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20-05-14 01:57姚瑶
家长·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语文教学培养

姚瑶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育也必须接受时代的挑战,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使常规教学形式更为丰富、多样。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和探索发现中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作者就以小学语文的教学为例,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1.导课题;2.明背景;3.创情境;4.升感情。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语文教学;培养

教学之所以被称为一门艺术,是因为课堂教学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发展的余地,学生可以像美术家、音乐家、文学家和诗人那样进行艺术创造。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你的课堂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与诱人的魅力呢?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能使你的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导课题

兴趣是引导小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的良好方法,也就是说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最有持久力的动力。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巨大力量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对学科知识无兴趣也无需要的学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学习这门学科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骑牛比赛》这篇课文时,我首先播放一段骑牛比赛的视频,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学生对骑牛比赛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对本篇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这样做是为了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与愉悦的心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要了解课文、学习课文、探究课文的欲望。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了解了骑牛比赛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比赛,而且也明白了技艺高超的骑手并不是没有摔下过马背,而是曾经从马背上摔下来上千次。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明背景

身为教师,我明白,学课文之前教师的这些介绍,并不仅仅是为了吸引学生,或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对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领悟中心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所谓背景,在此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搜集关于课文的背景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这些背景知识不仅可以辅助学生开展高效的阅读,还有利于学生建立对阅读的兴趣.学会运用网络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背景知识的渗透,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九课《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由于毛主席时代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学生对毛主席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毛主席的图片,并在课件上展示出本课的一个人物背景: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红色根据地,领导人民闹翻身,求解放,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在这期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边出示,边对小朋友说:“下面讲的故事就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候发生的事。”这样学生对毛主席的伟大形象便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学习本课也就更容易体会毛主席对人民的关心,并且激发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情境

课堂教学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是师生间感情和知识信息的交流,二者的交织流动,共同汇成教学过程中信息回路的总流。若能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再现生活,使学生在高昂和愉悦的情绪中,随问而思,随引而发,便可加大信息回路的总量,从而收到可喜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我主要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达到景与情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明显优势,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进行看、听、想、品一体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使他们获得立体的语言信息。在学习课文第一小节时,我通过让学生听蝈蝈和青蛙的叫声,感受到夏天来了,以此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在接下来去的学习第二到四小节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出示雨滴图、小鱼图、蝴蝶图、蝈蝈图、星星图、新月图、荷叶图,使学生的视觉器官得到感染,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并且在课文的最后,以一首轻快的音乐作为背景,学生齐读全文,为本课的情感升华奠定一个基础。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升感情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都需要进行不断的锻炼和培养,他在开展高校的语文阅读学会分析文章概括主旨。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可以播放微课视频帮助学生进行预习,也可以播放有关课文的相关视频辅助学生进行理解。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高效应用,改善传统课堂中存在的弊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升华情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教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我在上课时播放二小在被敌人杀害时的临危不惧、视死如歸壮烈行为的片段,同学们全神贯注,被银幕上的二小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打动,脸上的表情随着屏幕上的情景变得严肃起来,教室鸦雀无声。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教育技术媒体越来越广泛地被教师接受,也越来越广泛地发挥了作用。它那声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效果,创设了优美的课堂情境,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我相信,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普及、提高,随着远程资源的不断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与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张卫平,唐伟,周志翔,周静谦.教学媒体概论[J]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编 杨菲)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语文教学培养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