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Mt/a催化裂解装置的降本增效措施分析

2020-05-15 04:57郭巧霞
化工设计通讯 2020年3期
关键词:渣油石脑油常压

郭巧霞,陈 亮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812)

1 概述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2.2Mt/a 催化裂解(DCC)装置采用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开发的以常压渣油及加氢尾油为原料,以乙烯、丙烯为主要目的产品的催化裂解技术,催化剂为与DCC 工艺配套设计的专用分子筛催化剂,该装置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催化裂解工业装置。DCC 装置作为大榭石化三期馏分油项目的重要装置,是大榭石化的主要效益点所在,因此,在DCC 装置推行并落实降本增效措施对增加企业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2 降本增效实施方案及效果分析

2.1 增产乙烯、丙烯

DCC 装置自2016年6月9日首次投料开工成功后,2016年乙烯收率3.42wt%、丙烯收率17.08wt%,与设计收率4.5wt%、19.5wt%有较大差距,导致公司乙苯、苯乙烯装置低负荷运行,丙烯产量低,公司整体效益受影响。为提高乙烯、丙烯收率,增加公司效益,从原料筛选、催化剂优选及工艺条件优化等方面着手,探索DCC 装置增产乙烯、丙烯收率的方法。

2.1.1 增产乙烯、丙烯措施

2.1.1.1 原料筛选

DCC 装置原料由常压渣油和加氢尾油组成,其中加氢尾油性质相对稳定,常压渣油质量变化对DCC 装置影响较大。大榭石化750kt/a 沥青装置(简称“Ⅰ常”)生产的常压渣油为DCC 装置供料。

原油品种筛选:通过原料筛选得出,WZ、XJ、BN、JZ、PY、LF 六种原料生产的常压渣油适合作为DCC 装置原料,由Ⅰ常装置加工。

常压渣油残炭控制:为保持常压渣油残炭相对稳定,Ⅰ常加工的六种原料根据库存等情况综合考虑采用XJ/BN、WZ/XJ、JZ/LF、JZ/BN 混炼的方式进行生产。

DCC 装置混合原料控制:DCC 装置反应再生系统热平衡的需要,控制常压渣油进料量为95~130t/h。

2.1.1.2 催化剂优选

与石科院、催化剂厂共同分析,确定对催化剂配方进行调整,优化催化剂的裂解选择性能,改善乙烯和丙烯的选择性,减少C5烷烃组分的方向调整,优化后的催化剂向系统中补充。根据平衡催化剂的日常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新鲜催化剂的加入量,控制系统平衡催化剂活性58~62。

2.1.1.3 工艺条件优化

DCC 装置对影响乙烯、丙烯收率的工艺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并确定了较优控制值,如表1所示。

表1 DCC装置重要工艺参数控制值优化前后对比

2.1.2 优化成果

经过原料、催化剂及操作参数等一系列优化操作后,DCC 装置乙烯、丙烯收率如图1所示。

图1 优化前后乙烯、丙烯收率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2018年乙烯、丙烯收率分别由优化前3.42wt%、17.08wt%提高至5.43wt %、21.54wt%。2019年受原油资源配置影响,乙烯、丙烯收率有所下降,乙烯、丙烯收率分别为5.29t%、20.60wt%,但均高于设计值,且每月收率较为稳定。

2.1.3 经济效益评估

按2019年各产品价格体系及2019年产品收率计算,增产一吨丙烯效益为1185元,按2019年加工量193万吨计算,每年为企业增效约8050万元。

2.2 增加原料品种,提高生产负荷

因全厂物料平衡限制,DCC 装置加工量仅能维持在230t/h 左右,为了进一步提高DCC 装置生产负荷,提高装置盈利能力,根据碳十粗芳烃与轻质燃料油的价格差,将轻质燃料油部分改至DCC 装置作为原料加工。

轻质燃料油至DCC 装置回炼后,碳十粗芳烃收率由10.5%上升至26.42%,乙烯、丙烯收率分别由4.42%、19.88%下降至2.81%、15.57%,且回炼柴油对装置热平衡有较大影响,因此控制加氢柴油回炼量5~20t/h。

由于将应税的轻质燃料油输送至DCC 装置作为原料进行回炼,使之转化为非应税的气体等产品,经测算,该项目每年增利约6000万元。

2.3 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DCC 装置设计稳定汽油经轻重汽油分馏塔后,C5烯烃产品由塔顶馏出,产量为1.5t/h,侧线抽出物料至反应器回炼,塔底裂解石脑油至石脑油加氢装置。但DCC 装置开工后,塔顶C5产品中的C5以下组分约20%,无法满足出厂要求(≯2%)。同时由于轻重汽油分馏塔无法分离C5和裂解石脑油,导致裂解石脑油中C5含量过高,容易造成下游裂解石脑油加氢装置催化剂表面结焦,增加反应器催化剂床层压降,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

为此,DCC 装置对轻重汽油分馏塔的流程进行了优化改造,将C5烯烃产品由分离塔顶馏出改为由塔的侧线抽出。改造后C5产品产量可达15t/h,且可根据市场行情变化,灵活调整产品质量和产出量。经测算,该流程改造可为公司增加效益2520万元/a。

3 结论

1)通过原料筛选、催化剂优选以及工艺条件优化等措施,DCC 装置乙烯、丙烯收率分别由优化前的3.42wt%、17.08wt%提高至5.29wt%、20.6wt%,每年为企业增效约8050万元。

2)将应税的轻质燃料油输送至DCC 装置作为原料进行回炼,提高装置生产负荷,并使之转化为非应税的干气、液化气等产品,经测算,该项目每年增利约6000万元。

3)通过流程优化,开发新的高附加值产品C5烯烃,解决生产瓶颈,为公司增加效益2520万元/a。

猜你喜欢
渣油石脑油常压
常压储罐失效后果评价的关键影响因素
生产低硫石油焦的渣油加氢-延迟焦化组合工艺研究
中国石油渣油加氢技术研发应用迈上新台阶
不同分子结构渣油加氢反应性能研究
渣油加氢技术及其应用的现实意义
常压衬胶容器设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