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氯化物装置中氯甲烷生产工艺改进

2020-05-15 04:57章宇斌
化工设计通讯 2020年3期
关键词:氯化氢氯化物公用

章宇斌

(南京合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甲烷氯化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截止至2018年底,其生产能力已达到5870kt[1]。甲烷氯化物除了可作溶剂、脱脂剂、萃取剂等外,还是医药中间体、农药、塑料、有机硅和有机氟等重要产品的生产原料[2]。

氯甲烷(一氯甲烷)是甲烷氯化物系列产品之一,它是生产有机硅的原料,同时也是其他甲烷氯化物生产的中间体。目前国内外氯甲烷的生产基本采用甲醇氢氯化法,该法甲醇总转化率≥99%。甲醇氢氯化法又分为气固催化法和气液催化法。根据下游配套的不同,国内多数甲烷氯化物装置采用甲醇气固相催化法生产氯甲烷中间体,供下游使用;大多数有机硅厂则采用气液相催化法,更高纯度的氯甲烷可供下游有机硅装置使用。

本文针对国内某160kt/a 年甲烷氯化物装置氯甲烷生产工艺进行分析,通过优化氯甲烷工艺流程,达到节约能耗、降低消耗、减少设备投资及延长装置使用寿命的目的。

1 现有氯甲烷生产工艺分析

1.1 现有装置工艺及消耗

该装置甲烷氯化物总产能为160kt/a,分四期建设,单线生产能力40kt/a,单线配套氯甲烷生产能力22.5kt/a,采用甲醇气固相催化,年操作时间为8000h。目前该装置已建设三期,采用的氯甲烷工艺流程如图1。

220℃的甲醇蒸汽与过量氯化氢混合后进入固定床反应器,在活性氧化铝的作用,~300℃、~0.3MPa(G)的条件下,生成氯甲烷和水,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热通过导热油热媒移除。反应产物进入激冷塔,塔底产生的21%盐酸经冷却后送至中间罐区,塔顶气相经循环水冷却后,进入气液分离器,液相返回激冷塔,气相经除沫后进入水洗塔。在水洗塔中,除去氯甲烷中的大部分氯化氢,底部产生10%盐酸,顶部气相进入碱洗塔,进一步除去氯甲烷中残余的氯化氢,底部产生的含盐碱废水送至污水处理场处理。顶部氯甲烷进入硫酸干燥塔,除去大部分的水、二甲醚及甲醇。干燥采用98%的硫酸,从塔顶加入,塔底送出88%硫酸。干燥后的氯甲烷加压至0.95MPag,经循环水冷凝、-35℃R22冷凝后送至氯甲烷中间罐缓冲后,再送至下游氯化单元氯甲烷气化器。

该工艺中,得到的产品纯度≥99%,水分≤0.15%,满足下游工序的需求。

该装置的原料及辅助材料消耗见表1。

表1 22.5kt/a氯甲烷装置原辅材料消耗

该装置公用工程消耗见表2。

表2 22.5kt/a氯甲烷装置公用工程消耗

注:蒸汽潜热2104kJ/kg。

该装置废液排放见表3。

表3 22.5kt/a氯甲烷装置废液排放量

1.2 现有装置工艺分析

根据该装置运行情况,氯甲烷产品质量较高,但存在如下问题:

(1)产品质量虽高但酸度及含水量达不到商品级氯甲烷要求,不能作为最终产品外卖。

(2)氯甲烷产品含水率较高,与氯化氢形成的盐酸对后续工段中设备及管道造成腐蚀较重,影响装置的连续生产及使用寿命。

(3)需消耗烧碱、工业水,每年产生约4000t 的高含盐、含碱、含COD 废水难以处理。

(4)能耗仍存在可优化之处。

2 氯甲烷生产工艺改进方案

2.1 工艺改进方案

针对现有装置存在的问题,本工艺方案改进着重从降低含水量、降低消耗、减少能耗等方面考虑,工艺改进后的方案见图2。

图240 kt/a甲烷氯化物装置氯甲烷生产工艺流程简图(改进后)

