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G数据库前处理技术研究

2020-05-16 08:04米思莹蔡建德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0年4期
关键词:入库图层要素

米思莹 蔡建德

(1.浙江臻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5;2.河南省测绘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郑 州 450008)

1 引言

随着国家自然资源国土空间数据整合,数字线划图(Digital Line Graphs,通称DLG)是当前使用最多的地理信息数据格式。作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类型之一,DLG 既保存要素的空间信息,也承载着其属性信息,是数据库数据的主要来源。为规范地理信息数据的提取、分析和使用,如何将现有DLG 数据转换成标准的地理空间数据成为数据入库的关键。本文基于现时背景,结合相关文献和实践经验,探讨DLG 数据入库问题及出现的原因,并提出技术优化建议。

2 DLG 数据入库问题研究

AutoCAD 作为一款较成熟的DLG 数据处理软件,在自然资源、交通、电力、不动产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本文以市场使用最为普遍的两种数据格式,即AutoCAD 中 的DWG 和Microsoft Access 中 的MDB[2],对DLG 数据入库问题进行研究,找出格式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提高DLG 数据入库速度,优化入库质量,增加数据可信性。现将DLG 数据转换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归为以下三类。

(1)要素图层归类差异

AutoCAD 数据在对要素进行图层归类时缺乏严谨性,如点要素“泉”“井”和面要素“池塘”“沟渠”在AutoCAD 中均属于水系要素(如图1 所示),这使得原本在GIS 数据中属于点要素的“井”或属于面要素的“池塘”,在转换过程中易归错图层,从而造成点要素信息缺失或面要素无法闭合的现象。

(2)属性信息不完善

转换后的数据在属性信息方面易出 现以下两种情况:①缺少要素成分,如GIS 数据库缺 少应该入库的元素(房屋等);②缺少要素属性值,如GIS 数据库中各要素属性值为空(高压电力线无高压伏数)[3]。由于不同属性道路间无明确的道路铺装地类界,致使两条不同的路在自动构面时被赋予同样属性,如图2所示。

图1 常规CAD图层划分模式

图2 不同道路之间无明确界限

(3)几何结构不完整

DLG 数据缺乏规范性,忽略了图形间的拓扑关系。以居民地为例,易出现房屋线划图线条重复、部分房屋边线不封闭问题,对数据质量、系统负荷量造成一定影响。地类界节点处存在悬挂现象如图3 所示,居民地未闭合如图4 所示。

图3 地类界节点处悬挂现象

图4 居民地未闭合

3 DLG 数据入库技术优化

DLG 数据整理中,已有的AutoCAD 数字地形图是以出图为目的,要想以CAD 数据为GIS 基础数据源,将CAD 数据规范化入库,需要满足以下要求:①注记标准化;②线性要素完整,避免悬挂;③对多边形进行封闭 ;④对水渠、道路等用线编辑的面要素进行处理;⑤对地理要素编码和属性赋值;⑥保证拓扑关系正确;⑦其他特殊情况处理等。

基于上述要求,可以从以下四个技术层面对要素进行处理。

(1)几何结构检查与处理

从几何结构入手,逐一检查各个图层,并针对每个图层特有的情况进行几何修整和几何实体规范,以避免线转面或其他步骤出现问题。大致包括各图层去除伪节点;水渠、陡坎、围墙等面状、现状地物各图层线相交检查、折返线检查、线悬挂检查及处理,以及居民地、水系要素面中未封闭面检查等。

(2)实体属性检查与处理

CAD 格式数据中,对于带状地物,比如河流、道路等要素,野外调绘并没有提供宽度,需要内业人员在图上量距,然后赋值。此外,园地等植被层也应按国家规定对“梨”“桃”等带有属性的园地进行赋值。 (3)图层检查与处理

图层检查主要指对不同要素在数据库中的位置进行检查,其中,注记在DLG 数据整理中出现错误最为频繁。如主要道路、次要道路等道路名称未被归到“道路注记”层等。此外,还应仔细检查是否存在未被归类的要素,核对完后,根据要求对其进行分层。

(4)其他细节检查与处理

这通常为最后一步,主要用来弥补之前未进行修改和忽略的地方。包括首曲线、计曲线等类似等高线和高程点的“ELEV”不能为空值,居民地、池塘中不能出现高程点等细节问题。

4 DLG 数据库前处理

DLG 数据入库前存在大量问题需要处理,要把控好数据处理时间。DLG 数据库前处理分为 :DLG 图形端、“桥梁”软件下、数据库端等三种数据格式入库技术。对这三种模式进行分析,以求找到最合适阶段进行数据库前处理。

