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实施于高中数学教学对策探讨

2020-05-12 01:05胡枫丽
考试与评价 2020年4期
关键词:对策探讨探究式教学高中数学

胡枫丽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也被纳入了教学重点。而数学作为一门探究性学科,更需要学生在学习时将思维打开,灵活应用课程知识点,才能真正了解数学学科特性,并产生学习兴趣。因此本文探讨探究式教学实施于高中数学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探究式教学  对策探讨

高中数学相较于初中,在知识点复杂程度、学生能力考查方面都更上一层。而学生到了高中时期,思维能力与心态情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时期的学生,因为已经具有一定量的基础知识储备,所以心理上呈现好奇、好问、好学等特征,迫切想将已有知识的价值进行最大发挥,来提高对于所学课程的认同度。因此教师应该将教学设计与学生心理相结合,充分激发其好奇心,使其上课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一、探究式教学的应用意义

(一)优化课堂环境

虽然数学课本中会有很多硬性的概念定义,需要学生清楚记忆、不容更改,但其在学习过程中却要求学生要灵活思路,随时发现课例中存在的数学问题,通过演算、举例或是画图尝试解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感受课堂情境,通过问题探究,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使整个课堂产生出一种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反过来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

(二)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高一数学是高中学习的知识积累阶段,所含基本定义、抽象概念都比较多,很多学生会因为课程枯燥而降低学习兴趣,使基础知识积累薄弱,降低后期学习的效率与质量。而探究式教学法能从两方面提高学生效率:首先是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因为好奇而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究过程中,提升听课质量;第二是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将新旧知识相结合,来解决新问题,从而提高对旧知识点领悟力,加强学习的连贯性。另外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还会锻炼逻辑分析能力,使数学学习更具有严密性,因此对数学整体素养的提高也有帮助。

二、探究式教学实施于高中数学的教学对策

(一)与情境相结合,激发探究兴趣

由于数学学习含有部分抽象概念,因此增加了学习难度,很多学生想要探究也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创建情境,来帮助学生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并进行自主探究。如在学习人教A版“指数函数”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赛折纸,看誰折出的层数多,来探究折纸次数与层数间存有什么样的函数关系,而函数有什么样的特征。从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函数概念与特性,并引导其通过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来进一步探究函数性质。

在此学习过程中,教师完全成了学生的辅助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得出结论,提高了数学课堂互动性,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提高了探究能力,加强了对知识点的理解。

(二)与问题相结合,推动探究过程

通过在讲课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抛出问题,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这也是常用的一种教学设计思路。但在此过程中一直是教师作为主体,向学生发问,很多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因为还在思考上一个问题的答案,而错过教师这一个问题的讲解,因此加深学习困惑,反而降低了学习质量。

所以教师在结合探究式教学法设计教学方案时,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有自己的学习思路,并按照教师讲解来解除困惑。如教师在讲新知识点前,可以直接将与知识点相关的习题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预习并结合已学知识进行探究,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方向,培养其探究能力。

(三)与思想相结合,提高探究能力

学生发现问题、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其实也是其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通过找出学科知识体系中,关联知识点间的相似性,从而推理探究出其存在的规律,正是数学思维中类比思想的体现。而在数学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针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思想,如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等。这些思想都有助于学生总结知识规律,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这些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对应高一数学中涉及到的指数、对数函数,因其互为反函数,所以在函数三要素上都存有相应性,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完指数函数与反函数概念后,先给出对数函数的对应法则,再让学生结合函数图像及指数函数的值域、定义域范围,探究对数函数的推导过程及性质特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新课,提高了其对于新知识的吸收能力和旧知识的掌握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在此过程中,结合了类比、数形结合思想,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符合学科构建特性的学习习惯,用正确的方法提高学习自主性,从而提升数学探究能力。

(四)与合作结合,营造探究氛围

合作探究就也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小组探讨,共解问题可以互相交流学习思路与经验,提高课堂参与度。再经过教师引导,可以使学生在思维逐步上升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且养成合作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为以后的数学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但在具体应用中,一些学生会出现偷懒的现象,只要组内其他学生解出了答案,这些学生就不再继续思索;或是一些内向的学生在组内不愿表达交流,因此探究活动参与度低,相应能力也没有被发展。因此教师在分组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及能力强弱,合理分配,而不是单纯地按照座位划分小组;其次,为小组内每个学生都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锻炼思维,避免偷懒现象。

总结:

随着各类先进教学理念的提出,传统教学手段已经不能配合时代发展,教育出综合性人才。因此教师也要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养,结合班级学生情况,用更高效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互动课堂。而探究式教学法,通过与情境创建、问题引导、数学思想融合等教学思路相结合,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促进科学的学习习惯养成,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与学习兴趣,从而推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张成山.探析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J].学周刊,2019(29):106.

[2] 石记红.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策略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30.

[3] 吴云.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40.

猜你喜欢
对策探讨探究式教学高中数学
共同物流视角下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对策探讨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探讨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