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解析与再设计

2020-05-11 13:45许诗盟
神州·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甲骨文文字设计

当今世界拥有四类古代文字,而甲骨文作为其中之一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字。中国甲骨文文化的遺失是我国文化遗产的极大损失,因为甲骨文外形抽象,辨认困难使得很少有人知道甚至了解。因此甲骨文的推广及其中包含历史意义的研究是必要的。而且由于设计的进步,中国为了能够跟紧世界的步伐甚至独树一帜,必须要有自己的记忆点和特色。在设计作品之中特别的记忆点也是衡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进行甲骨文和汉字的设计是大势所趋,使世界各国认识和了解中国。

引言

甲骨文指的是一种刻在龟甲上或者兽骨上的文字。是商代晚期(又称殷)所遗存的,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现在人们使用的汉字就来源于甲骨文,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文字文明逐渐消失,唯有汉字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直到如今仍然兴盛并不断发展这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一、甲骨文的解析

甲骨文是最古老的,但它不是最原始文字。因为它具备了构成文字的三个基本要素,即形式、声音和意义。并总结了后来所谓的“六书”。“六书”是六个字符的规则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以及假借。

(一)甲骨文的形成与作用

时间一直走,时代的脚步不会停下,任何事物都会有两面性,即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甲骨文是最古老的文字,当然也不例外。虽然甲骨文有这些形成文字的前提,可是甲骨文的结构还没有整体的确定,这体现在单体字符和复杂字符等方面。单体字符的结构(例如手字,可以将其对称翻转);结构复杂字符的左或右(例如扔字的话可以写成扔,也可以部首和单字对调);一些部首也可以替换(如“大”和“女”字旁);同一个词可以有几个不同的书写方式,或多或少笔(如,在现在翻译的文本中,一个字“龙”有四十六种方式,有学者推测,这一写法不同的原因是区别不同的部落而有意为之,但这也表明了我们是“龙的传人”这一说法是自古有之的。

甲骨文在原始社会的作用是祈祷神明的最初记载,是殷商请神的皇家记录。由此所得,甲骨文也可看为“神谕”和“神圣的字”。悠久的历史和劳动人民无限的生活智慧赋予了甲骨文以更深层次的意义,现如今各界学者对甲骨文的解析与探索对于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习俗与思维方式有着重要意义。可以从甲骨文相对容易理解的图案意义上识别出它想要表达什么,并理解它的本义。甲骨文虽然超出了原始的图形阶段,但遗留的图形依然存在。

(二)甲骨文的曲折的发现经历

象形文字是比较形象的,很多字直接看就像简笔画。每一个甲骨文都有十足的画面感,透过其所描写的画面可以它我们可以生动的了解古代人民的社会生活。古代人民的风俗,各方面的古代社会,皆可透过甲骨文在人们眼前呈现。然而,甲骨文囊括了大量的事物,文字数量众多,有些是由物体本身简化的,而另一些只可意会,不易于识别。在专家们收集的各种记录后,甲骨文发现的经历是,在河南省的西北部的一个小县城,本县的农民在务农时,三不五时的发现龟甲和动物骨头,可是没人确切知道这些的用途和功能。一些村民把这些骨头用以填充枯井,或用以土地施肥,其最大的价值只是作为“龙骨”出售给药商,只有很低的价格。这是第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发生的事。而在一八九八年,县城里发现了数量庞大的青铜器,吸引了很多古董商。山东的一位范姓商人,由于迟到几天,没有得到青铜器,非常不甘心,然后去现场看出土物,但没想到看到大量的龟壳和牛骨。作为一个商人,他了解很多有关古代文物的知识,并将这件事告诉给了他的常客,北方的金石商人王襄。同时告诉了一位秀才朋友孟定生,孟定生认为这是前朝的简书,因此让古董商给他看具体的实物。第二年的秋天,范姓商人带来了一些龟甲和骨头,以每一个字一两黄金的价格来出售,由于孟秀才和王襄资金不够,只买了一些小碎片。然后范姓商人又把其余的龟甲兽骨拿给北京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看。他当即指出这文字比金文还要古老许多,所以用大量的钱财全部购买。在之后的一年内,王先生又从古董商人那里购买了近一千多块骨头。但由于甲骨文才被发现,而且王先生是严格保密的,所以除了极少数的学者,很少有人知道甲骨文的存在。

