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数学评价现状的策略研究

2020-05-14 01:57刘正群
家长·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现状及策略教学评价小学数学

刘正群

摘要:教学评价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它有利于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结果调整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转变原有的错误观念,将“以教师为参照点”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构建亦师亦友的关系,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增大师生之间的交流频率,从而让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情况下,进行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主要从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现状着手,构建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评价体系,旨在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现状及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程评价中,教师应加强“双注重”原则。第一层注重,即注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对他们的课堂表现进行个性化评价。第二层注重,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注重学生在整个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教师通过以上双注重的执行,既可以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又能真正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学生战胜数学学习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评价教学现状

(一)评价标准单一化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小学数学教师在课程评价的过程中应注重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共性评价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从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着手,注重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的教学效果,对运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内容与目标进行全方位的反思,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个性是指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思维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开展具有个性化的评价,真正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动性。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这种标准更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能动性,不利于整个教学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二)评价内容局限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内容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在实际的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是开展教学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部分教师并未清楚正确的教学评价内容。因为部分教师缺乏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导致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将教学的效果差归咎于学生不认真学习。为此,教师应真正客观、全面地分析现阶段在课程评价教学中的评价内容是否合理。

(三)评价方法滞后性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中,教师通常采用两种模式评鉴。第一种模式,教师对自身教学效果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种模式,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评价的标准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上课的积极性。这两种评价方法,看似较为完善,实则是从教师的角度进行评价,存在较强的主观性。在主观性的评价过程中,往往存在不公平的现象。这种评价模式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教師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客观地对学生和整体的教学过程进行及时评价。因此,这种教学评价具有较强的滞后性。

二、现阶段小学数学评价教学策略

(一)完善评价标准

小学数学教师在完善数学课堂评价的标准过程中,应注重研读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真正构建一个个性与共性并存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新课改的具体要求中,应秉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真正通过多种途径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并在正确理解新课改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进行深入的实践,找到本校客观教学实际与新课改内容的结合点,真正提升教师课程评价的完善性。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真正地构建符合学生认知、与他们生活最为贴近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更为重要的是,在具体的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真诚地交流,捕捉学生表达内容与数学知识的结合点,或是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思维火花,从而引导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解决方法,让学生真正学习。

(二)规范评价内容

众所周知,一堂高效课堂的促成是学生和教师相互配合、彼此促进的结果。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真正意识到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如同水和鱼,缺一不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评价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构建与学生认知相贴合的教学模式,也要注重营造具有趣味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消化、吸收和运用。具体的教学评价内容应该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率(时间和空间),最后才是达成的教学效果,即整体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等。

(三)丰富评价方法

本文中的构建丰富性的评价方法是指构建具有互助性的师生评价体系。此体系具体分为以下两点。第一点,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应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营造平等、民主的氛围,并在师生和生生交流互动中悉心观察学生表现出来的优秀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方法的不足,适时地运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第二点,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除了教师对学生评价外,学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比如,在教学某个知识点时,学生可以提出不适应的教学方法、策略等,让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评价,即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以及思维过程,并鼓励其他学生对此发表看法,真正创设民主、活跃的教学氛围,实现生生相助。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评价,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发现教学中的漏洞和不足,及时查漏补缺,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程评价的过程中,既要从实际的教学情况着力,又要考虑到学生学习情感,真正统筹教学中的各个方面,以课堂教学评价为自我反思的重要途径,提升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叶笑竹.创新小学数学课堂学生评价方法之我见[J].当代教研论丛,2017(10).

(责编 吴娟)

猜你喜欢
现状及策略教学评价小学数学
浅谈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现状及策略
刍议污水管网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策略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