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研究

2020-05-14 01:57陈棋
家长·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

陈棋

摘要:小学是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十分必要。微课作为一种新颖高效的教学方式,具有内容少、时间短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有积极作用。本文针对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展开分析。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

在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其认知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数学学科的逻辑性较强,所以教师在教学环节要重点关注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善用微课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以此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的特征分析

小学阶段是学生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两种思维会随学生年级的上升而发生变化,而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知识并不抽象,因而学生很少接触具象与抽象的概念。根据教学实际分析,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会随环境、时间的变化而出现变化,但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明显快于具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且所占比重较大。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中期学习阶段是思维变化的重要阶段,学生在数学知识的运算和概括能力等方面有所变化,继而形成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的分化,具有不平衡性的特征。学生的思维水平会受学科特质的影响,并呈现不同的特点,尤其是数学学科的学习,即便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无法获得同等的思维水平。

二、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路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

小学数学教师在逻辑思维训练环节运用微课时,必须要积极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点,高度重视微课教学,不再只注重知识点的全方位介绍,而是以某个知识点为课题进行微课教学,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特有的情境中获得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以“时、分、秒”为例,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可以微课为基础,通过微课的形式讲述与分钟相关的知识点,借助微课中有重点、高频率、短时间的教学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相对有限,尚未形成完整的数学思维逻辑,难以准确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无法保障数学学习的质量。鉴于此,教师在数学教学环节要科学利用微课视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理解、消化知识。当然教师创设的情境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选择学生感兴趣或熟悉的内容,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获得数学逻辑思维的发展。

以“旋转与平移”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播放错觉图,鼓励学生通过测量来解答错觉图上的线段和图形等,知晓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习题练习,达到知识巩固的目的。

(三)善于联系生活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征,有些学生的思维受制于传统教学,无法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继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出现一知半解或无法理解的现象。为此,教师在微课教学环节要积极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将生活与教学紧密,利用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联想和想象,促使学生通过思考来掌握数学知识,打好数学基础。纵观当前的教育方法,分类法和比较法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以“分类”为例,教师在课堂讲授环节可引入有关超市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划分超市内摆设的物品类型,并将其作为基础,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掌握分类的知识。

(四)引导学生多思考

小学生活泼好动,天性爱玩,在完成数学作业时只求快速解答,很少继续思考不同的解题思路或解题方法,导致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学生局限于教材知识的学习,不能自主思考与拓展内容,无法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形成更多的见解。为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利用微课的辅助指导学生多思、多想。

以“图形的变换”为例,教师可借助微课向学生展示通过旋转与平移得出的图形所组合成的美丽图案,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这些美丽的图案中有共同的图形吗?单个的图形是如何变换而形成整体的图形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从简单地欣赏过渡到教材内容的学习,引发更多思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又如讲述“多边形的面积”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采用不同形式与种类的方式,设计与讲解微课所展现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式,并对其他知识的学习保持广泛思考的状态与强烈的兴趣。

(五)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为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具体应用。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教师的带领下深入挖掘数学知识内涵,建立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数学思想方法主要包括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推理思想等。

以“分数”为例,在学习了分数的性质和加减法之后,教师需要锻炼学生解决关于分数的应用题,这时遇到的难题是分数整体“1”的区分。教师可以整合相关的数学题目,制作成一个微课视频,在微课视频中,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分数应用题。学生利用画图的形式区分分数的整体“1”,得到正确的答案,并掌握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中利用微课教学,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实际,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善于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多思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准确梳理数学知识,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突破重难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数学应用能力,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牟红霞.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思考[J].速读(中旬),2016(4).

[2]陈振贵.试析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J]未来英才,2017(8).

(責编 杨菲)

猜你喜欢
微课小学数学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