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游戏分享,助推幼儿叙事表达

2020-05-19 15:20殷秀兰陈洁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建构区域

殷秀兰 陈洁

叙事表达是指把事情发生、发展、变化讲出来,说清楚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说明白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语言领域目标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正是对幼儿叙事表达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工作”,区域游戏分享为幼儿提供了叙事表达的最佳语境。通过教师和幼儿、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幼儿讲述、交流、讨论自己或他人游戏的设想和回忆,在讲清楚自己的游戏、听得懂他人的游戏中,提升叙事表达能力。

一、区域游戏分享的现状

随着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推进,幼儿集体教学活动减少,区域游戏后的分享谈话活动逐渐被重视。但是幼儿在实践分享中的叙事表达还存在一些问题:看似热闹的游戏分享,其实是教师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幼儿,被动地回应教师的问题不敢说;分享时,常常是幼儿围坐在教师身旁,两手空空地“高谈阔论”,抽象化的讲述违背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分享形式单一导致幼儿不想说;分享更多关注游戏后的,缺少游戏前、游戏中的分享,游戏分享内容不豐富导致幼儿不喜欢说。

二、实践区域游戏分享,助推幼儿叙事表达能力生长

《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师在解读区域游戏分享内涵的基础上,给幼儿提供适时支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

1.建构有情感的区域游戏分享,激发幼儿叙事热情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存在的态度,反映着人的主观需求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教师信任鼓励的态度是幼儿敢于叙事表达的前提,支持幼儿获得成功的游戏体验,增强幼儿叙事表达的勇气,二者完美契合,推动了幼儿大胆讲述的热情。

(1)信任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叙事表达环境

幼儿有一百种语言,有出人意料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因此,教师要放下自认为完美的计划,走出预设好的框架,信任、尊重幼儿,营造自由、宽松的区域游戏分享氛围,给每一位幼儿说话的权利,鼓励他们积极表达,敢于去说自己的“故事”,特别要关注不善表达的幼儿。

美工区“蔬菜”制作活动分享时,优优一直低着头,原来她涂色完成了一颗紫色的菜。在其他幼儿分享后,教师说:“我画了一串紫色的葡萄,优优画了一颗紫色的菜,只有我俩用了同样的颜色呢。”教师用这种方式鼓励优优大胆分享:“妈妈给我做了凉拌紫甘蓝,紫甘蓝颜色很漂亮,味道也很好。”

区域游戏分享时,如果教师都能仔细观察,走进幼儿的世界,会发现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想法。在宽松的氛围下,不愿表达的幼儿也愿意大胆去说。

(2)追随幼儿,支持获得成功的游戏体验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幼儿利用喜欢的材料进行不同的游戏,在游戏中获得快乐、成功的体验,能有效增强幼儿叙事表达的信心。

小班的理发店提供了吹风机、水池、镜子、各种头饰等,但最近这一区域几乎无人问津,更谈不上有谁来分享理发店游戏了。通过谈话得知,幼儿想在这里开蛋糕店。于是,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投放了超轻黏土、手工纸、礼品盒等材料,新开张的蛋糕店成了最受欢迎的区角。游戏分享时,幼儿争先恐后地分享着自制的各式蛋糕。

游戏区域的设置、游戏材料的提供,需要遵循幼儿的意愿,让幼儿在愉悦、自主的游戏中获得积极体验,生发叙事表达的动力。

2.建构有场景的区域游戏分享,丰富幼儿叙事内容

游戏是幼儿自己的亲身经历,一定有内容想说。但幼儿思维有具体形象的特点,他们的叙事表达常会有遗漏或中断的现象,需要依靠实际的场景。于是,教师适时采用了不同的分享形式。“小组分享”是同一区域游戏的幼儿围绕自己的游戏内容展开讨论,他们讨论的话题是围绕某一个游戏中自己经历的、熟悉的事情,幼儿能说清楚发生的时间、地点、前后顺序等。“现场分享”是幼儿来到实际的游戏场地,分享自己游戏中的材料使用、经历、成果等。直观的现场帮助幼儿回忆游戏过程,使游戏表达连贯和完整。同时,聆听者通过听觉、视觉多渠道感知游戏,实现分享和聆听的完美契合。

