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的发展特征及提升策略

2020-05-14 15:18韩顺法苏佳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化艺术文化产业

韩顺法 苏佳

摘要:[目的/意义]发展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对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及完善中国特色文化艺术智库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方法/过程]论文运用理论分析和统计调查的研究方法,界定了企业智库所具备的基本属性,论述了企业智库建设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在前期统计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根据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的战略意义和发展目标,从明确定位和作用、加强组织引导和联系、出台建设支持政策、增强研究能力、提升成果转化能力、完善治理体制等6个方面提出了推动我国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文化艺术  企业智库  文化产业

分类号:G122  C932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20.01.05

作为专业领域的智库,我国文化艺术智库建设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形成了体制类型多元化的基本格局,涉及高校、党校社科院、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以及企业等5大类型。相比高校、政府机构等其他类型的文化艺术智库,我国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处于相对薄弱的发展状态。企业智库是智库领域必不可少的体制类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中,明确把企业智库列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提出,“到2020年,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庫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为实现以上目标,加强我国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建设,弥补文化艺术智库发展短板,对于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文化艺术智库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企业智库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在业界,有关企业智库的界定还不够清晰,甚至存有争议。柯银斌认为企业智库就是由企业创办的具有智库功能的非营利的研究咨询机构[2],强调了由企业创办和非营利的特征。朱旭峰定义的“企业型思想库”是指“专门从事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的企业法人”[3],重点强调的是智库以企业形式运营的特征。李刚则认为企业智库之所以是智库,并非是因为非营利性,而是因为它具有智库的“公共性”和“外部性”[4],并着重强调了由企业创办的基本属性。尽管他们之间的观点存在分歧,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些论述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智库基本特征和属性的说明,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据此,这里把企业智库界定为依托大型企业建立的从事与企业相关行业发展政策分析的研究机构,不包括独立的咨询公司。综合来看,企业智库的独特性及基本属性决定了它的重要地位,它将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依托机构为大型国有企业或行业垄断企业

一般情况,设立智库的企业都是在行业里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型企业。一方面大型企业实力雄厚,能够为企业智库提供发展资源[5],也只有大型企业才有足够的经济和社会实力招揽到高层次的智库研究人员,并把企业智库做强做大;另一方面只有那些对行业发展有足够影响力和引领性的大型企业才有研究公共产业政策的必要性,才能影响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大型企业通过企业智库,全面、科学地分析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利用其行业垄断或龙头地位,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以起到推动行业发展,影响国家产业政策制定的目的。在《意见》中,我国明确提出支持国有和国有控制企业创办的智库。显然,这与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一致的,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依然掌握着国家的主要经济命脉,在引领行业发展进程中担负着重要责任。

1.2  研究对象为企业所在行业的公共政策

行业发展需要智力支持,企业智库更具优势[6]。尽管企业智库属于大型企业的一部分,但是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下属部门有着显著区别,它的研究对象和范畴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之外的行业发展及其产业政策,具有较强的公共性,相应地其服务对象也从企业自身向行业组织甚至国家相关部门转变。与此同时,企业智库的设立将进一步推动企业主动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在追求社会责任中,企业成长、产业提升和国家发展之间相互促进,并形成良性的互动。在《意见》中,指出企业智库的业务范围包括:重点面向行业产业,围绕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技术方向、产业政策制定、重大工程项目等开展决策咨询研究。该规定明确设定了企业智库的研究内容和行动方向,也显示出企业智库实际上属于产业经济领域的专业智库类型。

1.3  为决策咨询提供独特且不可或缺的参考视角

就决策咨询的研究内容而言,高校智库偏向理论分析和宏观引导;党政部门智库偏重宏观政策分析与制定;社科院智库理论分析和宏观政策分析兼重;社会智库更能反映社会团体的声音和社会分析视角;企业智库是经济领域内以微观经济运行为分析基础,且能平衡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智库类型;企业智库的决策建议立足于企业的运营管理,拥有较强的市场敏锐性和前瞻性,它能够利用其行业地位和对行业的了解,聚焦行业发展难题,以问题研究为导向,使企业智库的研究成果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实用性,更加易于解决行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在我国重大经济决策的制定过程中,企业智库的决策建议是制定科学、全面经济政策的重要决策参考,也是其他智库类型不能替代的。

