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非连续文本”阅读教学有效性

2020-05-14 01:57张爱仙
家长·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有效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张爱仙

摘要:新的语文课标要求小学生要能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并能够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这充分体现了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尤其对于小学中高年级来讲,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创新多种教学策略,提前掌握阅读教学的关键内容,对多层次信息内容进行整合处理,让学生切实了解非连续文本的阅读特征和重点,深入理解其文本的重要意义,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非连续文本;阅读教学;有效性

新的课标下,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积极将非连续文本融合到语文阅读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现状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各种插图、表格、音频、视频和课件等非连续文本,对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客观来讲,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还不够高,有的学校和教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又因为许多阅读教学没有固定的答案,要靠学生自己思考组织语言,因此更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和督促。而许多学校忽视了阅读教学,没有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学生没有学到实用的知识,知识局限于课本,不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中非连续文本的主要形式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上的非连续文本主要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为主,此文还有补充资料和课程整合的形式。具体来讲:

一是课程整合。非连续文本除了呈现在语文中,在英语、数学等学科中也会看到类似形式。比如,在科学有节课《种子的萌芽》,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真实种子萌芽过程的观察,用画图或拍照把种子萌芽各个阶段进行形象呈现,既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又能够增加学生的宝贵经历。

二是图片表格形式。图形图表的“语言”形象生动,直观简明,可以对学生捕捉信息、分析解释信息,以及开展评价进行综合检测。在小学语文教材非连续文本阅读中图文结合是主要形式,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让学生准确把握图片和文字的关系,切实发挥插图和表格辅助文本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增强学习的兴趣。

三是资料补充形式。新的小学语文课标指出,要通过开展多种媒介的阅读,对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进行鼓励支持。要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的范围,不断提升阅读的品位。在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前有阅读导语,后有阅读链接,使学生对同一个事物产生不一样的认识。

三、开展非连续文本阅读的教学策略分析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创新教学策略,强化对非连续文本的实践探索,千方百计找出并运用非连续文本的阅读教学方式,使语文愈加贴近学生生活。

(一)以课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在进行非连续阅读中,可以从图文的组合材料中判断并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既是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教师在开展阅读指导的时候,要坚持以课本的知识内容为依托,进行适度的阅读实践。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画画、唱歌、写写等形式进行非连续文本的阅读。

(二)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新的课标下,教师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非连续文本阅读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让语文阅读课堂更加生动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切实发挥非连续文本的作用,运用小组合作、画画、唱歌等形式辅助文本阅读教学,让文本变得丰富、生动,切实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产生独立的思考。

(三)变换文本形式,充实教学内容

在当前的小学中高年级教学中,非连续文本通常以图文结合形式为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浏览、默读,按照不同文本的特点,一边阅读,一边将和主题有关或感兴趣的信息标注出来,再进行整合运用,从而内化并吸收。还可以把一些枯燥的文本转化成表格或图画,让阅读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有效辅助开展教学。同时,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活用生活资源,拓展课外知识

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实际生活的关系愈加密切,可以说已经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多个领域。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上要努力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强化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教给学生开展非连续文本阅读的策略,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资源,更好地进行阅读,不断拓展课外知识。在生活中,许多东西都含有非连续文本的内容,比如学校的宣传栏、每个班级的课程表、教材的封面和底面等,这些学生都非常熟悉,也更加容易接受。此外,还有一些街道上随处可见的宣传展牌,物品的包装袋、说明书和宣传单等,这些也都可以做非连续文本阅读的素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强化生活资源的活用融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的能力,让学生也认识到生活即是学习的外延。

四、结语

总之,新课标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更加重视非连续文本阅读教学方法的运用,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素材,精心设计教学课型,整合有效资源,切实培养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注: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小学中高年级‘非连續文本阅读教学策略探索”(立项批准号:Fjjgzx19-105)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孙娟新.浅析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课外语文(下),2019(4).

[2]范跃球.非连续文本阅读指导的有效策略[J]教育,2015(7).

[3]赵丹.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5.

[4]卢燕.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初探[J]吉林教育.教研,2017 (17).

(责编 吴娟)

猜你喜欢
有效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