芯雨给娃娃家里的宝宝做了蛋糕,但和娃娃家里的妈妈为“先给宝宝喂奶粉还是先给宝宝喂蛋糕”这一问题发生了冲突,引发娃娃家里几个同伴的讨论。乐乐说:“娃娃家的宝宝刚睡醒,想喝奶。我已经把奶粉冲好正准备喂,但是芯雨要来给宝宝喂蛋糕。”在乐乐的解释下,最终他们决定先喂宝宝喝奶,然后再吃蛋糕。有了小组现场分享的经验,集体分享时,芯雨娓娓道来,说清楚了游戏中的矛盾冲突。

“小组分享”和“现场分享”为集体分享奠定了基础,集体分享让幼儿叙事表达有了更强的仪式感。不同形式的分享让分享者想说,让聆听者愿意听。

3.建构有信息的区域游戏分享,完善幼儿叙事结构

区域游戏分享不仅仅有游戏后的“分享说”,还包括游戏前的“计划说”、游戏中的“过程说”,游戏前、中、后的系列分享,让幼儿学会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后说什么,还知道什么时候说、说什么、怎么说,使区域游戏全过程都成为幼儿叙事表达的机会,幼儿在这样的表达中不断提升能力,获得自信。

(1)结构问题,支持幼儿游戏前的“计划说”

游戏前,教师通过“你想玩什么游戏?在哪里玩?要用哪些材料玩?和谁一起玩?怎么分工?”等问题,引导幼儿说说今天的游戏计划。这样的“计划说”是有内容的,幼儿带着明确的目的知道要表达什么,在激烈地分享中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游戏计划,为更好地开展游戏奠定良好基础;这样的“计划说”是有结构的,幼儿清晰叙事的流程表达,每个幼儿都乐意在游戏前分享自己的计划。

(2)观察解读,鼓励幼儿游戏中的“过程说”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游戏行为,解读幼儿游戏行为背后的原因,适时介入,引导幼儿探讨游戏中的问题、分享游戏中的经验,获得游戏中的成功体验。游戏中的同伴分享,在提升游戏水平的同时发展幼儿叙事表达能力。

益智区的三位幼儿在探索新玩具“积木迷宫”的玩法,轩轩建构玻璃球从高处自主穿过重重隧道顺利到达地面的迷宫建筑,而天天和梓恒多次尝试也没有成功,有点气馁了。此时,教师介入:“轩轩,你可以和我们分享你的搭建方法吗?”轩轩在分享成功的方法时,天天和梓恒非常专注地听。后来,他们不仅成功搭建了迷宫隧道,在相互讨论中还建构出不同玩法的迷宫隧道。

(3)提供支架,引发游戏后的“细节说”

幼儿在分享游戏时,往往因为遗忘细节而终止讲述。此时,教师可及时辅以照片、视频的方式呈现,帮助幼儿记录细节,帮助幼儿完整的说。

游戏后的集体分享,敬民分享了他在建构区的游戏:“我在建构区和炫霖搭建了一座城堡,有大炮、坦克、国王宝座,还有什么呢?”凭借记忆和想象,使中班的敬民无法描述游戏中的细节。教师及时提供他们的游戏照片,帮助敬民回忆:“大炮有很多,都是长方形积木做的;国王的宝座有一面像城墙一样的靠背,给国王倚在上面,宝座的下面是用四层积木搭成,很高,下面的大臣见了我都要跪下来……”孩子们纷纷为敬民的智慧喝彩。

教师在区域游戏中观察解读幼儿行为,在游戏分享中研究分享的策略,营造宽松的分享环境、重组分享形式、创生分享过程,建构“有情感、有场景、有信息”的区域游戏分享,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讲述自己经历的“故事”,体验成功表达的喜悦,实现幼儿游戏分享中的“敢说、想说、喜欢说”,激发叙事兴趣,丰富叙事内容,完善叙事结构,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提升幼儿叙事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建构区域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分割区域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擦桌子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