1.4  利于降低国际舆论的政治敏感性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行事已经成为在当今世界国际经济的通约规则,而企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它们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拥有相应的合法性和话语权。尤其是在对外经济合作、国际间企业兼并以及对外投资等方面,企业智库的声音能够有效避免由意识形态和国家体制不同所产生的国际舆论冲突,降低经济交往活动的敏感度,所提出的观点也更容易受到政商界的接受和认同。当前,中国智库建设的基本格局中,依然是国家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等体制内智库占绝大多数。在这种情形下,我国企业智库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优势更加明显,其角色也更加不可或缺。文化艺术领域相比其他领域,政治敏感性更强,关系到国家的意识形态、根本认同和民族意识,在文化走出去、对外文化贸易以及公共文化外交中更需要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的参与。

1.5  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企业大数据资源的决策咨询优势

在互联网经济和数字经济繁荣发展的背景下,一大批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日益成为主导性力量。在“赢者通吃”的平台竞争的规则下,互联网平台企业日益走向集中和垄断,最终在每个行业或领域内存在几个甚至一个大型平台企业。许多互联网平台企业联结着消费和供给两端,拥有丰富而且可靠的行业大数据资源。这些大数据对于认识消费者消费趋向、产品供需结构以及行业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智库研究值得收集和依靠的一手的数据资料。大数据的形成是建立在大量平台使用者统计的基础上,它并不属于平台企业的独占资源,本身也是公共产品一部分。对互联网平台企业来说,即便不面向社会开放大数据资源,也要为国家经济发展决策服务。因此,互联网平台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建立企业智库,面向社会发布行业信息,从事行业政策研究,是体现其公共性和外部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履行自身社会责任的必然途径。

2  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及其发展现状

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指依托大型文化艺术类企业设立的,以推动本行业及文化产业发展为目标,关注市场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围绕文化、传媒、艺术行业发展政策开展研究的文化艺术智库类型,是中国特色新型文化艺术智库建设需要重点培育的新方向。

相比其他领域的企业智库,文化艺术类艺术智库更有成立的必要性。这是因为,文化艺术类企业的经营产品不仅具有商品属性,而且还有意识形态属性,不仅关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同等重要,天然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和公共性特征。在这个意义上,设立企业智库是文化艺术类企业研判社会文化趋向,规避经营风险,推动行业发展,提升文化社会引领,推动文化走出去以及体现自身社会价值和文化担当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文化艺术类企业才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行动主体,它们直接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从文化产业所涵盖的范围来看,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涉及到的行业有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艺术品、动漫、网络游戏、互联网信息服务、演艺、广告、文化旅游等。

2.1  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概况

根据全国范围的调查统计和中国智库索引系统(Chinese Think Tank Index,CTTI)搜索结果,我国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整体数量较少。按照具体类别来看,包括依托大型文化艺术类企业设立的具备部分文化艺术智库职能的智库,如腾讯研究院、百度营销研究院、万达文化旅游规划研究院、中国艺术品数据中心、深圳华强文化科技产业研究院、清控人居遗产研究院等。还包括依托大型传媒企业设立的传媒类文化艺术智库,如光明日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华闻传媒产业创新研究院、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南风窗传媒智库、南方舆情数據研究院等。其中,腾讯、百度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代表,腾讯的新闻传播和网络游戏占据营业收入的大部分份额,百度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因此,这里把腾讯研究院、百度营销研究院列为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的组成部分。根据表1所列出的代表性企业智库所在地点、成立时间、关注领域、智库性质来看,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多分布在北京、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以及文化传媒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成立时间基本晚于2010年,关注领域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艺术品、文化旅游、互联网数字娱乐领域及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这种情况表明,我国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2.2  我国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根据文化类企业智库应发挥的作用和发展的目标,结合当前我国文化艺术智库发展的现状,能够发现我国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存在的问题。

第一,总体数量不足,行业分布不均。相较其他类型企业智库和文化产业涉及的众多行业而言,我国当前成立的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总体数量过少。其中,腾讯研究院和百度营销研究院属于互联网信息传播行业;光明日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华闻传媒产业创新研究院、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南风窗传媒智库和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属于新闻传播行业;万达文化旅游规划研究院、深圳华强文化科技产业研究院属于文化旅游行业;清控人居遗产研究院属于文化遗产领域;中国艺术品数据中心属于艺术品行业。总体上,现有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分布很不均衡,在文化产业领域内的广播影视、动漫、网络游戏、视频网站、社交媒体、广告、对外文化贸易等行业还没有出现相应的企业智库。这种情况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现有行业发展的客观原因,主要表现为行业集中度不够高,行业发展不成熟,还没有形成对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企业;二是对设立企业智库的认识问题,一些文化艺术类大型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智库的重要性,缺乏对文化艺术规律、文化产业组织结构和文化发展战略等问题的关注。从长远来看,这种情况必然会影响到行业乃至企业自身的健康成长。

