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做好个性化作文教学

2020-05-12 01:05王丽侠
考试与评价 2020年4期
关键词:健康自主

王丽侠

【摘 要】 作文教学的魅力来自何方?作文教学魅力来源于作文的教学个性化、生活化。新的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观察、体会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逐步提高体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要让学生用真情实感表达出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的表述,为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因此,作文要走进生活,回归自然,还学生作文自然、纯朴的本色,给予学生个性化作文教学。

【关键词】 自主  真实创新  健康

1. 教师指导的个性化

教师指导的个性化是做好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前提。学生作文的个性生成很大程度上以老师的个性教学为前提,没有个性的教学根本谈不上是地道的语文教学,没有个性的语文老师也不可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老师。倡导个性化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生动活泼、健康主动地发展自我个性,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创造型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实现个性化作文的关键是教师要充分展示个性化教学的风采。教师的风格和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个性化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个性化的学生。新课标在写作上强调:“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一个好的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写作进行指导:

(1) 教师在作文指导时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要有新的教育理念,大胆创新改革,摒弃那种传统的以教师的授意、出题、订框结构、输送素材到学生的“语言组装”写成一篇作文的固定的作文教学模式。

(2) 教师在作文指导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独立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放宽过严的限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新动机,让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努力培养和维护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3) 要鼓励学生说真话,真话是最好的写作材料,以真实的生活和情感为题材写成的文章,新颖独特,富有个性,才是有价值的文章。当要求写一篇作文时,由于学生的家庭出身、生活范围、兴趣爱好、生活内容和经历不同,因而每个学生头脑中所出现的内容是不相同的。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不要过多地干涉。

2. 学生表达的个性化

学生表达的个性化是做好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关键。在教师个性化指导的基础上,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在学生写作过程中,从拟题、选材、思维、题材语言的运用,都可闪现学生个性化的亮点。

(1) 拟题个性化

题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起着概括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人将它比作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文一半”,也说明有一个灵活的题目,有利于扩展写作的思路,写出新颖有个性的文章。在实施个性化作文的训练中,可以给命题立下两条原则:一要立足现实世界,放眼未来世界,力求新颖、独特;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联想,多角度思维。

(2) 选材的个性化

个性化的选材使文章充实而有生命力。个性化的选材就要独辟蹊径,力求新颖,变换思维角度,拓展思维空间。表现个性就要增强选择意识,选择自己熟悉的有话可说的、有一定拓展空间的内容去写,要善于选择新的切入点,围绕话题引发新的议论,展开新的联想,讲述新的故事,抒发新的感情,从新的方面认识事物,表现事物,不能停留在原处打转。首先要放弃题目字面上的本意,挖掘其新意。

(3) 题材的个性化

以往作文“一刀切”的单一命题限制过于死板,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写作时处于被动接受的心理状态,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得不到激发。因此我们应尽力把命题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并提供给学生一些感兴趣的、富有时代气息的题材。这些学生喜闻乐见而又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写出的作文往往有真情实感,学生就会慢慢地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作文”,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从而将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和审美情趣融入到作文中。

3. 作文评价的个性化

作文评价的个性化是做好个性化写作教学的保证。

作文評价是一个重要环节,它将对学生的写作热情产生影响,个性化的作文评价,能发现甚至挖掘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进而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对作文更有信心。当然,个性化的评价不是一味地说好话,还包括有针对性地指出作文中的不足,可以是立意的,也可以是对一两个词语的运用。这种有针对性的作文评价,自然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从而更快地发展自己。个性化作文评价是作文写作的补充、延伸与拓展,使得作文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更有效。新课标关于作文个性评价上提到:“不仅要注意考查学习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除了保持传统的“面批、互评、针对评改、师生共评、个别评改、综合评改”外,作文批改应改变教师“一改到底,一切包办代替”的老方法,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张志公先生说过,“应当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学生的修改需要老师的指导,可以进行如下修改尝试:一是指导自改。每次作文草稿完成后,指导学生反复自改,从文章的立意、选材、布局、语言等方面反复琢磨,字斟句酌,精心修改;二是教师作示范性修改。教师浏览全班作文,选择一篇最有代表性的文章,精心批改、点评,作为修改的范例印发给学生。再作批改的方法指导。然后四人一组互批互改,改后全班推荐两至三篇在班上交流,由学生进行评析,在此基础上写好作文后记。

猜你喜欢
健康自主
物理教学“四忌”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