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探析

2020-05-13 14:21郭万春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区域人才

郭万春

摘要:科学发展高校继续教育既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才供给质量的客观需要,也是不断完善自身的内在需求。但在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的进程中,各高校继续教育还存在办学目标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精神,面向区域、行业、企业的服务模式与运行机制不完善,与政府、行业、企业缺乏联动,人才培养缺乏创新精神,稳步推进学历教育的发展理念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各高校应牢牢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继续教育的需求,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完善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

关键字:高校继续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3.037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3—0162—04

一、引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供需存在矛盾时的必然产物,是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发展的催化剂,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杠杆。此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人才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要上一个新台阶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继续教育以往在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以及办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其自身的科学发展,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限制了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做好破解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瓶颈的工作,提升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是时代大命题,是继续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承担的重任。

二、高校继续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高校继续教育与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经济发展促使继续教育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同时经济快速发展也为继续教育的创新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继续教育的优质化也会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优秀的人才,提供足够的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促进区域经济更快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继续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建立良性互动机制,不仅对于高校继续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是一件好事,而且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从经济发展对继续教育的作用来看,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继续教育要做到可持续性协调发展,教育投入是必要条件,经济的稳步增长是教育良性发展的有力后盾,也是因经费投入不足而制约继续教育发展的保护伞。无论是继续教育的发展还是新型改革的应用,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设备更新、师资建设以及日常开支方面,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又必然涉及到社会和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如果社会经济萧条,社会对高校继续教育的投入就会减少,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模、质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社会经济空前发展,高校继续教育经费投入充足,资源配备优秀,那么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无论是从教育形式、内容,还是教育质量都将得到极大提升。可见,经济发展与继续教育发展息息相关。

(二)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看,继续教育要不断提高对个人专业技能的培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原有的知识储备、能力的积累及固有的理念已经不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岗职员不进行知识更新和理念转变就很难与时代接轨,严重的情况将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员工为了适应岗位需求,就需要与时俱进地参加学历教育和各级各类培训等非学历教育,不断学习,把短板补齐,以便提高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快速融入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浪潮中。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高校继续教育改革与提升。继续教育要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规模,不断发挥人才培养优势,不断提高岗前培训工作的水平,不断为社会成员提供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三)从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趋势来看,高校继续教育要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前沿的智力支持和最优秀的人才保障。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时代潮流。在这一进程中,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高校作为育人的大熔炉,要学会用全球视野、国际性思维重新审视继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在人才培养上要学会与国际继续教育接轨。同时,作为提升人才综合素质和技能的高校,要认真研究国际继续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把握新特点,在与发达国家继续教育的比较中找差距,对人才培养进行战略性调整。把继续教育作为提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不断培养和造就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做到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前沿的智力支持和最优秀的人才保障。

三、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校继续教育一直以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开展对入职员工的岗前专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和对各行各业在职人员的进修培训,贯彻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新教育观已初见端倪。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一直处于高校“邊缘”位置的继续教育由于重视不够,在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办学形式过于简单、人员配备不齐全、师资力量不雄厚、教育教学理念陈旧、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开展不够好、对市场的就业情况把握不准确、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强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发展不协调、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不够强等。继续教育在办学过程中暴露出的这些问题既限制了其自身发展又削弱了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高校继续教育应联合相关行业、企业,开展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多类型链、多层次链和形式链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新模式;应加强校企合作,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促进书证融通,以培养一流的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产业人才转型升级,真正承担起区域经济建设的责任;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市民培训,帮助产业工人紧跟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积极推进农民工“求学圆梦”工程,提升农民工二次就业的质量、收入水平和人生幸福感,积极回应求学者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四、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探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高校继续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服务受教育者、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社会为目标。目前,高校继续教育在服务意识上有待转变、在服务水平上有待提高、在服务受众面上有待扩展。应充分发挥高校继续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明确高校继续教育服务社会需求的办学定位,本着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共同育人的方针,以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为目标,努力承担起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的责任,确保高校继续教育沿正确的方向前行。

(一)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目标明确。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制定目标上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观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继续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正确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金融为特色,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宗旨,坚持育人为本、能力为主、综合发展的育人理念。建立以市場需求、职业需要为主线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师资队伍建设、软硬件配套建设、不断加强管理、不断注重品牌建设,特别是要注重内涵式发展,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加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高校继续教育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窗口,应树立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打造品牌形象。尤其是树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愿望要强烈,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不断提高。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符和企业需求,要不断深化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办学模式,不断探索高等学校继续教育面向区域、行业、企业的服务模式与运行机制,不断探讨提升和服务经济发展建设的能力及水平,这是高等学校继续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高校继续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取得政府的扶持;二是要发挥好行业引领作用;三是要走进企业,与企业合作,与企业共议人才培养模式;四是校方要把育人的本职工作承担好,形成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好态势,各负其责。此外,各高校继续教育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调结构、建机制,创新模式,搭建平台,始终以社会与个人的发展需求作为根本依据,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社区学院建设,助推农民工“求学圆梦”计划,强化“乡村振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第八章继续教育,其中第二十三条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要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重视老年教育,倡导全民阅读。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此,各高校继续教育应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市民培训,帮助产业工人不断提高技术,紧跟产业升级的步伐,积极回应求学者对求学圆梦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已成为一线生产和广大服务行业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返乡潮”“用工荒”等问题的频繁出现,反映了农民工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短缺,折射出农民工继续教育方面的缺失。因此,高校继续教育在不断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要与社区联动,建设一批高水平社区学院和行业培训学院。要加大对农民工、行业企业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工作力度,以培养一流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行业企业和乡村振兴为目标,进一步探索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与创新机制,构建覆盖城乡的具有开放性与共享性,具有高水平的继续教育服务体系,使提升农民工学历与能力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顺利开展,推动乡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助力,为行业、企业员工更好地为服务社会做贡献。

(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同发展,构建“学历+技能培训”的社会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服务受众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提高国民素质。”面对这一新任务、新途径、新要求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办好继续教育”的总体要求,结合“十三五”规划以及“职教20条”,高校继续教育应以服务受教育者、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为目标,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服务受众面。要“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特点,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有高等学历文凭的高素质人才,而且更加需要处在生产经营第一线的操作熟练劳动者”。因此,各高校继续教育作为育人的重要部门,应加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在注重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的有效方式方法,助推高职高专院校“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形成“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育人工作方案,促进书证融通,推进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五、结语

高校继续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各高校继续教育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断更新观念、调结构、建机制,创新模式,搭建平台,以便更好地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作为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经济后盾,决定着继续教育未来发展的规模和人才培养质量,对继续教育发展起着推进作用。高校继续教育与经济发展应做到无缝链接,高校继续教育只有真正与经济社会发展建立良性互动机制,找到继续教育助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助力继续教育进步的关系,才能全面提升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区域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区域发展篇
毛遂自荐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
为国家选人才
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月度监测数据(200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