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2020-05-13 14:40王毓章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能力本位化学教学高职教育

王毓章

摘要:高职院校有很多专业开设了化学课作为公共基础课。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实施能力本位教育的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能力本位视角下对高职化学教学改革进行探索,提出把能力本位教育的理念落实到化学教学工作当中,根据不同专业选取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并对学习评价的方式进行改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能力本位;高职教育;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2C/03C-0032-04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培养出了大批高技能人才,对促进就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有一小部分高职毕业生因为能力不足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这说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能力本位教育的理念,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高职化学课是很多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内容。根据能力本位教育的理念,在高职化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提升学生能力的同时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

一、能力本位教育的内涵

能力是个体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不同的个体在完成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有所不同,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并且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的范畴比较广,包括了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1]个体的职业能力的大小,不完全是指知识或技能,更倾向于个体对知识与技能的转化和迁移,并运用于实践活动所获得的效果。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是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根本目的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内容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然后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并选取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最后考核学生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2]

与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相比,能力本位教育具有四个方面的优势:能力本位教育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而且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课程内容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基础,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3];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能力标准为参照,评价学生的多项能力,学习评价的方式更加全面。

能力本位教育的思想最初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军队退役人员的转业训练。20世纪 60年代美国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开始应用能力本位教育的理念,后来传到加拿大,80年代又逐渐推广到了欧洲、亚洲及澳洲等地区。尤其是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初,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根据能力本位教育的理念重新构建了本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把能力本位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因为能力本位教育有很多优势,曾经一度成为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90年代初能力本位教育的理念传到我国,引起了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5年8月20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包括高职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能力本位教育的理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化学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5]近年来,高职化学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多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学内容和专业课的联系不够紧

密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目前仍然是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体系。一般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选修课等组成。课程设置比较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彼此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存在重视专业课而轻视公共基础课的现象。各种版本的公共基础课教材包括化学教材主要是根据学科内容来编写,教材内容和专业课的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很好地发挥公共基础课的作用。

例如分析化学课程,教材内容一般包括分析方法的分类、定量分析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滴定分析法、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分析化学中的常用分离方法、电势分析法、吸光光度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现代仪器分析简介、样品分析的一般过程等内容。各种版本分析化学的教材几乎都是按照上述内容进行编排,没有根据不同专业增加內容或者删减内容。即使教材的版本不同,实际上内容的差别并不大。因为教学内容对不同专业学生的针对性不强,所以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专业课的学习。

(二)上课以讲授知识为主,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职化学理论知识点相对较多,内容有些枯燥。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内容过分依赖教材。教师上课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容易产生疲倦。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的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很少进行自主学习。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对化学课更是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按时完成作业。此外,高职学生普遍认为学好专业课对以后工作有帮助,认为公共基础课不重要,导致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化学课时的积极性不高,使课堂气氛更加沉闷。这些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化学课的教学质量,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三)考试主要考理论知识,学习评价不够全面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评价方式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二者相结合进行总体评价。形成性评价所占比例一般是30%,主要包括学生出勤情况、上课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总结性评价是指期末考试,所占比例一般是70%。这种评价方式总体上是以期末考试为主,考试主要考理论知识,因此很多学生在平时不重视公共基础课包括化学课的学习,临近考试时才进行突击复习,通过识记一些概念、原理、例题和习题,就能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实际上,这种学习评价的方式主要是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不够全面,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导向作用不明显。

三、能力本位视角下对高职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对公共基础课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化学课,对很多专业来说都是重要的基础课,必须促使学生认真学好,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在高职化学教学中要实施能力本位教育的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而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根据不同专业选取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有很多专业都开设了化学课作为公共基礎课,例如农业类、林业类、畜牧业类、石油与天然气类、环境保护类、建筑材料类、生物技术类、化工技术类、食品工业类、药品制造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教育类等专业。不同的专业对化学课的要求是有差别的。因此,在制定课程标准时要认真研究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了解其人才培养目标、开设的专业课程以及就业方向等,探讨不同专业应该选取哪些内容,侧重哪些内容等,增强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例如,化工技术类专业侧重于煤、石油、天然气、高分子化合物等知识;食品工业类专业侧重于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等知识;建筑材料类专业侧重于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等知识。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技能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根据能力本位教育的理念灵活地使用教材,不能被教材所限制。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专业选取教学内容并进行优化,合理安排学习的顺序,以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6]同时要适当加入一些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化学知识,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把课程教学和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只有将化学课等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与学生的职业能力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真正发挥公共基础课的作用。