(1)DLG 图形端的数据入库

在AutoCAD 中地面建筑物的图 形存在无法完全封闭等一系列问题。GIS 软件有图像编辑与处理功能,但这种功能无法和AutoCAD 相比。如果要提高Auto CAD 向GIS 进行数据转化时的速度与精度,必须从数据源头——AutoCAD 入手,对这些数字化图形进行编辑与修改[4]。基于DLG 图形端的入库是指对待入库数据在格式转换前进行数据加工和处理。数据入库技术原理如图5 所示。

图5 数据入库技术原理

AutoCAD 的数据编辑和修改比GIS 软件的编辑功能及精度更高,在CAD 数据转换前,首先要检查数据分层是否正确,保证各种地物放置在对应图层。其次,在检查处理图形数据时,要修改不符合GIS 拓扑结构的要素。基于DLG 图形端的入库优点是制图软件具有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便于数据的更新、修改,尤其是大批量的DLG 数据在图形编辑及修改时比较方便,且精度较高。

(2)“桥梁”软件的数据入库

基于“桥梁”软件的数据入库特点是大量加工处理的数据都放在其他各种软件中,要在GIS 软件平台完成。数据入库原理如图6 所示。

CAD 的数据直接转换成GIS 软件格式的数据,会造成数据信息丢失,因而在数据入库时,可选择Geoway 软件作为基础CAD 数据转入GIS 数据的“桥梁”软件,这样可解决数据信息丢失的现象,满足GIS 入库要求。基于其他各种软件的数据入库技术的优点是:国产GIS 平台管理功能强大,作业员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对图形编辑功能比较习惯,可以快速对数据进行编辑和处理,提高数据入库效率。但这种技术方法也存在一定缺点:①数据需要经过两次转换,涉及各种软件的符号库,存在数据容易丢失、符号错误等现象 ;②其他各种软件端二次开发强度较大;③存在图库分离现象。

图6 “桥梁”软件的数据入库原理

(3)数据库端的数据入库

基于数据库端的入库技术是大批量数据放入数据库端的GIS 软件中去完成。入库技术原理如图7 所示。

图7 数据入库的技术原理

数据入库中,CAD 数据转换入库(GIS)过程中的数据转换、数据处理,应该先在AutoCAD 中进行,以减少转换后的处理技术难度,再利用File Geodatabase 中图层数据及属性表的相互关系嵌入软件,提取对应信 息,生成点、线、面、注记四层Shapefile 文件。建立空数据库,将数据由DWG 格式转成Shapefile 格式,然后再将数据继续详细分层、检查处理,使数据达到入库标准规范[5]。数据入库流程如图8 所示。

图8 数据入库流程

基于数据库端的入库数据操作均基于GIS数据库,优点是多次转换过程中数据不会丢失。对入库数据,除要在技术层面加强规范外,理论层面也应加强研究。

① 回避风险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对于DLG 数据入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及措施方法。但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并未给出数据处理过程中避免此类问题发生的方法。对于内外业处理人员和质量检查人员来说,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比解决问题更具有实际意义。

② 主客观因素应“一视同仁”。国内学者在研究DLG 数据入库问题时,均选择把焦点聚集在“硬件”问题上,即只考虑问题存在的客观因素,如CAD 数据与GIS 的本质差异、每个软件不可避免的漏洞和缺点等,而忽略了外业调绘人员和内业处理人员的本身问题。因此,模式的选择更应基于实践,结合操作的难易程度、准确度进行判断。

此外,就DLG 数据入库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全要素数据入库的关键是CAD 数据标准化的整理,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很好的方法可以将未处理的CAD 数据直接转入数据库并满足生产要求。

5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信息系统建设愈加重要,而DLG 数据入库前质量则是保证平台数据可靠性与规范性的基础。研究发现,DLG 数据入库问题主要是由CAD 数据与GIS 数据侧重点不同造成的,因此,只有就数据格式转换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才能达到入库数据的规范要求。

猜你喜欢
入库图层要素
重磅!广东省“三旧”改造标图入库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食品品牌库入库企业信息公示②
中国食品品牌库入库企业信息公示①
为《飞舞的空竹龙》加动感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解密照片合成利器图层混合模式
也谈做人的要素
身临其境探究竟 主动思考完任务——《仓储与配送实务》入库作业之“入库订单处理”教学案例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用Photoshop图层技术制作精美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