第二,民营文化企业智库为主,国有文化企业智库缺失。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传媒领域经营主体大多数为国家事业单位,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了一大批国有文化企业。在我国文化企业的所有制体制格局上,国有文化企业占据文化市场主体的绝大多数,而且占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对行业发展也有较强的引领性。在2019年第十一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中,除了宋城演艺、完美世界股份和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外,全部为国有文化企业,涉及文化产业领域的多个行业。遗憾的是,现有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中,竟没有一家是大型国有文化企业设立的。显然,这与国有文化企业应更加注重社会效益的导向和自身所处的垄断性地位不相匹配,也无法起到国有文化企业智库在深化文化体制及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文化产业政策制定、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方面提供政策建议的作用。

第三,以服务企业自身为主,智库功能不够完善。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通常根据企业的业务内容与发展方向,聚焦所在行业领域设定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相应地由本企业的业务领域拓展到行业研究。当前,我国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较少开展企业业务范围之外领域的研究,基本上仍然以服务企业,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增强对外业务扩张能力为主。比如万达文化旅游规划研究院和清控人居遗产研究院,其研究内容基本上与公司的经营业务拓展是一致的,主要为企业运行项目提供规划指导和技术支撑。相对而言,它们的研究视野不够宽广,没有较好地体现作为智库的公共属性,对行业发展趋势和宏观经济形势的研究不够重视。另外,结合智库评价体系中的影响力测评指标来看,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的各项功能呈现非均衡发展的态势。多数智库在咨政建言、理论研究、社会服务、舆论引导和公共外交几个方面只能具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功能,与其他类型的智库相比存有较大差距。即便是最受重视的行业公共政策咨询功能也存在发挥不足的问题,表现为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交流较弱,没有搭建起可以长期向政府决策部门报送成果的渠道,无法实现自身对行业发展发挥政策影响力的目的。在这个意义上,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离真正的新型智库还有较大距离。

第四,研究力量较为薄弱,理论研究水平不高。在文化企业中,企业智库仍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智库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没有太大关联。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已经影响到企业智库的设立和成长。当前,我国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足,多数智库没有搭建实力强的研究团队,也没有招聘著名学者作为智库的首席专家。虽然一些企业智库吸纳了很多国内外知名高校毕业的研究人员加盟,组建了跨学科背景的研究团队,但在人才层次、研究能力、人才储备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相比高校、科研院所等智库单位差距较大。正因为研究人才的缺乏,企业智库不能开展一些深层次的理论研究,相关研究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应用性较强。从研究成果上看,现有的文化艺术类智库还没有出现社会影响力大、特色鲜明、行业内公认的研究成果品牌,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引导效果。智库品牌建设有赖于长期的数据库与案例库搭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显然,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没有发挥出自身了解产业前沿及其掌握行业发展数据的优势,尤其是引导中国文化企业走出去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少,没能对行业走向国际化起到相应地引领支撑作用,没能发挥智库应有的公共外交功能。总之,多数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机构在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3  案例分析:迈向行业智库的腾讯研究院

腾讯研究院前身是腾讯集团于2011年成立的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腾讯集团2014年整合内部资源成立腾讯研究院,同年腾讯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研究院是腾讯集团设立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腾讯集团的思想库,拥有多元学科背景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拥有相对完整的企业智库组织架构。研究院致力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法律研究、产业研究及社会学研究,包括网络版权产业、游戏行业、人类学等,依托腾讯公司多元的产品、丰富的案例和海量的数据,围绕产业发展的焦点问题,通过开放合作的研究平台,汇集各界智慧,共同推动互联网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作为企业智库,腾讯研究院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确立三大愿景和清晰定位。腾讯研究院的三大愿景为“理解腾讯、理解互联网、理解当代中国”,把自身从企业业务研究延展到行业问题研究乃至国家发展的探索者。不过分聚焦腾讯公司的具体业务与产品,而是研究行业、研究趋势,在行业发展中关注问题,将理论研究应用到行业问题中,并基于行业的角度提出意见,或基于主管部门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建议,从行业、社会和国家的角度关注现实问题,研究思路开阔,关注范围更广,使得研究院具备长久发展的存在价值。

