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学不如一“玩”,千看不如一“戏”

2020-05-14 01:57杨静
家长·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策略研究幼儿园

杨静

摘要:本研究以幼儿园大班课程的游戏化教学为主体,深入研究相关策略,提出教师在课程游戏化设计当下,需要密切关注游戏的有趣性与自主性、游戏场景的创设、幼儿能力的发展差异等,以切实提升课程游戏化的教学质量与游戏质量,实现教学水平与幼儿能力的同步提升。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课程;游戏化教学;策略研究

一、注重游戏设计,引发游戏自主性

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好奇,是激发幼儿认知世界、探索世界的主要动力。对此,教师在设计课程游戏时,可以从两點内容出发,第一是游戏内容的设计半开放,第二则是游戏设计的创新性。

游戏内容的设计半开放,即是指教师先设定一个特定的游戏内容,引导幼儿参与其中后,再逐步退出游戏,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存在,幼儿自行推进。例如在语言教学课堂上,教师创设了以公交站为背景的游戏,预先告知幼儿需要在公交站内完成排队等候、有序上车、交费、坐车到目的地等任务,然后,教师则逐渐退出游戏,鼓励幼儿按照自己所设定的任务去执行。在幼儿执行的过程之中,教师可以从中增加放开性的内容,例如公交车没有按时到达、公交车到不了幼儿想去的地方等,这些都让游戏变得更为开放化,教师不在其中参与过多、干涉过多,保证了幼儿的自主性参与。

游戏设计的创新性,所包含的内容相对较多,可以是主题内容的创新,可以说是游戏方式的创新,也可以时投放材料的创新等。这些创新变化,都会让幼儿感到兴奋,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形式,更会好奇如何游戏,游戏会激发幼儿的参与感,从而强化了他们参与游戏的自主性。例如在主题内容设计上,常见的角色扮演多为超市、医院、社区等内容,教师可以从内容上加入更多的角色类型,例如消防战士、警察、保安、环卫工人等,让幼儿接触更多的角色;例如在游戏方式的创新上,以“老鹰捉小鸡”为例,通常都是小鸡扯着母鸡的衣服,防止被抓,教师可以转变活动方式,以小鸡立定不动为不能捉为规则,改变了传统的游戏方式,增加了幼儿的参与热情;在投放材料的创新上,例如沙池游戏多投沙铲、桶子的材料,教师可以从环保角度出发,投放一些塑料瓶、吸管等材料,让幼儿自主创新使用。

二、重视场景创设,进行生活化教学

从生活之中而来,是幼儿课程设计的关键要点。教师在课程游戏化的设计之中,需要重视生活化的场景创设,多融人生活化的内容,进行生活化的教学。

课程游戏化设计之中,教师还需要将课程内的游戏性与生活性紧紧结合,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之中习得生活技能。例如,在大班音乐课堂——《我爱洗澡》的课程游戏化设计上,教师的教学目标为幼儿可以在学习此歌曲后,能够学会独立洗澡。在课堂之中,教师可以通过毛巾或是浴球,一边带领幼儿唱歌,一边展示洗澡的动作。“上冲冲,下洗洗,左搓搓,右揉揉,有空再来握握手”,幼儿一方面跟随着教师的动作指示完成洗澡动作,另一方面则能够在欢快的音乐之中懂得如何自己洗澡,激发了幼儿对洗澡的喜欢之情。同时,教师还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增加生活内容。例如跟随这个节拍,创编《我爱洗手>《我爱洗头》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此进行生活化教学,也满足了课程游戏化的需求。

三、尊重能力差异,激发全能化发展

每一个幼儿的认知发展都会因为后天环境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尊重每一位幼儿的能力差异,是课程游戏化设计必须要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在课程游戏设计时,一方面需要发现不同幼儿之间的能力发展差,另一方面也需要发掘每一个幼儿身上最具有优势的能力,用优势带发展的方式,帮助幼儿实现全能化的发展。

课程游戏化设计中,教师可以融合幼儿的多方面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语言表达、行动实践等能力,充分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小组合作的活动游戏,先预设场景——幼儿园走廊中,内容在收获手机,任务是如何处理手机。教师可以让幼儿两两为一组,当他们发现落在走廊上的手机时,教师观察两位幼儿的语言交流、想法表达等,如相互讨论如何处理这个手机,是在原地等待,还是直接交到教师手中等。随后,教师可以选一名幼儿充当失主,观察两位幼儿的反应,是立即归还手机,还是通过某种方式确认失主身份再归还。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下来,教师能够相对清楚两位幼儿的能力差异,例如,多表达意见的幼儿在领导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上相对较强。教师在此后,能够放大幼儿的能力优势,如语言能力强的幼儿搭配语言能力相对薄弱的幼儿进行游戏,从而帮助其他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实现全面进行。另一方面,课程游戏化之下,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自主创设游戏内容,鼓励领导能力强的幼儿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实践行动力较强的幼儿则负责材料的投放以及场景创设等等,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实现能力的优势发展、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课程游戏化的设计首先要从游戏的属性人手,关注有趣度,同时从有趣之中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其次,教师需要充实场景的创设,结合幼儿的生活场景进行生活化的游戏教学;最后,尊重幼儿之间的能力差异,通过游戏的动态调整激发潜能,实现全能化发展。课程游戏化作为学前教育的一种常用且高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学前教育的五大领域之中,广大幼儿教师必须要重点关注与思考其教学办法的转变以及创新,不断提高课程游戏化的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柳依萍.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对课程创新的有益补充[J].才智,2020(3).

[2]张媛媛,陈红梅.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职业技术,2020(2).

(责编 侯芳)

猜你喜欢
游戏化教学策略研究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