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人次HPV检测性别间基因型分布比较分析

2020-05-19 07:53商家炜李秋子方婉婷
中国疗养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危型年龄组亚型

商家炜 李秋子 方婉婷 明 健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为球形双链DNA病毒,具有宿主细胞特异性,依其致病的严重程度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1]。至今已经分离出120多种亚型[2],高危型感染与宫颈癌、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头颈部肿瘤等高度相关,低危型感染与尖锐湿疣、扁平疣、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流产等病变有关[3]。目前对同时期性别间HPV感染基因型别差异的比较分析较为鲜见,我们回顾分析了本地区421人次HPV23亚型感染状况,为临床防治相关疾病提供诊疗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来我院皮肤科门诊进行HPV检测的就诊者,所有就诊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实验方法 检测采用PCR体外扩增-DNA反向点杂交的芯片技术。严格依照说明书,将样品震荡离心后,进行PCR扩增和分子杂交,再孵育、显色,最后对结果进行判读。检测均符合质控要求。

1.2.2 取材 皮肤科医师采集男性肛周、尿道口处、冠状沟、包皮等处的分泌物以及组织标本和女性宫颈脱落细胞,采集后立即送检。女性就诊者采集前3 d内无性生活及阴道用药或冲洗治疗等情况并避开月经期。同次不同部位取材以阳性结果部位计入,最终只记录为1人次(本研究中未出现同一就诊者同次不同部位取材,检测结果阳性型别不一致的情况)。同一就诊者,不同时期来检,依据就诊者身份证号、姓名和年龄进行匹配和确认。

1.2.3 试剂 使用深圳亚能HPV基因分型(23型)检测试剂盒,可以检测HPV基因型中的17种高危型 别 (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和82) 和6种低危型别(6、11、42、43、81和83)。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组别间感染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HPV感染检出情况比较(表1) 共检测421人次,包括男155人次,女266人次,其中检出阳性248人次,总阳性检出率为58.91%。男性阳性检出率为17.34%,女性阳性检出率为41.57%,性别间检出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4.14,P<0.01。男性就诊者中阳性检出占男性的47.10%,女性就诊者中阳性检出占65.79%。

2.2 HPV感染检出亚型分布情况(表2) 23个HPV亚型均有检出,但男性中高危型33型未检出,女性中高危型82型未检出。男性和女性就诊者中均是低危型6型和高危型16型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占17.59%和10.67%。HPV阳性检出率最高的5个和最低的3个亚型分别为:6型,16型,11型,52型和81型;82型,45型和83型。

2.3 HPV单一亚型及多重感染分布情况(表3)单一亚型感染有119人次,占全部阳性样本的47.98%,其中单纯低危亚型感染55人次,占22.18%;单纯高危亚型感染64人次,占25.81%。全部就诊者中,单纯低危亚型多重感染最多为二重,单纯高危亚型多重感染最多为四重,高低危混合感染最多为十三重。感染亚型最多的男性为七重感染,女性为十三重感染,是1名16岁女性。男性单一亚型感染率为54.79%,多重感染率为45.21%。女性单一亚型感染率为45.14%,多重感染率为54.86%。性别间高危型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2,P=0.17。

2.4 年龄分布 本研究中收集的男性就诊者最小年龄18岁,最大68岁;女性就诊者最小年龄15岁,最大67岁。各年龄组别均有HPV阳性检出者,阳性者以21~30岁年龄组居多,年龄组别间HPV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HPV重复检测情况(表4) 此研究期间共确认重复检测47人次,占全部检测人次数的11.16%。男性就诊者中重复检测20人次,涉及9名就诊者,其中7名就诊者检测2次;2名就诊者检测3次;女性就诊者中重复检测27人次,涉及11名就诊者,其中6名就诊者检测2次,5名就诊者检测3次。同一就诊者多次HPV检测结果比较可以看出,有的就诊者呈持续未感染状态,有的由多重感染转至低重感染和未检出感染的状态,还有的由未感染或低重感染转至多重感染的状态。

表1 不同年龄HPV感染检出情况比较(n)

表2 HPV感染检出亚型分布情况

表3 HPV单一亚型及多重感染分布情况 单位:人次

表4 HPV重复检测情况 单位:人数

3 讨论

随着HPV筛查的普及和HPV疫苗的推广,女性对其主动检测的意识明显提高,研究中421人次HPV检测结果中男性155人次,女性266人次,总阳性检出率为58.91%,男性阳性检出率(17.34%)低于女性(41.57%)。但在病毒传播中起到“中介”作用的男性就诊率和重视程度令人堪忧,未就诊者中感染情况不容乐观[4],如果能对男性采取有效干预防治措施,会打破传播链条[5],对HPV感染起到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

宫颈癌是第二大最常见的女性癌症,是非洲和亚洲国家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报告了大约84.3%的宫颈癌[6],全球每年新增病例超过55万例,死亡约27万人[7-8]。众所周知,HPV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病毒,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这种病毒可以分为两个亚型,高风险和低风险亚型,高危HPV基因型已被报道为宫颈癌及其前驱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9]。在美国,每年有42 000人被诊断出由HPV引起的癌症[10]。由于早期发现高达90%的病例是可以治愈的,因此,早期诊断宫颈癌是很重要的[11]。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人群中HPV流行感染的亚型有着明显的区别。Park E等[12]对韩国4 081位HPV感染的女性调查中发现,HPV16、58、68和56亚型为最常见的基因型。Pacheco-Domínguez R L等[13]对墨西哥城未接种疫苗的257名9~14岁男孩的检测中发现,HPV18和6亚型检出率最高。张春玲等[14]对天津地区女性调查发现HPV型别感染较高的是58、52和16型。李水凤等[15]对广州地区的调研发现HPV感染亚型以6、11、16、52、58和51居多,与本研究结果HPV阳性检出率前5位亚型分别为:6型,16型,11型,52型和81型较为相似。

感染亚型最多的是1名16岁女性,为十三重感染。就诊者中最小年龄15岁,最大68岁,各年龄组别间HPV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反映了两方面问题:首先低年龄人群,一方面对开放性行为过于容忍和接纳,另一方面是性教育的严重缺失和落后的封闭。其次随着思想意识的改变,社会经济水平和身体素质的改善,高年龄人群也进入HPV感染上升期。以经性传播为主的病毒感染,不只是侵袭性活跃人群,而是向全人群播散。这不单纯是HPV感染引发的医疗问题,而是各种病毒借此媒介向更多健康人群传播,最终造成全社会医疗负担。

综上所述,本研究比对了同时期就诊的男女HPV检测情况,感染主要以低危型6型和高危型16型为主,阳性者以21~30岁年龄组居多,女性就诊者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HPV感染情况不同地区存在各种差异,这可能与受教育的程度、卫生经济状况、就诊的便利性和可及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开放接纳程度有差别导致的。此次研究填补了辽沈地区同时期男女HPV检测比对情况分析的空白,为了解本地区感染情况提供科学根据,为临床防治提供诊疗依据。

猜你喜欢
危型年龄组亚型
高危型HPV筛查与TCT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12—2018年长春市手足口病非肠道病毒A组71型肠道病毒V P1基因特征分析
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亚型的研究及临床分析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Acknowledgment to reviewers—Nov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高原地区73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鄂尔多斯地区2005-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年龄性别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2005年与2010年黑龙江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