到了一九零零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任命王懿荣先生为清民兵部长,专门组织武装反抗侵略。七月的秋天北京沦陷,王先生在后院投湖身亡。这是非常遗憾的事,因为王先生穷极一生收集了大量龟甲兽骨,但当他死时还没有研究收购来的甲骨文残片。王先生去世后,他集来的残片渐渐失落,这之中很多残片几经辗转到了金石收藏家刘鄂那。他在一九零一年开始寻找龟甲牛骨,并派他的儿子到河南去收购了四千余片龟甲,加上得到的王先生收藏的几百片,共计五千余片。一九零三年刘鄂从收藏中选捡了一千零五十八片,并把它作为《铁云藏龟》来收录整理。此作既不是细拓,拓时也很不精准,然而有史以来是第一本有关甲骨文书。在此书出版之后,甲骨文才被大家所认知。甲骨文走向人们视野,重登历史舞台,失落的甲骨文文明重新被找回,古老的中国文明没有凋零。

(三)甲骨文书法的审美价值

甲骨文和甲骨文书法是相辅相存的。然而,甲骨文有广义书法和狭义书法。甲骨文书法的广义包含“用刀作笔”和“用笔作刀”,狭义上只是指的是“用笔作刀”。

在商代,甲骨文具有双重性,即应用性和艺术性。甲骨文的笔划相等,整齐,线条基本一致,且比较锐利。这是由于刀刻这一特定的书写方式决定的,但在他们的风格往往都是统一的,这也可以证明,人们追求美感,美丽的整洁的技巧在这种风格中展现。用刀的深浅难度非常高,难以要求的整齐以及熟练的技能和更严格的对比管理,使得甲骨文的审美价值达到空前的高度,均匀细腻的点画,同等的质地和强度,显示在笔触材质美的方面唤醒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在商代的铭文中,出现了用毛笔进行笔触研究的意识,有着不同风格的书法、笔法和豪放精美的美学也开始出现。

二、甲骨文的再设计

汉字是象形字,既是图画又是文字,这是不可分割的。这与广告的视觉传达非常类似。

(一)甲骨文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以及标志设计的表现方式之中,包含一种特殊的方法即象形文字元素。其中形式包括事物外观表象形,文字的意义象征形,图像的象征形,符号的模拟形,隐喻和比喻等。它还包括两个方面具体的和抽象的,这和甲骨文不谋而合。

典型案例是上图象形图标的设计。这是三十五个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的设计,这是基于篆体笔划,象形文字与当代图形融会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与现代文字的简化。是拥有可读性高、记忆性强、容易使用要求的图标的设计典范。这三十五个图标黑白颜色对比非常强烈,表现出易识别的运动特点,动感的韵律和明确的中心思想,是形象和意义的有机统一。

(二)甲骨文的象形含义

甲骨文可以把握主体的本质特点,可以生动地描绘出要表达的重点。举个例子,“大”字,像一个手叉腰站在前面的人。而在审美表现上也有许多来自当地的风俗习惯、人文内涵等。再如“美”字,它甲骨文的形状,像一个有羽毛的头。许多古代人民有把羽毛放在头上作为装饰品的习惯,十分盛行。金文的“美”又略有不同,虽然也是头戴羽毛的图形,但两者之间的区别是,金文的“美”字更具有图案性。“羌”字甲骨文字形为头部有头饰,戴角冠。在西北地区的羌族,每一代都放羊为生,羊头装饰是他们的特点,这是其甲骨文形状的由来。前面曾提及到,甲骨文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在结构上并不稳定,常有变化。因此,“羌”这个字也可以写成“姜”,西北羌族大都姓姜。

甲骨文的事物本质基本寓于其象形文字之中。就像甲骨文的“衣”字,字如其形,像古人日常所穿的衣服。古人常穿三角形的交领的形状做成的衣服,左襟盖右襟,从腰部左侧收紧,这种方式称为“右衽”,这是汉民族的习俗。还有右襟盖左襟,叫“左衽”,是少数民族的习俗。因此从甲骨文中即可推测出是汉民族还是少数民族。此字横截面为衣领,衣侧为衣袖,上方为头部。古人善于总结事物的特点,又能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但简单并不意味着简单而模糊,而是简洁、精炼、清晰,能清晰地描述事物所特有的点,进而广泛流传。

古人云“字里有乾坤”,每一个象形文字中都有十足的画面感,或许是一种自然现象,或许是一种生活习俗。“家”字的上半部分代表房顶,指的是在生命的开始和生命的生长以及人的生老病死都是在房顶下进行的。它不仅是人类个体本身的进步还是整个历史的发展。因为历史的进程需要铭记,而以口相传容易以讹传讹,所以文字因需求而产生发展。