与原有工艺流程比较:

(1)取消水洗、碱洗及相关设备;考虑到水洗碱洗主要是除去氯甲烷中的氯化氢,而在甲烷氯化物装置中,含氯化氢的氯甲烷对后续工艺及最终产品质量并无影响。

(2)增加二级硫酸干燥及配套设备,原硫酸干燥塔改为二级硫酸干燥塔,采用上部泡罩塔板,下部填料的结构。增加一级硫酸干燥塔,采用填料塔型式。

(3)取消氯甲烷压缩机后的冷却,深冷及储存,采用氯甲烷直供后续氯化单元的方式,根据后续单元操作压力,氯甲烷压缩机压力可降至0.85MPag,比原工艺降低0.1MPag,节约电耗。

2.2 工艺改进后的原、辅材料,公用工程消耗

经过工艺改进后,氯甲烷产品纯度≥97%,氯化氢含量约2.5%,水分≤0.01%,仍可满足下游工段需求。改进后的原料及辅助材料消耗见表4。

表4 22.5kt/a氯甲烷装置原辅材料消耗(改进后)

改进后的公用工程消耗见表5。:

表5 22.5kt/a氯甲烷装置公用工程消耗(改进后)

注:由于氯甲烷直供氯化单元,该单元氯甲烷汽器化可取消,蒸汽可减少627.4kg/h,折算至本单元。

此外,由于工艺改进,取消了碱洗,因此整个装置没有废液产生。

3 氯甲烷生产工艺改进前后对比

通过对工艺改进前后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1)工艺改进后,产品纯度≥97%,氯化氢含量约2.5%,不影响后续氯化工艺及最终产品质量。

2)改进后,增加二级硫酸干燥,含水量小于10×10-6,可减少盐酸的形成,减小对后续工段设备腐蚀,延迟了设备及装置使用寿命。

3)辅助材料,公用工程消耗有所减少,详见表6。:

表6 工艺改进前后辅助材料及公用工程消耗对比表

经上表可知:10%烧碱消耗年减少3012.8t,较原工艺降幅达100%;硫酸消耗年增加72t,较原工艺增加4%;循环水年节约552.6kt,较原工艺减少19.6%;冷量减少1448500.0kcal/h,降幅达100%;低压蒸汽年减少5019.2t,降幅达58.3%;工业水年节约2520t,降幅达100%,节能效果明显,年节约运行费用超过150万。

4)工艺改进后废液实现零排放,较原工艺减少3902t/a 年。

5)工艺改进后,减少水洗、碱洗、冷凝等相关设备15台,增加硫酸干燥等相关设备3台,可降低15%左右的建设投资。

4 结论

通过对某甲烷氯化物装置现有氯甲烷工艺分析,对工艺流程进行改进,得到如下结论:

1)经工艺改进,产品纯度虽有所降低,但能满足下游工艺的原料进料要求,不影响后续单元稳定生产及最终产品质量。

2)经工艺改进,产品中含水率大幅降低,减小了可能形成的盐酸对设备的腐蚀,延长了设备及装置使用寿命。

3)与原工艺相比,能耗可大幅降低,蒸汽降幅达58.3%,循环水降幅达19.6%,且不用消耗R22冷媒、工业水及烧碱,不产生废液。

4)取消了部分设备,降低了整个氯甲烷装置造价。

5)此工艺优化方案切实可行,可应用于甲烷氯化物装置的氯甲烷生产。

猜你喜欢
氯化氢氯化物公用
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须给出中文及英文全称
液态氯化氢钢瓶尾气吸收工艺研究
氯化氢工艺控制优化
利用复产氯化氢制取盐酸的简单工艺
稀土氯化物(镧、钇)在镀镍溶液中的应用
一个公用品牌的养成——横山羊肉是咋样“吃香”的
公用电梯自动取消停靠装置初步设计
含盐废水资源化处理研究现状
氯化物排放标准现状分析
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水中氯化物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