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践行,行稳致远

2020-05-14 01:57俞海云
家长·中 2020年2期

俞海云

摘要:目前,教育现状并不乐观,教师职业倦怠,学生缺乏追求。“新教育”如一股清流,让师生转变观念,晨诵午读,暮省随笔,躬身践行,同走新教育之路,共同实现教育梦想。

关键词:教育困境;新教育及其理念;躬身践行

近年来,接触新教育,邂逅朱永新,启发颇多。

时光流转,岁月变迁。回顾自己30年的教育生涯:制定计划、备课讲课、批阅辅导、早晚自习、学习培训、组织活动、总结分析——忙忙碌碌,勤勤恳恳,平平淡淡,收效甚微,明显充满了压力和疲惫以及职业倦怠感,“行行重行行,与君(教育)生别离。”

纵观时下,科技发展迅猛,电视电脑、互联网、手机微信,信息量浩繁,实用便捷。但,有人反其道而行之,不舍抗日神剧,醉心于娱乐节目,嗜好微信、抖音、K歌,乐此不疲;部分青少年触类旁通,专注于山海经、青云诀、天天三国,迷魂夺魄。岁月好似指间的沙子,轻轻合拢时,沙漏划过皮肤,惊醒淡淡地疼。生活不是儿戏,现实不是变脸,看电视、打游戏、网络抄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岂非天方夜谭,痴人说梦!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朱永新说,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这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唤醒,是对人内在潜能的开发和拓展。“新教育”如一缕春风,吹醒了僵化、倦怠的心灵,使人茅塞顿开;“新教育”如一股清流,让教师成为生命叙事的主角,自信从容,使孩子成为生命见证的主人,纯真活泼。原来,生活即教育,每一份真实的感动,就是对“新教育”的完美解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接触了新教育,晨光是美丽的,每天面对那诚实、憨厚的山村儿童,令人充满了信心,感觉人生如此美好。跨上讲坛,左手拿着黑板擦,右手握着粉笔头,口若悬河,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学生们的眼光跟着移动,小脑袋晃来晃去,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职业,本身就是爱的事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的言行举止、一颦一笑,无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生面前一定要乐观开朗、态度和蔼、充满朝气、用语幽默。生气是本能,但工作使然——“生气时也要友善”。一个人总有喜怒哀乐,不生气才是本事。这,虽然不一定出现奇迹,但至少能给师生带来一份舒心的沟通,有时还会带来双赢的局面。多与学生接触互动,学会倾听,扬长避短,他们的思想品德、纪律、成绩就会越来越好。

“数子一过,不如奖其一功。”学生怕的不是批评,而是不公正的批评。批评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认错,而是让学生改错;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制服,而是让学生成长。孩子们千姿百态,问题五花八门,没有想象的那么循规蹈矩,用常态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努力地去接近、了解,予以帮助,那么他们就会觉得你身上有阳光,喜欢你,把你当成大朋友。选择适合的方法、时机和场合,让表扬与批评充满艺术性。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学生最大的愿望自然是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学生有错,把他叫到办公室,诚恳地说:“孩子,你真的错啦。但,我们不怕犯错,怕的是不改正。”尤其那些特殊学生,若是捕捉到“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我想,他会感动的,甚至会一生牵念。

“已識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作为一名教师,要看到希望,发现存在的意义,找到生命的价值。驻足校园,抬头仰望,满怀教育理想和激情、诗意和行动;走上讲台,教室就是一个温馨的家;改变方法,放下身段,把孩子当孩子看,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温暖而踏实。“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学生需要成长,而教师又何曾停下脚步!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改变一个少年儿童的命运,除了读书,没有捷径,没有其他办法。教育即播种,把那些善良的种子播撒到生命体里面,让孩子们看到希望,看到未来,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教会学生读书,责无旁贷;孩子喜欢读书,前途无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儿女,为学生,更为自己,晨诵午读,暮省随笔。无论身处哪里,心中点了灯,镶了星空,也挂了彩虹,生命就精彩了!

“光是话不行,要紧的是做。”(鲁迅)教育不缺乏理论,亦不乏思考,但,扪心自问,自以为“以理服人”,指望动动嘴皮子,说点什么就可以改善孩子的状态,这怎么可能呢?什么是教育呢?无数实践证明,说了不做,无论多么华丽的辞藻、高深的理论,一旦缺乏信仰信念、人格魅力的强力支撑,其生命力岂能长久!“口言之,身必行之。”其实,新教育只需要行动与建设,这是植入学校、深入教师和学生的内心,唤起教育者和学习者的那份真诚和实在,不劳则无获。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总向上腾,石头总是下落。“抬头做事,低头做人。”放弃那些虚伪,不切实际的浮躁,不忘初心,淡泊名利,静心求真。我们本能地感觉到,一朵具体的花,胜过一千句美丽的语言,所有美好的情感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个值得敬佩的举动。坚信,水滴石穿的执着,追求就是美好,淡泊也是幸福。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一路向阳,只为童心灿烂。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新教育之路,山高水长,我们不完美,但,我们积极践行,倾情守望,教并快乐着,学并成长着,一步一个亮点.一程一段辉煌,发现平凡生活的乐趣,用行动书写自己的教育生命传奇——如一束花火,用匠心守望初心,点燃一代又一代童稚的希望和梦想。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朱永新.新教育[M].漓江出版社出版,2014.

[3]朱永新.致教师(朱永新精装).大教育书系[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

[4]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漓江出版社出版,2009.

(责编 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