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

2020-05-11 06:21张国如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髋臼假体股骨颈

陈 尉,张国如,王 杨

2015年3月~2016年2月,我科行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共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62~78(68.46±3.69)岁。全髋置换20例,半髋置换16例。骨折Garden分型:Ⅲ型29例,Ⅳ型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5 d。

1.2 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患者侧卧位。按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入路,切开皮肤及阔筋膜,离断部分臀中肌和外旋肌群,充分暴露股骨颈后进行不同术式的髋关节置换。

1.2.1半髋关节置换术 电摆锯在股骨颈处截骨,保留股骨小转子上沿1.5 cm长度的股骨颈,将股骨头取出后测量最大直径,选用配套股骨头假体备用。扩髓器对股骨端进行扩髓,冲洗髓腔,放置股骨远端塞至假体柄远端2 cm处,调制骨水泥至拉丝状,打入股骨髓腔后装配股骨柄假体,至骨水泥完全硬化后安上股骨柄双极头假体,复位髋关节后未见松动及脱位,放置引流管后逐层关闭切口。术后1 d拔除引流管。

1.2.2全髋关节置换术 切开关节囊,清除骨折端血肿及增生滑膜,取出股骨头测量最大直径,用电摆锯在股骨颈处截骨,保留股骨小转子上沿1.5 cm长度的股骨颈,咬除髋臼增生骨赘后评估髋臼骨量及骨质。采用髋臼锉磨锉髋臼内壁,然后磨锉髋臼前后壁,见髋臼锉与前后壁及顶部外缘紧密接触、骨质表面呈点状出血后停止,打入适配的人工髋臼假体,检查紧密匹配后,在髋臼后上区和后下区旋入2枚螺钉固定,装填髋臼衬垫。股骨近端做开髓处理,选用从小到大的髓腔锉扩髓至紧密贴合,冲洗股骨腔内骨渣及脂肪颗粒,股骨真柄打入至与股骨颈截骨线平齐的位置,安装股骨头假体,髋关节做复位处理,活动后未见松动及脱位。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切口。术后1 d拔除引流管。

2 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1例皮肤阔筋膜浅层感染,使用敏感抗生素及切口换药治疗,切口甲级愈合;1例因摔倒致股骨柄假体松动,二期使用钛缆及钢板固定,切口愈合良好;2例出现髋关节后脱位,行手法复位,未再次脱位;32例髋关节假体位置良好,切口一期愈合。术后12个月时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总分79~97分,其中优21例,良12例,可3例。

典型病例见图1、2。

3 体会

全髋置换优势在于人工股骨头与髋臼匹配度好,原关节功能替代优势明显,远期髋关节功能评分良好,有效降低翻修概率,适合年龄70岁以下、手术风险可控、无严重的基础疾病、预期生存时间较长、日常活动需求量大、术后能进行高强度髋关节功能康复的患者。半髋置换手术时间短,对髋臼处理简单,术中创伤及出血少,金属“双极头”对髋臼软骨面磨损小,术后松动、脱落等并发症出现例数明显少于全髋置换,适合年龄在70岁以上、身体机能差、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日常活动量少、要求术后恢复快、卧床时间少的患者。

图1 患者,女,65岁,GardenⅢ型股骨颈骨折,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X线片显示关节位置满意 图2 患者,男,69岁,GardenⅢ型股骨颈骨折,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X线片显示关节位置满意

猜你喜欢
髋臼假体股骨颈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密盖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