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口语表达训练有效方法的调查与实践研究

2020-05-13 14:26肖文燕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普通话表达能力语文课

肖文燕

为了有效进行语文新课程的教学,针对学生不敢说、不能说、不会说的现状,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语文教学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于是,我加入了县级“高中语文课前口语训练实践研究”校本教研课题组,和几位同事一起进行“高中语文课前口语训练实践研究”。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综合运用高中语文提及的四个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表达和应对的能力,真实的了解学生口语训练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课题组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探究出一种对高中语文口語训练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思辨能力。

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普遍知道口语训练的重要,明白较好的口语表达能与人流畅的沟通交流,提升思维能力,展现人格魅力。而绝大多数学生普通话发音不准,不能与人较好的用普通话交流没有进行系统的普通话训练。其次,学生也希望通过口语表达训练,增强思维表达能力,进而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同时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参加口语训练的内容不广,频率不高及训练的活动不多,希望能有充足的时间,多拓展学习的范围和训练内容。而在调查的学生中百分之51.91的学生认为课堂口语训练就是上课回答老师的问题;百分之55.36的学生认为课前演讲、新闻播报的口语训练方式最好;百分之58.93的学生认为课堂口语训练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话题;百分之50的学生希望每天进行一次训练。根据调查得到了这样的一个设想,并且也将之进行实践探究:在实验班级每天的语文课前的3~5分钟,2-3人为一组,自由组合,不限主题,不限方式,并可借助辅助工具展示,同时每当一个小组口语表达结束后,下一个小组要进行适当的点评,并且口语训练小组可以实行竞争制,每一小组进行pk,从班上选出五位评委,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每一小组打分。这样每天进行一次系统的口语表达训练,不仅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社会上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件,突破不敢说、不会说、害怕说的心理障碍,而且学会倾听、表达、交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刚开始把设想付诸实践时,确实如调查时的情况一样,学生不敢说、不愿说、不想说,即使在课下他们已经准备很充分,但是一到讲台上脑子就瞬间懵了,说话结结巴巴,甚至还会加上一些附加语、手势和口头禅来延迟时间敷衍了事,只为完成任务。但是在实践一段时间之后,我就发现在实验班级的学生有了一些变化,首先体现在在讲台上进行口语训练时,不再那么紧张,语言表达清晰顺畅,不再抓耳挠腮,无话可说,反而更有表现欲,主动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其次在小组点评上,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观点,而且点评得非常精当。再者,在课前进行的口语训练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提高了他们的主动性,不再是被动地等待,而是主动地去完成。

现在口语表达训练还在尝试,通过语文课前口语实践训练,进而摸索出一条适合高中语文口语训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这也正是我们课题小组正在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猜你喜欢
普通话表达能力语文课
语文课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