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应用

2020-05-14 07:26宿艳丽
健康大视野 2020年8期
关键词:老年脑梗死抑郁情绪心理护理干预

宿艳丽

【摘 要】:目的:研究调查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分析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8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46例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患者的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共确诊抑郁情绪患者7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37),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分别为心理护理及常规护理,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抑郁评分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受多因素影响易发抑郁情绪,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脑梗死;抑郁情绪;心理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3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8--02

脑梗死属临床常见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老年抑郁情绪属精神功能性障碍,主要临床特点为心境持久性抑郁[1],临床发病率约为20%。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多器官病变,受独居、丧偶等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极易产生衰老感、孤独感、猜疑、失语、抑郁等情绪[2],长期抑郁情绪影响老年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次研究重点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8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46例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患者的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共确诊抑郁症情绪患者7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37),研究组患者中男28例,女9例,年龄为67-82岁,平均年龄为(74.57±2.3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0例,年龄为65-81岁,平均年龄为(74.52±2.33)岁,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可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1.2 方法

利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行调查评估,如得分超过51分,则确诊患者为抑郁情绪,利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配偶情况、社会关系、经济状况等信息,确定引发抑郁情绪的因素。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遵医嘱开展各项护理操作,解答患者的各类问题。

研究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观察其情绪波动及心理状态,确定患者产生抑郁情绪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一对一健康宣教,利用通俗的语言,配合视频、宣传手册等方式,使患者详细了解脑梗死的病因、治疗方法、护理操作、预后效果等,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和恐惧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利用神经医学理论及疏导语言方式训练患者的认知能力,利用暗示和行为疗法对患者实施情感支持,使患者能够及时走出抑郁情绪。指导患者通过静坐、静卧等方式控制个人情绪,安排情绪状态良好的患者沟通交流,适当分散注意力,使患者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能够提升自信,充分肯定自己,达到战胜疾病,走出抑郁的效果。

1.3 评价标准

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DS评分,利用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产生的原因。

1.4 统计学方法

SDS评分使用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数据分析比较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2.0,P<0.05表明统计学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得知,经济负担、孤独心理、自尊障碍、生活能力降低、新发疾病等是引发抑郁情绪的主要原因。

干预前两组患者SDS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并发抑郁情绪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主要与生物学因素、内分泌、遗传等有关[3]。脑梗死导致患者中枢神经受损,神经递质减少,代偿性受体水平上升引发抑郁。脑梗死后抑郁情绪主要临床表现为思维迟缓、情绪低落、悲伤无助等,部分患者产生认知功能障碍及自杀的心理倾向,严重影响疾病康复。

本次调查显示,引发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包括孤独心理(19.5%)、自尊障碍(16.9%)、新发疾病(31.2%)、生活能力降低(25.8%)、经济负担(7.6%)等,其中生活能力降低及新发躯体疾病占比较高。老年人受年龄及身体因素的影响,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发生活能力降低,经济及日常生活严重依赖其他家庭成员,收入和社会活动的减少极易导致孤独和失落感,另外日常生活缺乏家人的陪伴以及对医院环境的陌生和恐懼均会导致抑郁情绪的发生[4]。

为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本次研究采取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一对一健康知识讲座可提高其对脑梗死的认知水平,保持平静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同时,利用前期抑郁情绪调查的结果,为每位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表达个人想法,确定抑郁情绪的成因,并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增加家属的陪伴时间,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家庭的关怀。护理人员利用暗示、疏导、松弛等方式,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指导患者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有效方法,使其实现精神状态的解脱[5]。另外,在护理过程中,定期组织院内患者的文娱活动,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通过科学适量的运动也可避免肌肉萎缩。

由此可知,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发病率较高,主要诱因为新发疾病、生活能力降低等,利用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任玲利.强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9,15(04):59.

赵秋杰.老年脑梗患者的康复护理及延续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65):332-334.

严艳.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5):71-72.

周雯雯,王丽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1):163.

刘福梅.1例老年脑梗死康复期病人顽固性尿潴留清洁间歇导尿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9,17(19):2431-2432.

猜你喜欢
老年脑梗死抑郁情绪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浅析高校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应对策略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