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020-05-14 01:57华宝玲
家长·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物教学渗透

华宝玲

摘要:在初中阶段,生物既是一门新增的课程,也是一门必修的课程,此课程的主要开展意义就是让学生对生命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有个基础的认识和了解,继而感受生命的可贵,这对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很大的帮助。一切教育的核心就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不但關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还对其成长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本文就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展开论述。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物教学;渗透

一、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让学生能够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并且热爱生命是生命教育的本质,这样一来,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才可以有更多的勇气来面对各种挫折和困难,继而为生活注入更多的活力和生机,对其责任感的培养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如今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生命教育在生物学领域也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相关的教学人员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基于此,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很多教师都逐渐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中,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生物水平,还可以使其更加热爱自然、热爱身边一切美好的事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用恰当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样才可以让学生从根本上尊重生命。

生命发展的规律是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相关教材的编制也是结合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的话,不仅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这对生命教育的渗透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生命教育的缺失

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使德育成为教师当前教学工作中的主要任务,而生命教育作为德育的其中一项内容,教师应该对其加以重视。因此,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生命,可是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始终将理论知识的教学摆在首位,并且过分强调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基于此,教师要想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不断推行生命教育,除了要转变教学理念,还要革新自身的教学模式,这样才可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生命教育的推行已经有一段时间,虽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完善,但是也有一定的效果,只不过最终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如今的社会新闻中,总会不时地报道一些中学生因为学习压力问题伤害自己,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缺失的表现,部分学校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真正安排相关课程教学的课时可以说少之又少,这样不仅缺乏足够的教学时间,还会将教学内容限制在课本的理论知识点中,这对生命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三、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渗透的策略

(一)开展校本讲座活动,促进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都不够成熟,思维的活跃和兴趣的广泛,使其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在某层面来讲,对教师生命教育工作的展开极为有利。为此,为了不断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生物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开展一个校本讲座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还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来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

例如,教师在讲解《种子的萌发》这节内容时,就可以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中,将有关的教学资料备齐,之后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展开教学活动,实际教学过程里,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种子萌发的小视频,以此为基础,再向学生讲解种子萌发的具体过程,相信学生结合生动的视频内容,一定会对相关知识点理解得更加透彻。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和顽强,这对培养其顽强拼搏的精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拓展课本内容,发现生命之美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主要围绕课本来进行,所以,教师要想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就要对课本内容有深层次的把握,并且从中挖掘出生命教育的素材,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生命的美。从最微小的细胞个体到种群,之后扩大到整个生物圈,都将生命之美展现出来,这样才有利于后续教学活动的展开,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也会更具实效性。

例如,教师在讲到“生物链”的有关内容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即使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也会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样对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有极大的帮助。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更多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播放一些类似于《动物世界》的相关视频,这对学生认识和发现生命之美以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积极的作用。

(三)通过课后作业来渗透生命教育

虽然相对来讲,生物这门学科在初中阶段并不是重点教学科目,但是却深受学生的喜爱。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此门学科的重要意义,并以此来做好相关的教学工作。为了加强学生对生命的探索,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来展开相关的教育,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份调研报告,至于主题和内容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来拟定,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在后续的报告评价中,要根据生命教育的具体要求来做判断,这不但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得到一些启发,还可以对生命教育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对于一些调研成果较好的报告,教师可以将其展示出来,分享给学生的同时,还能够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课程属于自然学科的一种,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将生命教育融人生物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学会理解生命,并且会更加珍惜生命。因此,教师除了要拓展课本内容,让学生发现生命的美,还要积极开展校本讲座活动,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生命的热爱,这样才可以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继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剑锋.生命教育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

[2]陈尚云.评价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

(责编 杨菲)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生物教学渗透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