第二,关注前沿话题、复杂问题,重视学术研究,扎根理论运用。关注文化引领科技、社会和国家发展等前沿话题,关注行业、社会发展趋势和国家发展的方向等复杂问题。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围绕领域内关注的行业问题展开交流,促成对话与共识。此外开展学术风险投资项目,为理论研究储备力量,包含领域广泛,不仅限于本企业所在领域的专业,还涉及社会科学领域的众多专业。

第三,比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更懂业务与行业,比企业内部更懂研究。把研究院作为行业与研究、政府与市场之间沟通的桥梁纽带。腾讯研究院相较高校、科研院所而言接触到大量实务问题,拥有大量鲜活案例和统计分析资料,同时与企业内其他部门相比,它更具理论研究的实力,能够基于理论研究与具体案例分析为企业、行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建议,能够利用企业智库影响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产业政策。

第四,重视智库研究人才的发现功能。不盲目相信现有的研究理论和实证结论,重视人的洞察力,积极开展企业内部的研讨活动及与外部专家、同行的交流活动,关注行业前沿,时刻为课题研究中“提出假设”这一重要步骤做准备。

4 推动我国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发展的若干策略

总体而言,我国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仍然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由于文化企业对我国文化发展和文化走出去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所以,推动我国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发展变得更加迫切,这也是完善我国文化艺术智库建设的重要环节。为此,针对当前我国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策略。

4.1  明確文化艺术类文化企业智库的定位和作用

由于文化艺术具有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等多重属性,关系到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且企业智库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党和政府应从战略高度认识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的重要意义,积极推动其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文化艺术智库的一部分,让其主动参与国家文化艺术发展和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对我国文化艺术企业来说,应重视文化艺术企业智库建设,要认识到离开国家和产业政策的支持,自身也无法得到快速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应明确自身定位,在主动为企业自身发展服务外,还应把自身作为企业与党和政府联系的主要手段,增强政治意识,强化社会责任,主动了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深耕文化艺术市场,推动和引领行业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来自市场层面的智力支持和专业服务。

4.2  加强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的组织引导和联系

为加强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与党和政府的联系,双方建立相应的组织联系非常重要。为此,首先,积极鼓励和邀请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加入中国文化艺术智库联盟,让实力强的企业成为中国文化艺术联盟理事会单位。中国文化艺术智库联盟是文化艺术智库与党和政府的联系纽带和自发成立的民间社会团体组织,通过智库联盟加强对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的发展指导和监督管理,及时传递党和政府的指示精神、重大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产业政策。其次,支持设立大型文化艺术类企业发起成立所在行业的行业协会,将企业智库和行业协会工作结合起来,一方面智库可以借助行业协会了解更为广泛和准确的企业发展信息,有利于制定更加科学的行业发展政策;另一方面能够通过行业协会指导和引领本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行业协会是政府主管下的行业组织,它能够增强企业与党和政府的联系与合作。

4.3  出台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建设的支持政策

鉴于我国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建设仍然存在诸多短板,党委宣传部门和国家文化行政部门应联合出台扶持文化艺术类智库发展的政策措施。首先,国家文化资产管理委员会与党和政府部门支持具有行业引领性的国有文化企业建立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充分体现国有文化企业的社会效益。其次,鼓励我国具有影响力的大型民营文化企业设立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尤其是那些互联网领域的平台型文化企业,充分利用它们的大数据资源,发掘它们在政策咨询方面的潜力。对于建立文化艺术智库产生的资金投入,可以按照企业研发投入计算,给予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最后,对于没有实力独立成立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的文化企业,创造更多条件,让它们有机会与更多文化艺术智库建立长期合作联系,使文化艺术智库能为文化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其更快、更好发展。

4.4  增强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的研究能力

搭建强大的研究团队,提升团队的研究能力,是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首先,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可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文化艺术智库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联系,建立重大研究项目的联合攻关机制,双方合作能够加深企业智库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丰富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案例经验,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其次,与高校培养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系,在企业智库内共同发起成立企业博士后流动站,让进站企业博士后成为其科学研究力量,与相关高校博士后合作导师建立共同培养的合作协议,充分利用企业外部智力资源,同时为我国人才培养做出贡献。最后,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应平衡好对策研究与基础研究的关系。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擅长针对行业内新出现的文化经济现象提供应对策略和行动实践等微观研究,相对忽视基础力量分析等宏观研究。为此,在研究团队构建时,应将理论研究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具有政府行政管理背景的人才进行合理搭配,促进不同研究视角的融合与提炼,打造真正的“智”库平台,在吸引人才、组建研究团队方面寻求突破和整合。

