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策略探析

2020-05-11 06:02葛彩虹
关键词:教育策略新课标高中语文

葛彩虹

摘要: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高中教育目标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转移。语文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但是,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得不到重视,导致高中生普遍表现出语文素养较低,缺乏语言感知力和审美能力的现象。在新课标的指导作用下,将核心素养作为培养目标,开展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本文就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探析。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6-010-1

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适用于现代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新课标强调教育改革、创新以及学生的主体性等特点,这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路。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的一种产物,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前瞻性。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维度,即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形成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并能根据高中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向学生渗透核心素养。

一、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不同的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角度不同,这就体现了其语文思维能力的差异性。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合作的方式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究,使学生能通过这样的形式发生思维的碰撞,从而能从更加多元化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讲到《祝福》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其进行科学分组,使每个小组都成为一个学习单位。教师可为每个小组的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比如,讨论在《祝福》这篇课文中的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以及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会从不同的侧重点进行分析,也就使得这个人物在不同的学生眼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形象。学生在小组互相讨论的过程中,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巧妙运用读写结合方法

读写结合是一种具有创新性质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下,阅读和写作是两个独立的模块,教师也会采用分开讲解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从教学本质的角度来看,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将二者进行结合讲解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阅读可以看成是学生对语言进行建构和吸收的过程,而写作可以看成对语言进行应用和输出的过程。因此,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形成语言的建构和运用素养的目标,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巧妙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例如,讲《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课文中描写了林黛玉进贾府时的情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内容,使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仿写、续写、编写。通过这样的方式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互相发挥促进作用,从综合性的角度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创设生动化的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已经成为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选择。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审美鉴赏和创造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学生对文字美的感知,也体现在对文字背后所描述内容的感知,并能将这种美表达出来,或者融入到自己的思维当中。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为学生讲解语文知识,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从而对语文知识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例如,讲《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都没有去过清华大学的校园内,很难直接通过作者的描述就形成直观的感受。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为学生展示几幅荷塘月色的图片,根据作者所描述的顺序为学生播放,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从文字美延伸到自身所获得的美感。这种教学方式能从双向的角度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四、拓展语文课程教学范围

拓展语文课程教学范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素养。文化素养的形成并不是短时间的,需要学生进行不断的积累和学习。文化素养体现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一种文化内涵。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对培养学生形成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素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将教材中的内容作为出发点,为学生拓展语文课程的范围,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学生从更加多元化的角度获取语文知识的过程是其不断积累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例如,《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的一首有名的代表作品,流传到现在仍然被广泛传颂。其中包含了一些古代典故,比如,“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可以说是句句经典,教师可针对辛弃疾诗词作品展开讲解,为学生查找更多关于古诗中典故、诗人生平以及作品的资料,使学生能从更加全面的角度理解古诗的内容和内涵。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将核心素养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教育发展趋势。语文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和目标。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作用下,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巧妙运用读写结合方法,创设生动化的教学情境,拓展语文课程教学范围的方式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通过本文对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策略展开的一系列探析,希望能为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荣晓燕.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8(11):74-76.

[2]李烈春.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52.

[3]杨丽琴.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學习任务设计与实施[J].语文建设,2018(28):33-37.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西第一高级中学,山东 莱西 266600)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新课标高中语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