(二)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能力本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特别强调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高职化学课的实验内容较多,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实践操作的机会。在实验课上教师除了演示实验以外,要鼓励并引导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可以验证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还能激发学生探索化学知识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进行规范操作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创新思路,合理改进实验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在实验课上,教师要对各个小组的实验过程进行检查,要求学生操作规范,实验步骤要按顺序进行,观察现象要及时,记录数据要准确,实验结果要符合要求。特别是分析化学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要求很高,学生在操作时务必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记录数据和计算过程都不能出现差错,才能保证最后的实验结果在合理范围内。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认真批阅,对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及时进行鼓励,促使学生认真完成每一次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随着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渐增强,不仅有助于学生上专业课时完成实践操作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参加工作以后完成各种各样的实践操作。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能力本位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高职学生在校时为了应付考试而被动学习,毕业后继续学习的能力不强,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因此,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职化学教学中,采用发现教学法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自行发现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例如教师在讲到稀土元素时,先讲解稀土元素的原子结构,然后让学生探究稀土元素的特性和用途。学生查阅资料以后发现,大多数稀土元素呈现顺磁性,稀土元素单质都是很活泼的金属,熔点较低,具有可塑性,易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一般采用电解法制取。因为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全球稀土储量约为1.2亿吨,中国的稀土储量占比为36.67%,处于世界第一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稀土供给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学生通过探究稀土的特性和用途,认识到稀土的战略意义,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明显提高。

实践证明,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然后安排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实践内容。通过小组学习讨论、分工合作、相互评价,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7]例如在讲到烃的衍生物时,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来完成任务,任务是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乙醇、乙醛、乙酸。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后确定实验方案,有的学生准备实验试剂,有的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有的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有的学生写反应式,任务完成后小组成员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并进行相互评价。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促使学生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职业做好准备。

(四)对学习评价的方式进行改进

学习评价可以有效地检验教学效果,反映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根据能力本位教育的理念,高职化学课的学习评价要突出能力导向,以评价能力为主,其次才是评价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评价的内容要能充分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要让学习评价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意识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

高职化学课的学习评价方式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总体评价。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评价方式是以总结性评价为主,期末考试成績所占比例一般是70%,基本上决定了评价结果,这种评价方式是知识导向而不是能力导向。因此要对学习评价的方式进行改进,适当增加形成性评价所占的比例,从而促使学生在平时认真学习时有意识地提高自身能力。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每次上课都设置相应的知识考核点和能力考核点,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把评价情况反馈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在下一次的考核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分析形成性评价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对课堂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四、结语

高职化学课是很多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实施能力本位教育的理念,能够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能力导向,根据不同专业选取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并对学习评价的方式进行改进,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能力,从而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克林.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初探[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10(2).

[2]凌云霞. 中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J].南昌高专学报,2010(6).

[3]袁智英.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讨——以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4]吴孟帅. 闽台两地高等职业院校通识教育比较研究[J].教育评论,2019(11).

[5]华文立,徐勇,张红梅,等. 基于关键岗位能力的高职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以软件技术专业编程方向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5).

[6]陈立钢,孙雪,牛娜,等. 适应不同专业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J].广州化工,2018(21).

[7]吴沙沙.  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课程改革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7(9).

[8]蒋春容. 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研究 [J].品牌研究,2014(17).

责任编辑:冯志军

Abstract: Many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fer Chemistry as a public basic cours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arry out the concept of 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hemistry teaching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form of Chemistry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 puts forward that the idea of 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 should be put into practice in Chemistry teaching,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ajors. I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way of learning evalua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Key words: 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hemistry teaching

猜你喜欢
能力本位化学教学高职教育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能力本位的《影视艺人经纪》课程改革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