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审丑文化研究

2020-05-13 14:38程诺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审丑鉴赏能力网络

程诺

摘 要 网络“土味”短视频兴起是一种审丑文化的崛起,审丑造成了全民狂欢。本篇文章将从审丑思想的内涵、思想渊源出发,剖析审丑文化兴起的社会原因以及大众心理原因,辩证看待审丑的同时分析不同阶层的人对待审丑文化的反应,最后将分析审丑文化所带给我们社会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审丑 文化 网络 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1审丑内涵的发展

早在公元前4世纪小苏格拉底学派当中最惊世骇俗同时又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分支学派,犬儒派,就论证了审丑式的美学思想,其代表人物第欧根尼主张:外形的不修边幅落拓不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生命体本能追求上的无下限,他们极力追求精神自由,要求生命本能的随意性最大化。他不避讳人类丑陋、肮脏的一面,相反他主张展现人类最真实的不堪、粗鄙。第欧根尼想通过人类最本真的丑陋去展现人类的意志自由,其思想是从另一个侧面去展现人的意志的觉醒。

之后尼采又对“丑”这个概念进行了辩证论述,一方面,尼采的美学观念里,积极丑表现强力意志的不断增强,主体的强力意志代表一种生命的非理性冲动,隐匿着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尽管这种精神寄寓着盲目的、横行无忌的原始欲望,表现为对事物所施加的变形、重构、颠覆的活动。这种“丑”,具有积极的价值内涵,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自我的审美规范和理想追求。另一方面,在消极丑则表现强力意志的跌落,尼采认为,凡是缺乏生命意志的对象,诸如衰败者、软弱者、堕落者,它们是消极丑的象征,因而是负价值的呈现,可以从审美范畴之中予以剔除。

尼采认为,丑的内容可以升华并转化为美的形式,成为美的象征和隐喻,酒神狄俄尼索斯即是如此,是一种外表丑陋却暗藏着精神的华美崇高。所以,它可以被称为“积极的丑”。尼采表达:高扬酒神精神力图使人们在歌舞酣醉的迷狂中忘记人生苦难,求得人生解脱,以证明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也是一种理想和审美的人生态度。

从这个层面来讲,审丑文化对兴起是着绝对的思想基础以及理论渊源的。审丑文化可以被视为一种“积极的丑”它极力表现了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的一种放肆、狂迷的态度,是一面社会的镜子,其体现着强烈的人本态度以及狂欢氛围。

最后,尼采认为古典的和谐之美,是人的意志力衰弱的表现。尼采赞赏丑的艺术,实质上就是高扬非理性的美学。尼采认为审美活动就是酒神精神“醉”的表现,是一种形而上的“慰藉”,是原始生命力的自由释放,而欣赏丑的艺术更是获得沉醉快乐的来源。尼采的美学思想影响了19世纪末叶美学向20世纪美学发展的趋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卡西尔的神话理论、存在主义美学以及结构主义美学,都与尼采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2审丑文化流行原因

2.1社会原因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在每一个人都在同一片广袤无垠的网络上阅览,在网络上拥有着绝对的平等话语权,这也意味着这是互联网对于文化弱势群体的一次赋权。对于文化弱势群体来说,这无疑是一次狂欢,因为他们之前习惯听从别人,当得到话语权时会更加不遗余力的表现自己。相反,传统文化强势群体为保障自己说话的分量以及含金量,往往字字斟酌,在产出量上,文化弱势群体可以说是几乎席卷了互联网的大半天空。

同时,一些短视频平台的助推如抖音、快手发布,通过微博等媒介进行二次传播,也加剧了审丑文化的大众狂欢,短视频平台为了商业盈利而毫无社会责任心,将大众喜好与热度作为第一信条,加剧了这种无意义文化的泛滥。

社会氛围,现在全社会都在营造一种网络娱乐的氛围,包括一些地方电视台的综艺节目的引导、商家宣传的引导、网红对于“土味”文化的争相模仿,无疑是对这些短命但是十分火爆的土味视频的趋炎附势。就比如前一段时间突然爆火的《巴啦啦小魔仙》中游乐王子,游乐王子袁奇峰因为其独特的口音,在这部电视剧播出几年后突然爆火,网友纷纷转发其“雨女无瓜”的表情包,引起了全民狂欢,在袁奇峰爆火的这一段时间,湖南卫视《快樂大本营》邀请袁奇峰作为嘉宾,袁奇峰作为一个演员并没有什么新作品,他作为嘉宾就是一个吸引观众眼球的搞笑的存在,一些网红也争相模仿游乐王子口音,还有网红采访演员袁奇峰,整个采访不咸不淡,完全是为了热度而拼凑,甚至有些人开始穿上游乐王子的衣服和面具,在商业街上吸引人的眼球。纵观这一事件,十分讽刺,并具有浓厚的后现代特点,这一系列根据袁奇峰口音的衍生活动,进展的十分迅速,大概在3个星期左右,袁奇峰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了。如果将这件事单独从中国社会中拎出来,这就是行为艺术的教科书级解释。显而易见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文化浮躁状态。

