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的技巧及创新教育思考

2020-05-18 02:39王海
语文教学之友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学技巧创新教育初中语文

摘要: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都发生了改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依然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这样很难保证初中语文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从教学实际出发,拟就初中语文教学的技巧及创新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技巧;创新教育;应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被应用,但是一些教师在具体应用时依然存在着诸多缺陷,这导致初中语文教学整体质量不高。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初中语文教学及创新教育工作成为当前语文教师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背景下,一些教师开始尝试应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一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理念以及语文科目的特殊性影响,并未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也就很难对初语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创新。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创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

基于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笔者认为,要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尤为重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动转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观念,要树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应保持平等的状态,教师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这样可以更好地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以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教师还应积极构建和谐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创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

(二)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创新环境

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创新环境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要想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创新环境,首先,教师应对课余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开展相应的语文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并在这一过程中将创新理念渗透其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辩论赛、诗词朗诵会等相关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积极参与,促使学生感悟语文学科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采取相应措施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在学生形成一定的创新认识后,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动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新型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对学生动手、动脑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保证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大胆的创新,最终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主要内容为回忆性散文、传记等,主要教学目标为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设备对课文内容进行展示,将学生带入到文章的特定环境中去,然后在教学实践这个环节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这样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积极的意义。

二、融入创新教育,摒弃传统方式

教育创新一直都是现代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但是现阶段由于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更多关注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要想解决这一问题,融入创新教育,摒弃传统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实现创新教育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及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其次,教师在运用新型教学方法以及创新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方式进行灵活调整,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创新教学过程中。

(二)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很多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已经掌握了较多的教学技巧,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语文知识积累方面,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关注不够。语文是具有较强人文性的一门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应通过深度挖掘文本中的人文内涵,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例如,在执教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乡愁》一文时,教师除了对诗歌这类文体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外,还应对文章中深刻的人文内涵进行挖掘,让学生了解余光中表达了个人的亲情之思,故乡之思,最后上升到家国之思。作者面对的乡愁是民族的乡愁,呈现了历史之痛。这样不但可以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相对单一的教学状态,而且学生在进行人文内涵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激发起自身的创新意识。

三、做好课前准备环节的创新工作

课前准备是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这一环节可以为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教育创新打下基础。在课前准备环节中,教师首先要对即将学习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阅读和分析,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其次,借助网络对与之相关的资料进行查阅,然后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此来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技巧进行选择,对板书形式进行创新,将一些新型的板书形式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这样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四、关注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注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举措。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點开展个性化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独特见解,并在其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阅读、写作等等)中的收获给予认可和鼓励,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为例,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很难对这类文言文理解透彻,但是如果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在这一环节教学结束的写作教学中,对于学生写作形式或者是个性化表达给予鼓励和认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创新教育成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希望广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育创新意识,将一些新型的教学技巧应用其中,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技巧及教育的创新,最终推动初中语文教育事业的长效发展。

作者简介:王海(1964—),男,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中心学校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技巧创新教育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