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020-05-14 01:57邓淑华刘今
家长·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兴趣

邓淑华 刘今

摘要:作为初中语文课程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习惯,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就目前来看,受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语文阅读教学成效始终未能达到教育部门提出的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主观能动性弱、自主阅读意识不足等司题仍然屡见不鲜。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初中语文阅读课程,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探析。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兴趣;培養策略

一、依据课程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学生自身求知欲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对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为此通过创设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情境来开展课堂实践教学,从某方面而言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自身主观意识的培养也是十分有利的。阅读作为中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且初中阶段作为语文教学的衔接过渡时期,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是现阶段教育部门提出的新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为此一方面教育工作者需从根本上摒弃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创设良好的提问氛围,在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同时,让他们大胆提问,从而在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欲望的基础上,为预期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还要创设问题情境,从而让学生在反思式学习过程中,明确了解自身“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以此在拓展学生学习思维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除此之外,在阅读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自身教育教学修养息息相关,为此崇高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及高超的教学技巧是教育工作者教学的基本要求,而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故此在语文阅读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精心设计导语,尽可能采取切合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实际的语言,以此在牵引和规范教学过程的同时,引起学生认知冲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优化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确保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纵观当前教育教学过程,照本宣科的传统应试教学模式仍是教育工作者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手段,长此以往,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不仅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意识的培养,最主要的还给学生的成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要想确保教师引导者和学生主体效益的充分发挥,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是极为必要的。

三、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用好书引导学生个性成长

就目前来看,教育工作者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其自身虽然只是起到了引导和组织教学活动的作用,但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而言却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当前素质教育教学时代背景下,为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以及提高他们自身的自主阅读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还需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用好书来引领学生个性成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往往他们自身的学习需求不尽相同,而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倘若未能根据学生实况向他们推荐适合他们的阅读文本,不仅难以确保阅读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发挥,从某方面而言学生还会对阅读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在影响整体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势必严重阻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故此要想引领学生个性化成长,向他们推荐适合他们的书籍也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

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想从根本上保障学生自身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师需根据学生实况和学习需求,推荐适合他们自身阅读的文本,以此在引领他们个性化成长的同时,为预期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基础。

四、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民主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多媒体作为一种常见的辅助性教学工具,将其与课程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过程中,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规避学生抗拒情绪的产生,此外在提高他们自主阅读意识、锻炼他们自主阅读能力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性作用,因此逐渐成了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教育工作者所采取的重要教学战略手段。除此之外,与“灌输式”和“填鸭式”等传统应试化教育教学模式相比,借助先进多媒体设备展开教育教学活动,学生自身想法能得到有效保留,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教学地位得以凸显,最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传统应试教育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是教育工作者采取的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这种应试化、静态的教学模式不仅导致学生难以对阅读文本和课程教学内容产生学习欲望,甚至还会分散学生注意力,最终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首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搜集一些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素材,而后在通过光、影、像、色、动等多个角度,在刺激学生感官的同时,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以此在强化学生对文本阅读欲望的同时,激发和培养他们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度。除此之外,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还会导致学生懒于思考,进而丧失对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欲,影响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还需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来让他们敢说、敢做,以此加深他们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度。

五、结语

简而言之,对于中学生而言,兴趣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更是教师实现预期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和前提,而作为语文课程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来改善当前阅读教育教学现状,是现阶段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意识、锻炼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以及实现预期阅读教学目标的重要战略性手段。

参考文献:

[1]卢献革,韩志华.浅析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途径[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7).

(责编 吴娟)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兴趣
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用好“留白”,扎实语言实践
“基础+自助”的“自助餐”
简析亲子阅读中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