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020-05-14 12:49仵爱锋
家长·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小学数学

仵爱锋

摘要:提'司是课堂有序推进,进行知识传递与反馈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课堂也不例外。但是,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无效发问,无疑发问,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作者在此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提司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司;优化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

(一)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缺乏目的性

课堂提问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呈现和反馈,所以,提问需要认真设计,紧扣教学目标。没有目标的提问,属于乱问,不但不能有效推进教学进度,还会为课堂教学制造麻烦,影响教学的有序开展。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盲目提问,甚至乱提问,也就是说他们的问题不是紧扣教学目标,问题不能有效推进课堂进度,甚至误导学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有些教师的提问和学生脱离关系,仅凭自己的感觉提问,不去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缺少对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研究,提问要么低于学生思维水平,学生不屑于回答;要么高出学生认知特点,学生无法回答。总之,学生对提问不感兴趣,不喜欢数学课堂,降低了小学数学教学实效。

(二)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置过多

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课堂提问的方式也有所改进。但是,不可否认,仍有很多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意义和方法研究不够,课堂提问过多、过滥,很多问题都是随口一问,甚至学生提问后不一定要回答,所以学生缺少思考的动力,学生课堂常常应付了事。过多的问题也影响了学生对课堂重点和难点的把握,致使课堂又流于另一种“满堂灌”,无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小学数学课堂问题常常脱离生活实际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是为了借助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就不能脱离生活实际,不能就提问而提问,那样就成了学术研究,而非课堂教学。但在应试教育仍有很深影响的今天,考试成绩依然是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教师不考虑教学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时间考虑数学学习的实用性,更无暇将数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解决生活问题,甚至脱离生活实际。

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实效的策略探究

(一)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性

提问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课堂有序进行的必要模式。因此,数学课堂中所提的问题,应该来自教材,它是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的契机,教师应用一个或多个问题来引领课堂,调动学生的思考意识,学生通过搜索已有的知识,发现新问题,并和新的知识建立关系,以进一步掌握和运用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提问首先要明白提问的目的,也要注意提问的方式,以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考虑问题设置的层次性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教师应该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注意提问的层次性和台阶化,给学生回答问题打下基础,上课一开始就给学生抛出太难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甚至整节课无心回答问题,随时间的推移,还可能厌恶数学学习。因此,数学课堂提问要把握问题的难度,一般是先问简单问题,逐级而上,过渡到较难的问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跟上教师的思维,并能积极回答问题,让学生自觉地走进课堂活动中。我们把这种提问模式可称为梯度提问法。例如在学习“角”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在图形中寻找角。学生会举例直角锐角和钝角。随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这些角,引导学生区分。并询问学生:180度到360度的角,应该如何表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猜想,纷纷验证平角和周角,教师为学生演示平角周角的演变,能够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同时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构建数学思维模型,充分挖掘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将其应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提高学习质量。

(三)课堂提问应有启发性

中国传统的教育观点中有关提问的模式是举一反三,而举一反三的前提是问题设置具有启发性。启发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研究意识,才能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高品质的提问也影响着小学生的智力提升。课堂提问如假如没有启发性,则学生不会主动思考,只是被动接收教师传递的信息,那么学生就是个知识桶,教师硬塞进去的知识无异于囫囵吞枣,这样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主学习的信心,学习中也开始出现懈怠意识。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在面对不同分母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应该如何处理?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有的学生提出可以将分母转换为相同分母再进行计算,这时教师便可引入关于通分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高效地吸收分数计算的相关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四)课堂提问需要发散性

学校教学的模式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坚持学科课程实际,围绕着实际教学目标,设置问题,以问题带动学生思维,用问题引领学生,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当然,问题需要思维发散性,切不可一个问题问进死胡同,问得学生不知所以,无从回答。这样的提问也是无效发问,无法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立足于小学生的现有思维意识,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小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意识的形成。因此,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是教学技术的体现,当然,提问更需要讲究艺术,需要认真研究,合理布局。课堂提问更是对学生的尊重,是平等交流意识的渗透,也是新课改的理念的体现。小学数学课堂提问需要明确提问的目的性,考虑问题设置的层次性,同时,课堂提问要能启发学生,要能激发小学生思维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以上只是我个人见解,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提问,还需要数学教师们不断探索,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兴宇.浅談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J]环渤海经济嘹望,2017(7).

[2]林兰芳.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7(3).

[3]张小飞.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6).

(责编侯芳)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小学数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