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幼儿足球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措施

2020-05-14 01:57陈燕兰
家长·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足球游戏幼儿教学作用

摘要: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游戏的方式,寓教于乐正是这个阶段最佳的教育方式。近年来,我国对足球的教育工作逐步深入,足球运动也已然成为学龄前儿童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足球教育与日常教学深度融合,不仅能优化启蒙阶段的教育成果,更能提高幼儿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水平。本文基于对幼儿足球教育工作的简要评价,来进一步分析足球游戏在小班幼儿足球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措施。

关键词:足球游戏;幼儿教学;作用;措施

一、我国的幼儿足球教育

学前教育通常是指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机构,以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儿童各自的身心特点为参考,在此基础上所开展的有计划的教育和培养。从这方面来看,幼儿的足球教育就是指通过足球教学和实践,有规划、按部就班地实施有利于促进儿童身体和精神健康发展的教育行为。

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学前足球教育包含了许多内容和形式。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儿童学习的特点和足球运动的特殊性。针对幼儿所开展的足球教育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足球训练,让孩子踢球不是为了训练足球运动员,而是为了把足球作为一种手段,让孩子们感受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特殊魅力和快乐体验,并进一步培养他们对足球的兴趣,甚至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儿童的身体,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将为孩子以后的成长和体育发展起到良好的基礎作用,为创造更广阔的前景提供保障。

目前,我国对学前足球教育的研究还处于探索的阶段。近几年,幼儿园的科目改革不断深入,学前足球教育也借此快速发展。但幼儿园应牢记,首先要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增强其身体素质,再进一步为幼儿精神的良好发展提供条件。

二、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作用

(一)足球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国务院于2014年出台过相关规定,在“重点任务”中纳入了足球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足球场地及设施。次年,全国青少年足球工作会议也随之发布了相关教材,以此指导教师进行足球教学。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意识逐步提高,足球活动由专业化向全民化发展,由国家的政策层面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计划中,幼儿的足球教育真正走向成熟。深入推进学前足球教育活动,加快规范化发展,既是社会教育的主流意识,也是亲子和学前教育系统的共同要求。

(二)足球教育对幼儿自身发展的作用

普遍认为,3-6岁正是人们对运动认知、兴趣、习惯和综合技能产生并逐步提高的关键时期。而有一项运动能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个体运动能力、训练语言沟通能力、服从能力和表现能力完美融于一体,自然能得到大家的青睐,这项运动就是足球,它自然成为儿童体育教学的最佳项目之一。

在日常学习中,幼儿园都会认为孩子活泼好动,对外界充满好奇,对自身安全考虑不周,因而很少组织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况且,足球运动本身是又一项体育竞赛,虽然引入了游戏因素,但在教学活动中也难免会磕磕绊绊。鉴于这些担忧,对学前足球教学的引进存在争议是可以理解的。

但我们更应意识到,儿童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首先是利用眼睛、耳朵、手、脚、大脑等感官来学习和认识的。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热情高涨,参与度很高,还会格外认真地倾听教师重点介绍的游戏规则和奖惩规定,对于不明白的方面,他们还会主动提问。在某些情况下,这也会激发他们独特的联系能力和发展思维的创造能力。

将游戏融入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儿童对足球的兴趣,而且可以使儿童充分认识足球,全面了解足球,并主动把足球作为自己锻炼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园方应积极组织比赛活动,让孩子们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并积极为足球文化的传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三、将足球游戏纳入足球教学体系的措施

(一)利用游戏活跃教学气氛

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营造出和谐良好的活动氛围。只有在活动气氛轻松和谐的情况下,孩子们才能积极参与到足球运动中。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量足球游戏的可行性,灵活、机动地选择场地和方式,在良好的环境中,孩子们更愿意参加到足球运动中。园方要充分利用园内的活动空间,借助走廊楼梯等开放式的空间来宣传、推广足球活动。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孩子们的游戏过程进行拍照、录像,帮助孩子们找到参加游戏活动的乐趣和动力,促使孩子们成为足球比赛的主要参加者。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园要尽可能地凸显孩子的主体性,才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在最开始引导孩子们接触足球运动时,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先熟悉足球。比如传统的“击鼓传球”:教师们可以使用音乐教学中的鼓,在敲打的同时让孩子们传球。当鼓声停止时,拿着球的孩子就需要向其他人展示自己所掌握的足球技能,或者借助足球进行表演。这样的活动,可以促进孩子们与足球间的互动,让孩子们接受更多的足球活动的内容,并积极参加足球运动。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应扮演好一个引导者和记录者的角色。

(二)利用游戏丰富足球技能

幼儿园在教学活动中组织足球活动,不但能够创造学习乐趣,而且还能够借此提高孩子们的足球技能,弘扬足球运动文化。在学前教育阶段,足球教育应主要采取游戏的方式。在这个阶段,儿童的骨骼不够强硬,柔韧性相对较强,肌肉力量也相对弱小,大量的户外活动会使孩子们感到过度的疲惫。因此,利用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将学习赋予玩乐之中,便可以事半功倍地实现教学目的。将足球运动的相关技能融于游戏中,让儿童在这过程中耳濡目染,不经意间掌握运动技巧,提高足球技术水平,更加充分、全面地了解这项运动。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会通过示范和模仿来引导孩子掌握,若想在游戏中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可以在游戏中加入竞技的元素,让孩子们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规范彼此的行为。比如,对于一些细节技术性动作,可以打破以往教师言传身教的模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主、自由地探索,充分调动孩子们的主动性,对表现好的孩子要多多赞美,鼓励他们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找出与别人的差距。通过竞技性活动促进孩子们学习相关的技术性动作,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压力,让他们更有紧张感,更有参与性,同时也能兼顾教学活动的效率。

(三)利用游戏突出幼儿主体地位

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大多形成了较强的自尊心理,在游戏中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尊重儿童的选择偏向和兴趣爱好。教师应当摒弃传统不尊重儿童的观念,不但要对“儿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具备充分的认识,更要将这一认识落实到具体教学实践中。只有让幼儿认识到自己是在被平等对待,他们才能积极加入这一活动中,才能让游戏活动具有真切的教育意义,进而实现教学目的。在游戏中,教师还应注意到个体特点和年龄差异,开展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而且,教师们也不能忽略孩子们思想上的个性化,当他们有了新颖的想法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其付诸实践,不但能提升孩子们的成就感,还能鼓励创新性思维的火花迸发。符合上述内容和形式的游戏更加符合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过程,更能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将游戏教育化。

四、结语

在幼儿阶段的足球教育中,借助游戏这种方式具备诸多优点和益处,它不但能激发幼儿学习足球运动的兴趣,增进对足球运动的了解,让这项运动在学前教育阶段尽可能得到全面、充分地普及,还能活跃学习气氛,让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就能对足球运动的各项技能具备全方位的认知,从而真正成为这项运动的小主人。

参考文献:

[1]蓝鹏.浅谈幼儿园校园足球训练教学实践[J]读与写,2019,16(35).

[2]孙静茹.足球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10).

[3]陈晓娟.浅谈足球游戏教学对幼儿的益处[J].魅力中国,2019(21).

[4]徐云燕.幼儿足球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1).

作者简介:陈燕兰(1984.9-),女,汉,福建永春人,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责编 张欣)

猜你喜欢
足球游戏幼儿教学作用
足球游戏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试论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对策
足球游戏在高职足球课战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