学生对老年护理工作的理解,提升职业认知。

[关    键   词]  敬老院;实习;护生;职业认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4-0192-02

伴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增长,至2017年统计,户籍老龄化程度最高达到33.2%[1],社会对养老护理人才需求巨大。研究表明,护生对养老职业从业意愿及职业认同相对低下,孙似锦等在调查发现,约60%本科护生愿意从事养老服务行业[2],吴炜炜[3]等发现护理本科新生非常或比较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仅占40%,工作意愿与职业认知、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等因素有关[4],增强相关知识教育,促使护生形成对老人的正向态度、引导护生正确认识养老护理事业具有重要作用[5]。

本研究通过对上海某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养老机构企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践,了解护生在实践前后对老人态度、老化知识的变化以及对老年护理职业的认知。

一、对象方法

(一)对象

实施前在二年级三个班级中进行招募,该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护理学基础、内外科护理等专业课程,招募人群特点是有养老护理兴趣和意愿,愿意利用课余时间及双休日时间参加实践活动的人群。共招募学生21人,其中男生2人,女生19人,平均年龄20.5岁,本市9人,外地人数为12人,有2人参加过加1个月以上养的老护理相关活动。

(二)方法

1.企业实践过程

在2019年3月至6月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企业实践,所在敬老院为一所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分为自理、失能、认知症专区,共120小时。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运营管理、老年照护和认知症照护,每个模块实践期为一个月,每个模块见习一周,实践三周,由学校教师和敬老院工作人员共同带教管理,敬老院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运营管理模块学习敬老院各部门的管理制度,重点要掌握老人出入院管理的流程、能独立完成档案管理。老年照护模块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年护理常用技能操作,懂得观察老年人的身体及情绪变化。认知症模块要求认识老年人认知障碍症并且掌握认知障碍症照护的沟通方法及认知症非药物干预手段的要点及方法。

2.研究工具

在实践前后一周内,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包括对老年人态度量表(KAOP)、老化知识(FAQ1)。问卷通过问卷星发布回收,发放及回收率为100%。对老年人态度量表(Kogan Attitudes toward Older People Scale,KAOP)共34个条目,由17个正向态度条目和17个负向态度条目构成,采取Likert 7级评分法,136为中间值,分数越高说明对老年人的态度越积极[6]。在本研究中,该量[7]翻译修订的中文版 ,内容涉及老年人生理、精神、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共25个条目,得分 0—25分,分数越高表示对老年知识的掌握水平越好。该量表有良好的信度, Cronbach'sα系数为0.68。

实践过程中,学生每周以图文形式记录,记录一周实习情况,以及相关的感受体验。实习结束后一周内,分别对三个小组学生进行集体半结构形式访谈,从实习体会、学习感受、职业认知几个方面进行访谈。

二、数据统计方法

问卷数据用SPSS17.0进行统计,周记文本和访谈内容采用ATLAS.ti 8进行编码、分类、提炼主题并进行分析。

三、结果

(一)老化知识(见下表)

(二)对老年人态度

对21名学生参加敬老院实践前后的态度进行比较,实践前均分为167.19±19.12,實践后173.52±18.77,t=1.09,P<0.28,得分呈正向增长。

(三)周记

学生周记记录252份,综合分析学生的周记记录,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为老人日常生活状态、认知症护理专区体验、对养老机构日常工作体验。

1.老人日常生活状态

学生认为老人生活状态多数是积极的,其中“开心”出现频次较高。这些积极的情绪出现最多的是在陪伴上,包括学生的陪伴、家属的陪伴,其次出现在各种活动中,包括运动会、唱歌、手工活动,让老人印象最深的是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从策划、报名、练习到比赛,老人和学生全程参与,持续了近一个月的实践。另外,当老人得到夸奖时,他们也很开心。

2.认知症护理专区体验

在认知症专区,学生对徘徊、妄想、尿频等认知症症状有了直接的感官体验。在非约束的情况下,干预活动是这一专区的特色,舞蹈、音乐、卡片认知和做口腔操是学生提到最多的。71.4%的学生用到“可爱”这个词来形容认知症老人。学生写道“很开心又遇到他们这些‘大可爱,侯校长很热情地和你握手,开心地拉着你一起在专区里走来走去,王医生还是习惯性地一直在搓手,许工还是热情满满,我们陪着他们唱唱歌,踢踢毽子,晒晒太阳。”

3.对养老机构日常工作体验

学生提到最多的就是日常行政工作,其中“院长”出现频次227次,围绕着运营管理的琐碎工作,食堂留样管理、出入院管理、纠纷处理等,在这些细节中,学生也看到了工作复杂,需要用心、付出充分耐心、爱心。“聊天”和“陪伴”是日常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访谈

在访谈中发现,1/3学生表示看到老人的生活孤独,需要年轻人陪伴,年轻人的青春活力能够感染老人。大家学到最多的是与老人沟通,虽然在刚开始时与长者建立沟通存在困难,这些困难来源于方言問题、双方没有共同话题,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情况有所改善。16位学生表示实践后发现敬老院的日常工作和自己的想象不一样。学生提到,“认为养老护理就是做好生活护理,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做,但现在我们完全改变了当初的看法。身体、心灵的结合才是护理老人的真谛。”所有学生表示有在敬老院就业的意向,但是更可能在从事医院工作3~5年后去敬老院工作。

四、讨论

(一)敬老院实践增进了学生的共情体验

相比日常工作中的生活护理和工作,学生们真实看到了老年人的身心状态,产生了共情体验。孤独、疼痛、开心、感动,这些词语出现在学生的周记和访谈中。

研究表明[8],共情能力受到文化、个性、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并在发展治疗关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能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价值感[9]。对老年人而言,经过三个月的相处,面对学生开心、愉快的态度,有助于自身身心发展。

(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职业认知的改变

三个月的实践,工作由浅入深,从日常护理照顾到解决各种琐事纠纷及认知症非药物干预。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耐心、亲和力和工作热情也得到了老人的肯定,这些工作上的成就感也提升了学生对职业的认同,研究表明,护生成就感对职业心态影响较大[10]。学生也表示,经过对敬老院工作的深入了解之后,增强了对这一职业的就业意愿。

参考文献:

[1]冯辉.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地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以上海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5(S1):127-128.

[2]孙似锦,王燕,曾子,等.老年护理方向本科生相关知识及职业意愿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149-152.

[3]吴炜炜,吴文捷.护理本科新生老年护理职业认知与就业意愿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11).

[4]王小丽,余赟,黄金圣,等.大中专实习护生养老护理从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7(8).

[5]韩雨欣,王红艳,梁小利,等.我国护生养老护理职业认同感和从业意愿的研究进展[J].卫生职业教育,2017(18).

[6]赵思宇,张会君,刘涛,等.科根对老年人态度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9):831-833.

[7]Wang C C , Liao W C , Kuo P C , et al.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facts on aging quiz scal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ssess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2010, 47(6):742-752.

[8]Brunero S, Lamont S, Coates M. A review of empathy education in nursing[J]. Nursing Inquiry, 2010, 17(1):65-74.

[9]朱宇,栾贝贝,王维利,等.共情动机在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21).

[10]严利,田继书,夏琳.大中专实习护生职业心态调查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6(22):75-77.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敬老院周记态度
老人摔伤未告知家属 养老院担责
敬老院的微笑
语文周记教学的实施与反思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茶叶的秘密
态度决定一切
帮忙
火场救人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
提升秘游逼格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