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

2020-05-14 12:49张思俊
家长·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新课标教学策略

张思俊

摘要: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已经全面实施了教育改革,在此背景之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应试教育的弊端,比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强烈的抗拒和恐惧心理,因此,在新课标针对文言文改革前提条件下,探究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让教师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高效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语文

文言文经过了中国文化不断地发展,积累了中国文化当中的无数精华,承载着中国文明的传承精神。文言文其自身深远的优美韵律,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文化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当中的一个重难点,经过长期的发展,初中语文当中针对文言文的教学一直都有所争议。许多的教师固守传统观念、保持着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师观,导致许多学生对文言文并不感兴趣。因此,初中文言文教学改革已经成了语文教学领域当中的紧急任务。

一、新课标中有关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一)对学习文言文教学的目的进行了拓展

新课标表明:学习优秀古人的作品,使学生更好地体验与继承传统文化。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学的重难点也非他莫属。我国古籍都是用文言文编写的,使用文言文的人数逐渐下降主要是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使用白话文。文言文古籍中包含着中国几千年来优秀的文化和不可泯灭的历史,由此我们学习文言文是非常必要的。新课标中,强调要积累丰富的传统文化,同时还强调古典汉语的魅力及其内在的文化内涵。

(二)对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进行调整

新课标已不再要求学生对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都清晰,也不以古典汉语语法为教学重点。文言词、功能词和句型的使用已被削弱,其要求仅限于理解。

(三)实行三维目标的文言文教学方式

继承古代文化和语言是今入学习文言文的重要目的。学习文言文不但能够了解中国数千年来博大精深的文化,还可以提升自我内在修养,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展灿烂的中华文化。新课程标准要求,要了解文言文作品的价值,就必须从历史的角度人手,并在了解过程中体会民族智慧;然后用现代思想理解这些作品,对作品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性进行客观的评价;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文言文中存在的理性观点,并进行评价。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学习一些中国古代的知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欣赏古代哲学家的深刻思想和文人的理想和情感从中国古典的研究,不断理解和欣赏作者的精神和富有情感,使自身的修养提高。这就使学习文言文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提高,它將文言文教学从过去一系列旨在实施单词和句子的状态转变为三维目标教学。

二、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一)内容拓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国古代和现代汉语有很多不同之处,教师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教师探索者的角色作用来对待教科书和教学工具书,发现值得商榷的问题要积极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讨论解决问题。对于教材中文言文的重难点部分,可以进行延伸拓展,比如进行情境模拟进行演示教学,再现故事情节,例如《鸿门宴》《邹忌讽齐王纳谏》《<史记>读(选修)以及其他叙事文本,所有表演都可以用于教学。在文言文虚词的讲解中,教师应向学生解释清楚,也应该多多鼓励学生怀揣探索之心来学习教材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更多知识的探索心理,开展进一步的教学。

(二)减少学生学习文言文中的心理障碍

在初中实施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听到初中生的叹息:现在是高科技时代,信息时代,还要学习那些枯燥乏味的文言文?它真的很老式。不仅如此,就算是中考考试的内容,让我们整天背下来,有什么用呢?事实上,一些不经常使用的古代汉字现在成为初中生阅读的一大障碍,在学习文言文方面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这种学习心态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文言文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字、词、句、段进行品味和探究,让学生更多地欣赏作品的人文情感,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审美能力,体会文言文中所包含的诸多韵味,带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比如说《左忠毅公逸事》的三、四、五段,看起来没有写左公,好像有点偏离了标题,但当认真揣摩时,便会发现这三段别有一番韵味呀。第三、四段讲述史可法“忠勤职守”,旨在从侧面表现出左公的聪明才智,无不展现作者高超的文笔。

(三)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新时代的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机会比较少,因此在初中开展文言文学习时面临着较大的难度。本来文言文十分晦涩难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带领学生翻译文言文,然后开展教学。而学生的翻译能力也是教学任务之一。但是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受到了限制,导致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开展学习,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相关知识。理解文言文所叙述的场景,从而开展高效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写到渔夫进入桃花源内看到的一系列场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这一场景,帮助学生体会“阡陌交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等,在脑海中勾勒出这幅场景,联系文章内容,开展高效的学习。

三、结语

总之,古代作品所包含的文化知识更具韵味。在新课标的背景之下,教师应当懂得采取高效且合适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不断扩充,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课文透彻理解,才能促使初中学生的文化知识增加,不断提升自我内在修养。

参考文献:

[1]王丽红.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文学教育(中),2017(5)。

[2]朱晓莉.基于愉悦原则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8).

(责编 侯芳)

猜你喜欢
初中文言文新课标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析初中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对初中文言文创新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