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智慧问答的探究

2020-05-13 14:02林永周
读写算 2020年2期
关键词:探究小学语文

林永周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以聆听者、点拨者的角色,针对学生认知进行智慧问答。教师要能在学生遭遇困惑、面临尴尬时,及时地给予知识上的补充、方法上的帮助、人文上的关怀。智慧问答需要教师具备深入的研读力、敏锐的倾听力、巧妙的探问力、可感的亲和力。教师只有真正从智慧问答的层面强化自己的专业能力,夯实自身的教学技巧和人文素养,才能培养人格魅力,构建“人课合一”的理想课堂。

关键词 小学语文;智慧问答;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2-0114-01

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围绕着文本展开对话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以聆听者、点拨者的角色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巧妙而机智的应对。著名教育家肯尼基·胡德说过:“教学的全部艺术就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但遗憾的是,当下很多教师只关注教材解读,关注教学设计,关注自我表达,却缺乏师生之间高质量的互动对话。而小学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修炼人格魅力,才能构建智慧课堂。

一、需要教师具备深入的研读力

我国古代就提出了“教学相长”的理念,朱永新教授也曾经说过:“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成长。”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夯实自身的人文底蕴,否则他的课堂必将枯燥而单薄。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智慧点拨、巧妙引领,就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阅读。这样才能对教材中的文本形成自己的独特感知与理解,才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如,某教师在指导一位青年教师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时,让青年教师尝试引导学生关注“他依旧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这句话。因为这句话充分展示出爱因斯坦是一个珍惜时间的人。本以为学生理解这一层含义是一个难点,虽然青年教师设置了“你从中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爱因斯坦?”这一问题,但不少学生的回答还是出乎教师的意料。有的学生不仅从“埋头沉思”感受到了爱因斯坦的乐于思考,还能通过“衣衫不整”的表象,看到爱因斯坦不拘小节、潜心研究的高贵品质。这种认知与教师课前预设的状态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准备的问答语言也就不能派上用场了。但这位教师一下子难以组织起适合的问答语言,只能给予学生机械而平淡的称赞。这样的草率收兵,没有对学生的动态生成进行提炼与升华,也没有对课文理解的方法进行渗透与引导。因此,教师只有在深入研读文本中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才能避免课堂问答时的肤浅和尴尬。

二、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倾听力

教师在课堂中要想充分发挥点拨效能,就需要做一个倾听者,不仅要乐于倾听,而且要善于倾听。要让小学语文课堂保持精彩,教师就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反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准确理解学生的意思,这样才能有效达到教学目标。尤其是学生在理解肤浅,甚至出现错误时,教师要能在倾听中准确而快速地辨析,组织问答的语言,进行巧妙引导。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教师积极而高效的倾听上。

如教学“戴”字时,教师借助生活现象进行示范引领:“我的手腕上戴着手表,你们还看到哪些人身上戴着什么?”孩子们的思维被迅速打开:“我爸爸戴着眼镜。”“我们少先队员都戴着红领巾。”……教师倾听着每一个孩子的发言,并及时进行问答,对能准确掌握和运用生字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此时,一个孩子突然回答:“我身上戴(带)了十块钱。”教师及时发现了该生对“戴”字运用的错误,并对学生错误运用生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此,教师相机展开了这样的引导与点拨:“带钱的带,究竟应该用哪个字呢?”“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刚才你们说的戴手表、戴眼镜、戴红领巾都是把东西放在什么地方?”学生心领神会,迅速总结出分别是戴在了手腕、鼻梁、胸前等身體部位上。“那你觉得口袋里带着十块钱应该用哪个字?为什么?”孩子的思维彻底打开了,敏锐地发现了“带”和“戴”这两个字在用法上的区别。有孩子指出,“带十元钱”是将钱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而不是将钱“戴”在身体部位上。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是因为自己在学生发言时进行了有效倾听,及时关注了学生的发言状态,才能智慧问答,彰显导学的效能。

三、需要教师具备巧妙的探问力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点拨者和引领者,需要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指导。但很多教师面对学生的困惑,如果自己也无法解决时,就显得手足无措;如果是自己知道的问题,就直接告知答案。这都存在着极大的弊端。面对这种情况,考验的就是教师的问答能力。教师需要迅速理出一条清晰的主线,并设置巧妙的问题,使学生的认知思维朝着教学目标迈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点拨与引领的价值决定了师生双方绝不应该是分离和割裂的,教师要能在学生遭遇困惑、面临尴尬时,及时地给予他们知识上的补充、方法上的帮助、人文上的关怀。只有真正从智慧问答的层面强化自己的深层修炼,夯实自身的教学技巧和人文素养,才能培养人格魅力,构建“人课合一”的理想课堂。

参考文献:

[1]杨玉琴,倪娟.深度学习: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变革[J].当代教育科学,2017(08).

猜你喜欢
探究小学语文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圆锥曲线试题的探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