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文学作品的创作特色研究

2020-05-15 06:14王文慧
北方文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创作特色现代文学文学作品

王文慧

摘要: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一生笔耕不辍,写下了一千多部作品,涉及范围包括长、中、短篇小说、戏剧、童话、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老舍先生是现代文学创作题材最多形式的作家之一,是文艺家的劳动模范。他以通俗易懂、直白的文学语言,促进了我国大众文学的发展,为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文学作品;创作特色;现代文学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舍予是他读书以后,自己取名,表明舍弃自我,也就是忘我的意思。老舍是新中國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主要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老舍的创作题材大多来源于市民生活,为作品增添了许多生活气息和乐趣。分析老舍文学作品的创作特色,首先要了解老舍的生活经历,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老舍文学作品的创作特色。老舍1899年出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护军,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时候,父亲不幸阵亡。从此,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母亲给人家洗衣裳来维持。从小生活在北京的老舍,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具有浓厚的京味儿。因为老舍从小生活比较困顿,少时的经历,给老舍的创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他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大量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作品尤为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同时,老舍虽经历过底层生活的磨难,但是并没有被这些磨难打倒,他的作品中不乏幽默、真情实感。通过分析老舍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可以感受老舍先生悲天悯人的情感,以及深刻的爱国情怀。

一、深沉真切的人文关怀

老舍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平民文学第一家,他的作品大多数描述了普通市井人民的生活和形象。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车夫、娼妓、巡警、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汉奸等,真实反映了旧社会的生活场景,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思想情感和命运,饱含了老舍先生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老舍创作的中篇小说《月牙儿》讲述了一对旧社会母女受到当时社会的迫害,最终双双沦为妓女。女主人公在年少的时候,曾经为母亲的职业感到羞愧,甚至怨恨母亲。直到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和痛苦以后,女主人公终于意识到在这个社会不让肚子饿才是真理,万般无奈之下,她也成为了一名妓女。原本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的少女,因为吃人的旧社会,最终不得不沦为一个妓女。这是作者对黑暗的旧社会发出强烈的谴责抗议。小说《月牙儿》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讲述了母女的悲剧命运,当女主人公“我”最痛苦的时候,唯一的倾诉对象只有天空中的月牙儿,它总是在“我”感到孤独、难过的时候,用淡淡的月光抚慰女主人公受伤的心灵。小说的开头写了:“是的,我又看见月牙儿了,带着点寒气的一钩儿浅金。多少次了,我看见跟现在这个月牙儿一样的月牙儿;多少次了。它带着种种不同的情感,种种不同的景物,当我坐定了看它,它一次一次的在我记忆中的碧云上斜挂着。它唤醒了我的记忆,像一阵晚风吹破一朵欲睡的花。”①月牙儿是从小陪伴“我”长大的,同时它也见证了“我”从一个清纯可爱、善良的女孩子最终沦为妓女,读来让人痛彻心扉。整篇小说仿佛是主人公“我”在那里一直倾诉,文字简练,意境悠远,抒情色彩浓郁,全篇文章如一首抒情散文诗。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它描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黄包车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祥子原本是北京城里一个充满生命力、善良淳朴的年轻人,希望通过劳动改变自己的命运。通过三年省吃俭用,终于成为自食其力的黄包车车夫。然而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军阀混战,在底层生活的祥子不幸成为军阀混战的牺牲品。在战争爆发的时候,祥子的黄包车被逃兵掳走,只得到三匹骆驼。但祥子没有灰心,希望自己从头开始,依然省吃俭用,希望可以再买一辆黄包车。然而残酷的社会令他依旧失望,所有的积蓄被当时的巡警敲诈,祥子买车梦想再次破灭。最后,祥子用自己的婚姻换来了一辆黄包车,结果好景不长,妻子因为难产而死,他卖掉车子给妻子办理丧事。自此,祥子在一连串的打击中失去了生活的希望,他开始厌恶拉车,厌恶劳动,变成了一个吃喝嫖赌的“城市垃圾”。五四运动以后,鲁迅先生、胡适先生都写过人力车夫,但是他们大多数从知识分子的角度去描写他们,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然而并没有深入灵魂体会到车夫的人生。老舍出身贫民家庭,从小生活在社会底层,对底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有较深入的了解,由此才能写出如此深刻、真实的故事。(1)纵观老舍的《月牙儿》《骆驼祥子》《茶馆》等作品,大多数具有一定的悲剧色彩,这是因为作者本身对旧社会人民的生活状态表示深刻的同情。老舍先生曾经表示自己的笔一定要把封建社会和帝国主义带来的那些痛苦写出来,一想到如祥子那样的劳苦大众,他就不觉得累了。这正是老舍先生的创作情怀,他的作品大多数反映底层市民的生活,所以没有什么大团圆的结局。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2)通过对这种悲剧人物的描述,更加可以引起人们对人物深刻同情,焕发的悲剧力量更加让人深思。

