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思考

2020-05-12 01:05陈伟震
考试与评价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陈伟震

【摘 要】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都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首先分析了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然后针对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前言:物理学科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并不是很乐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更好的完成高中物理的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一)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实际操作

在目前的物理实验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他们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却没有按照规范进行实际操作。教师没有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实验的时候往往严格按照教师的指导,并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还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不能完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重视常规实验,忽视探究实验

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积极的在教学中为学生开展实验活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实验教学过于形式化,他们并不是很注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探究,也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验教学中,通常以教师的演示实验为主,学生会做一些重复的实验,却很少做探究实验。这样的学习方式只能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却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对实验的过程只有简单的了解,没有认识到实验教学的价值,这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不利的。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重视实验教学,转变教师实验观念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是实验课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者。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明确实验教学的目标,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教师应该对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定位有明确的认知,明确实验教学对物理教学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实验,还要带领学生做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对多种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应用,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充分的调动起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实验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为学生组织实验活动,保证实验教学的新颖性和创新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实验兴趣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教师应该积极的为学生创设课堂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兴趣,促进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意识,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开展物理实验,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好的认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比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内容的时候,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静摩擦、滑动摩擦力和它们的产生条件及其作用效果,会判断它们的方向,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的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利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参与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合适的课堂教学情境。通过為学生提出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和探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两组图片,引出摩擦力的课题。一组图片是带花纹的轮胎和鞋子,向学生提问:“轮胎表面和鞋子底部的花纹有什么作用?”。另一组图片是身体表面光滑的鱼,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鱼类身体表面分泌的黏液对自身有什么作用?”通过生活实例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对物理知识进行有效的探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组织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将学生的实验热情充分的激发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的为学生组织多种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激发出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组织一些带有趣味性的小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理论和生活之间的关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这一内容的时候,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现象,知道产生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经历实验观察、实例探究讨论交流的过程,体验自由落体运动现象,经历实验和理论探究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领略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体会生活中的自由落体现象,生成学以致用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实验,为学生准备好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工具,如铁球、金属块、塑料球等,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实验。教师也可以应用试管瓶来进行真空实验,让学生自主对实验的方向进行选择,让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有更好的认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结论: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转变以往的实验观念,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为学生创设合适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积极为学生组织多种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万泽.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200-201.

[2] 应建龙.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42.

[3] 陈建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67.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高中物理实验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