2.2心理原因

互联网“土味”文化是消费社会的一种特殊文本,它强调原生态,不注重深刻意义的表达,迎合了网民的猎奇和审丑心理,具有特殊的话语符号和强烈的后现代特征。

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底层人群的心理需求,是底层文化寻求社会认同的一种方式。

审丑活动可以超越单纯形式的审美活动,产生更强烈、更深刻的美感效果。美的外在形式直接取悦于感官,往往具有直观性和肤浅性。从审美效果来说,外在的形式美提供给人感官快乐和心理愉悦。丑的意象则刺痛感官,激发主体的思索功能,从而使理智渗入,获得比审美更深刻的精神领悟,因此,审丑活动能够使接受者获得更深刻的智慧和诗意。尼采认为,尤其是对艺术的审丑活动,能够使我们想起兽性的生命力状态,性的涌流和漫溢,增强人的生命感,成为了人战胜苦难的兴奋剂所以,丑的艺术反而能够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的确,人美对丑的反应总是高过对于美的反应,对于审丑文化来说,我不能说大众是否可以通过土味文化来获得深刻的思考与智慧,但人们肯定是对于审丑文化更加投以具有审视和嘲讽的眼光。人们总是喜欢从高处往低处看问题,这样会给每一个人一种自己在高处的错觉,人们喜欢审视不喜欢赞美,因为对于人们来说评判一个作品的缺点,比夸赞一个作品的优点更加能凸显自己的素养和水平。

3不同鉴赏能力人群对审丑文化的反响

尽管中国互联网的网民构成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城鄉差距,但农村网民数量的逐渐增加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农村网民的传播能力大大提升,传统的网络弱势群体得到赋权,从昔日的边缘位置迅速崛起。同时分析农村人群阶层会发现,由于大人打工,农村家庭往往是留守儿童与老人共处的结构,农村儿童会过早接触手机与互联网,他们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鉴赏力与判断能力,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与失学青年成为“土味”视频的主要创作者与传播者。这一群体的社会心态极为复杂, 一方面, 他们渴求光鲜体面的生活, 希望实现阶层的上升, 另一方面, 又因无法实现自身的欲望而陷入挫败感之中, 进而对精英文化产生一种“故意远之”的心态, 转而投入“自我解嘲”“黑色幽默”“更接地气”的文化氛围之中, 在对土味视频的追逐过程中满足一时的快感。这些青年在短视频平台利益的裹挟下,更加形成了扭曲的审美观,同时由于互联网强大的传播机制,他们也会沉浸在自己成为一个“网红”的假象中,在庞大的网友的助力以及网络经济的驱动下,这些人会越发形成以丑为美的审美观,并且盲目自大,在农村一方有限的土地幻想出了坐拥天下的假象,当这些青年一旦接触真正的社会以及真正的主流文化,他们会瞬间被击垮,随之而来的是幻想的破碎以及三观的毁坏。

反观这些推动“土味”视频的具有一定鉴赏能力的推动者,或者可以称其为嘲讽者,他们深知审丑文化的套路,“土味”视频一方面会给他们带来短暂的娱乐,另一方面他们内心也在强烈的嘲讽、挖苦这些“土味”视频,他们看似争相模仿,实则是在展现自己对于“土味”视频的不屑于挖苦,看似喜爱实则嘲笑,模仿是他们对于“土味”视频展现自己优越感的表现,转发点赞是他们对于自己的释放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大声斥责。“土味”视频一方面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另一方面又释放了他们内心的天性,就像我在文章中之前提到的“高扬非理性美学”。就这样制造出了一种全民热潮的假象。这些人往往为经受过一定教育的,有一定闲暇时间的中产阶级,他们也会接受高雅文化对熏陶,但在生活压力和浮躁社会的推动下他们比起学习欣赏,更喜欢猎奇审丑,在这样复杂的心态下,助长了毫无疑义的审丑文化一次又一次席卷互联网。

长此以往,不具备鉴赏能力的人将逐渐被审丑文化扭曲审美观,而具有一定鉴赏能力的人也不会因为审丑停止自己审美的追求,根据社会阶层的分化,鉴赏能力也将形成一个巨大的断层。这不利于国家发展大众文化,因为随着断层的出现,没有一种文化可以普世大众。

这是一场全社会的小丑秀,稍微有点鉴赏能力的人就可以作为观众,而未形成鉴赏能力就被网络裹挟的农村青年势必会成为小丑,与真实对小丑秀唯一的区别就是,真是的小丑秀中,小丑深知自己所扮演的是一个丑角,而这场社会对小丑秀中,没有人认为自己是丑角,甚至表演者还想将自己的名牌高高举起,好让所有人记住他是一个伟大的表演“艺术家”

4审丑文化对社会文化体系的危害

人类作为群体,生来就有模仿学习的本能,审丑文化泛滥势必是对网络环境的污染,网络本应该是思想贫瘠人开阔视野,思想富有人创造价值之地,如今低俗文化却甚嚣尘上,可以说是本末倒置。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如果是体现历史精神风貌,那么当代文化则是展现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审丑只能作为短暂的欢愉,并不能成为长期文化标志,后现代之所以不能称之为主义就是因为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内涵,审丑作为后现代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毫无内涵和意义可言的,审丑文化是一种对当代主流文化的侵蚀,对于青年人来说,是一种虚度时光的表现,对于既得利益者来说是在破坏文化市场毫无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对于为人父母来说,审丑文化如同洪水猛兽,要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感染,不去模仿,同时也阻断了孩子通过互联网观看更大世界的可能性,对于孩子来说,审丑不能成为人生第一课,审美才能成为孩子观看世界的角度,对于领导人来说,中国所流行的审丑文化并不能登上大雅之堂,更不能走出国门被世界所围观。

文化没有标准,但如果放任审丑文化,中国文化体系将永远在两个极端无法和谐统一,中国文化市场将永远利益至上,泱泱中华五千年文化积淀将在这一代被娱乐的浪潮淹没。

参考文献

[1] 罗孝廉,彭萍.尼采论丑[J].河北学刊,2014(01).

[2] 伟天英.如何理解古希腊犬儒派哲学家第欧根尼的“审丑”主义[D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123/20/982189_706554651.shtml.

猜你喜欢
审丑鉴赏能力网络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