二、深切的爱国情怀

老舍先生出生在1899年,父亲当时是清政府正红旗下的一名士兵,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当时清政府的统治者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出逃。老舍的父亲作为一名士兵,誓死捍卫北京城,最终在战争中不幸阵亡。国恨家仇,让老舍从小具备了拳拳爱国之心,这种爱国之心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落后的清政府,建立了国民政府。然而当时的革命成果却被袁世凯窃取,他为达到自己的复辟目的,出卖国家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各地武装力量纷纷讨伐袁世凯,此后,中国长期陷入军阀混战。国家这台大机器失去了正常运转功能,社会上各个力量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发动了大大小小的战争,不断破坏社会秩序,导致社会风气不正。老舍亲眼看见了这种时代现象,倍感痛心。(3)老舍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就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从北京城沦陷到日本侵略者投降的八年抗战史。老舍先生以北京城一条偏僻的小胡同“小羊圈”为背景,讲述了居住在这里的钱家、冠家、祁家等十几户不同身份的居民的生活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有的人选择奋起反抗,加入了抗日的八路军革命队伍;有的人苟且偷生,投靠日本成为了汉奸;还有的人得过且过,谨小慎微地活着。在国家危难之际,反抗和顺从,国家与个人的选择交织在一起,深刻反映了在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生活的艰难。这部作品审视了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并对家族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批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亡,不仅在于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在于普通大众的社会心态。中国国土面积、人口数量远远大于日本数倍,为什么却遭其侵略?这不得不让中国知识分子深思。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反抗的力量和革命精神,就会成为别人的附属品和欺负对象。因此,中国不仅要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还要改变腐朽落后的文化。作者耗费四年时间,才写完了100多万字的《四世同堂》,这部小说也是作者生前最满意的作品。(1)《亚洲周刊》曾将《四世同堂》列入“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的榜单之中。只有一个人拥有对国家的深刻热爱之心,才能用自己的情感去记录这样一部民族的屈辱史,让后人引以为戒,实现真正的民族复兴、国家富强。

三、生动活泼的北京方言

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中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色。老舍作品语言文字方面的一大特色就是“京味”,所谓的“京味”就是老舍先生所说的寻找北京口语真正的味道,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口语化的语言表达形式。老舍先生在创作的时候,往往将文言文与白话文结合起来,让文字幽默生动。在写作的时候,老舍先生提倡用方言写作,这样让作品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由于在语言文字方面的贡献,老舍先生被誉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切合人物身份和性格。比如在《我这一辈子》里写了一个穷困潦倒的老北京,开头的时候,裱糊匠有一段叙述:“在那个年代裱糊匠是不愁没饭吃的。那时候,死一个人不像现在这么省事。这可并不是说老年间的人要翻来覆去死上几回,不干脆一下子断了气……一个死人到六十天后才和我们裱糊匠脱离关系。一年中,死那么十来个有钱人,我们便有了吃喝。”(2)简简单单一百多个字,将社会的经济、民俗等内容均涉及到了,而且文字内容贴合实际,正是一个裱糊匠应该说的话,听完这段介绍,一个鲜活人物的形象就在我们脑海中了。深入浅出的语言,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说到人物语言描述,很容易让人想到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曹雪芹也是刻画人物的高手,他会根据人物身份、角色,运用不同的语言。老舍先生在写作的时候,也善于根据人物形象使用不同的语言。比如在《四世同堂》这部长篇小说中描写了四位年纪差不多的老太太,李大妈的心宽体胖和古道热肠,天佑太太的慈祥可爱,马寡妇的胆小怕事,日本老太太的见多识广和精明。不同性格差异,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红楼梦》中对大观园几个丫鬟性格的描写,可谓具有异曲同工之妙。(3)老舍先生曾在写《骆驼祥子》时,受到他的朋友顾石君的帮助,学习了很多北京口语字词。从而使他的笔下丰富了很多,可以灵活运用口语,给他小说中的文字增加了些许亲切感和活泼感。正是这种生动、直白的方言,让人觉得作品的语言是活的,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让大家更容易接受。正是老舍先生对北京方言的运用,创作出了许多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普通话语言风格的作品。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在胡适、鲁迅等大力提倡新文学,主张用白话文写作。处于新旧文学交替阶段,很多人写作的时候出现半文半白的现象,老舍先生则完全摆脱了这种写作方式,从这个方面讲,老舍先生为我国文学语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北京口语的惯用语和歇后语,让语言更加活泼、生动,除此之外作品中还经常出现“傻妞”“瞎掰”“敢情”“吃劲”等这些北京口语词汇,让作品更加生活化。