每个象形文字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幅画,这可以应用于我们的平面設计之中,是非常好的设计元素。有时一种新颖的设计元素可以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作品的成功与否。找到好的设计元素后加以利用和融合也是重中之重,我们可以对甲骨文稍加调整,修改后可以用平面设计之中,因为甲骨文有优美的线条,笔画尾端尖细,文字结构对齐而平均,并且保持原有的刀刻线条。这些特点决定了甲骨文是非常好的设计元素,也是表现平面设计作品魅力的有效途径。

(三)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具体实例

现代设计师陈楠先生,他的设计作品中包含了甲骨文的元素,其实也包含了一些金文的元素,而且海报的格式利用了计算机原理和几何图形进行创作。有一本著名的设计杂志《装饰》,在采访中陈先生就是这样说的“我的研究的价值在于它能给今天的年轻人带来一个很古老的元素。我不想设计太沉重,我只能说是研究设计而已。”而且他还设计了一系列电脑页面图标自用,他使用的图标具有甲骨文简明、准确、生动的特点和功能,让它们如此与众不同。

这一设计理念是力图使甲骨文这一古老的文字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同时也打破了中国传统书法篆刻的死规矩。在海报上建立了一个网格状的背景图层,使用了“正方形”和“圆形”的元素。并且,想到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区别于联系。所以,有必要使标尺上的小点之间形成严格的线,进而形成有甲骨文元素的字符。

有设计师曾对古中国的甲骨文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以及古阿拉伯的楔形文字进行了比较,并进行了设计。使用一个简单的设计让甲骨文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三者同时展现,显示其相同的一面,但也表现出各自独一无二的特点。宏观上来看,适用版式的概念,那就是统一寓于变化,变化又反作用于统一,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前提。它通过体积、朝向、饱和度、图形相结合的对比;运用三维、前后虚实、色彩对比,使整个版面热烈活泼,拥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感。

另一名为“六感”的海报,对人的五种感官进行深入设计,即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和第六感。他想推广的实际上是“中心”和“整体”的品质。这是透过线的对比和弧线而运动,使海报更加富有韵律感。所以就算这是由单独的点组成的,可是由于线的引导性抓住了大家眼球,形成了既定的视觉路线。这体现整体布局设计的原则。

(四)甲骨文与设计完美结合

甲骨文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书写方式。传统的程式化导致了甲骨文书法的简化。除了专业研究人员,几乎没有人能理解甲骨文。这也忽略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大事小情。对于对甲骨文的解析与再设计,要侧重于造型的审美关系与线条的变化,使甲骨文与甲骨文相关的文化能够薪火相传。

将甲骨文转化为设计元素并对其进行再设计是很有价值的,就像在平面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和中国水墨图案一样都很有价值。因为甲骨文和象形文字和阿拉伯文字以及楔形文字,皆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它们都是世界各国光荣的体现,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和理解,认识不同时代的历史经历、民族风俗和国家兴盛,也反映一个时代的文化发展程度。

强调事物的简化不等同于弱化画面的含义、不等同于准确性和表现力的缺失,即对于甲骨文的历史性的弱化。甲骨文传播的困难是由于艺术性与社会性难以维系。而对甲骨文进行解析与再设计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进程,使人们对甲骨文有新的理解,所以甲骨文与平面设计的结合是大势所趋。

当今社会视觉传达设计要求的美实际上是一种强烈的感官冲击力、细腻的精神享受,因此设计元素图形的直观是非常重要的。甲骨文正是图象多于文字能与设计完美结合。另一方面,甲骨文是具象和抽象的统一,它主要表现在它的简洁,没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生活经验,很难将文字与具体实物相联系。

设计来自生活。这也是设计和甲骨文的相似之处,没有人类劳动和民族风俗将没有甲骨文。设计来源于生活,同时是人类活动中最精致的呼唤与表达。甲骨文和设计都来源于生活总结于生活,并且都是精简的元素。

作者简介:许诗盟(1995.3-)女,籍贯:江苏省苏州市,鲁迅美术学院(学校),职称:研究生(2017级硕士)研究方向:视觉传达发展趋势研究。

通讯作者:赵璐

猜你喜欢
甲骨文文字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甲骨文“祸”字新证
三千年甲骨文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最“萌”甲骨文——心
甲骨文“ね”字应释为“書”字
种出来的“逍遥居”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