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美术学习手册》的速写教学研究

2020-05-13 14:20邵然
中国教师 2020年4期
关键词:美术专业速写徐悲鸿

邵然

速写是美术专业教学的必要科目,其不仅注重内涵美,也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如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来充分地表达作品内容,实现绘画的真正目的。因此,强化速写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绘画能力和创作水平均有重要意义,也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巨大促进作用。但是,目前在美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缺乏“真速写”教学的现象,“应试速写”教学泛滥,导致学生因缺乏对生活的感受,而对作品缺少情感注入,作品死气沉沉,缺乏感染力、创造力。

为了从本质上杜绝低效、空泛的练习,让学生的速写学习更接近艺术本质,笔者组织北京市徐悲鸿中学(以下简称“徐悲鸿中学”)课题组教师进行了美术专业特色教学《美术学习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原名《学生手绘日记簿》)的研发。《手册》在实践中的运用提升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积极开展自主学习,这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专业教学意义重大。

一、《手册》教学模块设置推动“教”与“学”良性互动

本研究的核心是“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要通过在教学中使用《手册》提升速写教学效率,其实质是努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徐悲鸿中学是美术专业学校,美术专业生的学科素养包括专注、严谨的专业学习品质;理解知识、归纳原理、反思总结的思维意识;较高程度创意的表现能力。教师的教学质量,最终要落实在学生身上。而最能反映学生与教师两者情况的,是评价与监控体系的建立。因此,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学的评价体系这三者成为《手册》的核心内容。

《手册》的单元划分依据徐悲鸿中学的专业课程构架,主体单元分为三部分:基础课程、校本研学和综合评价。速写单元教学内容就包含在基础课程部分中。《手册》中设计了各种不同的模块,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对其进行灵活的运用。如在“知识要点记录”模块,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记录、梳理、总结主要知识,这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记忆,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认真记录的学习习惯;在“心得收获与不足反思”模块,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理解速写的本质原理与规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思辨能力,这样能有效培养学生及时总结和积极反思的学习习惯,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达到预设目标;“教学成果展示”模块能够完整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完整体现从“知识技能学习”向“思维与学习能力提升”转化的全过程;在“教师评价与指导”模块中,体现了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三个维度,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三个环节,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依托《手册》各模块引导学生根据《手册》的任务要素、学习内容、达标要求来“预设”学习效果,在心里形成一種接近“完美”的预期。接下来,笔者依托《手册》中的重要“任务点”引导学生实现高效学习(见图1)。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同时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促进作用,学生对速写规律的认知、理解以及速写能力均有大幅度提升。

二、依托《手册》提升速写思维品质

速写绝不仅是技术,更是情怀、境界、格局、审美修养、专业能力的集中体现,是情绪表达、智慧凝聚、生活记录、思想呈现、情感传达。速写是绘画教学中至关重要、最简单易行、最基础的部件。片面强调素描、色彩训练难免形成僵化的教学模式,不如以速写为突破口,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调动学生内在主观能动性,更高效地开展教学。

在笔者的速写教学实践中,《手册》运用贯彻始终,它最深层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有益于终身发展的重要素质和能力,即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每当学生们用心完成了《手册》的一个模块,他们就会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成就感,因为整理思路、收集素材、撰写总结、完成手册的全过程,就是学生们自我认知、查漏补缺、总结与提升的过程;且完成《手册》任务时,从构思到图文排版都由学生自主承担,均能体现出学生在个性与审美方面的差异,这对学生成长大有助益。

在速写学习中,“总结与归纳”能力至关重要,是高效学习包括美术在内的各学科都应具备的关键能力,是支持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能力。《手册》中的“要点记录”“图片展示”等环节提示学生用最简洁的文字记录“最关键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总结与归纳。在进行植物速写教学时,笔者引导班上一名学生及时总结和归纳出速写线条语言的特点、变化和丰富性,如曲直、深浅、粗细、虚实等,进而引导学生在画风景速写和人物速写时也尝试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视觉表达。这种学习方法的运用让这名学生在短时间内从零基础变为名列前茅(见图2、图3)。

“收获与总结”“问题与困惑”“反思与总结”环节可训练学生“推理与演绎”的思维习惯,引发深入思考,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发觉曾被忽视的“潜在问题”。因此,引导学生“实事求是”,注重“自省与反思”,是高效学习的重点。笔者在上人物头部速写课程时引导学生首先把人的头部理解为“圆球体”,再在圆球体的基础上研究头部的解剖结构,进而推理出在不同视角下的空间与透视变化,进而根据造型规律画出不同年龄、相貌和特征的人(见图4、图5)。

《手册》评价环节的真正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明确优秀作品评价标准,引导学生批判地、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这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客观地“纠正偏差”,审视“镜中的自己”,即学会“审视”与“自我审视”。此两者是学习速写的必备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完成作品之后形成主动检查的意识,进而主动发现问题、改进纠错、不断完善,从而形成对自己优势和不足的客观认识,最终在不断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将自身优势放大,做到极致,为形成优秀的专业素质打下坚实基础(见图6、图7、图8)。

三、《手册》使用对速写教学的推动作用

自2013年试点以来,《手册》覆盖面逐年扩大。从2015年至今,《手册》在初、高中所有非毕业年级贯通使用,使得六年一贯制的初、高中美术专业教学更加立体、多维、系统,更有实效。

从课题组存档作品情况来看,2011年,学生的知识点记录相对松散;2012年,学生开始进行反思总结,虽然细致,但不成体系;2013年,经过多次改版和修订,《手册》的模块设置更加贴近学生的真实需要,任务导向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对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引导作用明显增强。

在改善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方面,《手册》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明显提升,有助于良性班风、学风的建立;在高效学习方法养成方面,《手册》帮助学生运用“学习与反思”的模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通常就是取得进步的开始;在教学与评价一体化方面,评价落脚点包括学习态度、专业技能掌握程度、认知理解程度、进步幅度等,这都能帮助教师持续加强教学针对性,《手册》已经成为提升教学效率的最有效抓手。

经过长期运用《手册》的实践,学生们的创作热情备受鼓舞,速写水平提高显著。速写能力的提升还带动了素描、色彩、创作等基础课的进步,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绘画能力。笔者班上数十名学生在“徐悲鸿杯国际绘画大赛”等国内外美术竞赛中获奖、脱颖而出。成功的速写训练坚定了学生学习绘画的信心,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道路上以饱满的热情勇往直前。

本文系2015年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加强美术学科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学生手绘日记簿》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DBB15067)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徐悲鸿中学)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猜你喜欢
美术专业速写徐悲鸿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青年速写·归》
习作《水粉画静物》
作品赏析(3)
《墨猪图》
风景速写
李瑞龙、李少军、何欣、梁赵飞作品
徐悲鸿的底线
张自启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