四、幽默化的语言表达

“幽默”是文学作品耐读的原因之一,也是老舍先生文学作品的一大特色。幽默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让人放松心情。阅读老舍的作品,往往被他平易近人、轻松幽默的句子逗笑。在老舍的文学作品中,幽默化的语言俯拾即是。他的幽默不同于世俗的打情骂俏和嬉皮笑脸,而是在洞悉社会人情的基础上,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具有丰富内涵和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与世俗幽默不同,文学作品的幽默不仅让人大笑不止,更引发人对社会生活的思考。(4)比如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柳屯的》在描写柳屯的财主小老婆,为人处世像一个女拿破仑。作者在描述她的年纪时是这样说的:“也许三十,也许三十五,也许四十。大概说她在四十五岁以下准保没错。我心里笑开了花,好个人儿!高高的身量,长长的脸,脸上摸了一斤来的白粉,可见并不是十分的白;鬓角和眉毛都用墨刷的十分整齐好像新砌的墙,白的地方还没全干,可是黑的地方真黑真齐。眼睛向外努着,故意慢慢眨巴眼皮,恐怕碰了眼珠似的。头上不少的黄发,也用墨刷过,可是刷得不十分成功。头上戴着朵红石榴花,一身新蓝洋缎棉袄棉裤,腋下搭拉着一块粉红洋纱手绢。”(1)这样的描写,让人捧腹大笑,将一个女老虎柳屯的粗俗和霸气呈现在观众面前。在《牛天赐传》里,老舍描写了一位卖花生的老胡,他没有老婆和孩子,无意之中捡到一个弃婴,本想自己养活这个孩子。但是又犯难了,他觉得孩子不能在花生篮子里面养活,虽然吃花生很方便,可是一点的小娃娃没有牙齿,他叹了一口气,觉得自己做爸爸的希望很渺茫。几句轻松幽默的话语描写了当时底层社会人民生活的现实,明明是一个被遗弃的婴儿被人捡到收养的悲伤故事,可是作者却给这个章节起了一个特别喜庆、吉利的名字“天官赐福”。老舍先生的幽默语言来自于丰富的知识底蕴,以及善于观察生活和总结经验,在他嬉笑怒骂的笔下,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2)

五、丰富的戏剧元素

老舍先生除了喜欢写小说以外,还热衷戏剧和曲艺。由于受到民间戏曲和戏剧的影响,因此在他的小说中,具有很多戏剧性元素。在现代作家中,老舍先生的小说被多次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剧,这都是由于他的小说中含有丰富的戏剧元素,较适合改编。老舍的小说创作有明显的故事性,他在《怎样写小说中》说:“大多数小说里都有一个故事,所以我们要写小说,似乎应该先找一个故事。”(3)比如《月牙儿》写的是一对母女沦为妓女的故事;《上任》描写的是官匪一家的故事;《骆驼祥子》写的是车夫三起三落的故事。在描写故事的时候,老舍擅长制造矛盾和冲突,增加人物个性,这是戏剧中常用的表现形式。比如在他的长篇小说《二马》中表现了老马和小马新旧两代人的冲突以及马氏父子和玛丽母女不同文化的冲突,通過人物冲突进行故事情节的开展,通过冲突推动情节的发展和引发人的思考。

六、结束语

老舍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作家,一生创作了1000多部作品,对推动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4)研究老舍文学作品的创作特色,可以看到文学作品中深刻的爱国情怀;生动幽默的语言风格;深切的人文关怀以及作品中的戏剧元素,表达作者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对旧社会统治者的强烈谴责,激发后人发愤图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猜你喜欢
创作特色现代文学文学作品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砺志典藏 逐梦航标
端木蕻良:草原文学在现代文学中发声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讲授到接受: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互动式”教学的再思考——兼及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新路径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