4.5  提升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的成果转化能力

成果转化是智库获得社会影响力和广泛认可的关键环节,也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成果转化方面,党和政府和社会各界应主动配合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建立健全灵活多样的成果转化渠道。首先,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应与党和政府建立常规的沟通渠道,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重要市场信息及时报送到国家决策部门,发挥自身的政策影响力。就具体渠道而言,作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企业领导人可以通过全国或地方人大、政协等方式参政议政,也可以通过中国文化艺术智库联盟、相关行业协会等渠道将研究成果报送行业主管部门,还可以通过内参等多种形式直接报送国家决策机关;其次,在智库研究成果的应用层面,应致力于解决企业所面临的发展难题,为行业内部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供行业内其他企业决策参考,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文化生产力,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最后,增强智库成果面向社会进行传播的能力,让社会了解本行业发展的情况,形成有利于本企业和本行业发展的社会舆论。为此,应采取传统传播渠道与新媒体传播方式并重的方式,构建智库全媒体平台的传播网络;同时还应注重研究成果的品牌化和系列化建设,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一手资料信息,定时定期面向社会发布行业发展报告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形成系列成果的智库品牌效应,积极打造学术研究的交流平台与传播基地。

4.6  完善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的治理体制

建立有利于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充分发挥潜能的体制机制,是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健康运行的基本保障。首先,文化企业应赋予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同时,又不能与企业完全分割,并把企业作为重要依托。建议由企业董事长兼任智库的理事长,支持智库探索建立作为法人实体的独立运营体制。其次,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内部应成立专家委员会和理事会,面向社会聘请不同学科的知名專家,把智库相关单位成员聘请为理事单位,形成多主体参与的内部治理结构。最后,优化和拓展文化类企业智库的功能。对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而言,最重要的依然是发挥自身作为企业智库的优势,重点做好有关行业和产业的信息情报收集分析开发和服务,做好行业发展战略与竞争战略研究以及产业政策和法规研究。以此为中心,优化智库资源的配置,并逐步拓展舆论引导、人才培养、公共外交等功能建设,最终使不同功能之间相互促进。同时,在中国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增大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文化艺术类企业智库应积极对外发出中国声音和提出中国的文化主张,积极行使文化外交职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EB/OL]. [2019-09-01]. http://www.gov.cn/xinwen/2015-01/20/content_2807126.htm.

[2] 柯银斌, 马岩. 企业智库的战略定位[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7, 2(2): 84-91.

[3] 朱旭峰. 中国思想库: 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力研究[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66.

[4] 李刚, 王传奇. 企业智库: 范畴、职能与发展策略[J].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8, 3(5): 1-7.

[5] 牛溪, 李君臣. 我国企业智库发展现状、特点及趋势[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8, 3(3): 44-49.

[6] 郑海峰. 企业智库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中的定位及发展研究[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7, 2(4): 36-42.

作者贡献说明:

韩顺法:提出论题,列出思路,完成论文写作;

苏  佳:参与写作、论文修改,完成文中相关数据资料收集。

(下转第42页)

(上接第34页)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Art Enterprise Think Tanks

Han Shunfa  Su Jia

College of Social Development,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4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art enterprise think tank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building a new type of think tank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cultural and art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ethod/process] This paper use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tatistical investigation methods to define the basic attributes of enterprise think tanks, discusses the particularity and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think tank.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atistics and investigations, it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al and art enterprise think tanks. [Result/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and development goals of cultural and art enterprise think tanks,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al and art enterprise think tanks from six aspects: to clear position and function, to strengthen organization guidance and contacts, to promulgate construction support policies, to enhance research capabilitie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ransformation of achievements, and to improve governance system.

Keywords: cultural and art    enterprises think tank    cultural industry

收稿日期:2019-09-23      修回日期:2019-10-26

*本文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特色艺术智库研究”(项目编号:17ZD09)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韩顺法(ORCID: 0000-0001-7092-3386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E-mail:hansf612@126.com;苏佳(ORCID:0000-0002-8871-917X),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E-mail:sujia1994@163.com。

猜你喜欢
文化艺术文化产业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山东省文化艺术培训行业政府拉动新消费的可行性研究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
2017,文化产业如何挑大梁?
艺术档案工作重要性研究
浅谈紫砂《如意仿古壶》的文化艺术
浅谈紫砂“志在四方”壶的文化内涵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