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录电影”观念中叙事结构的戏剧性分析

2020-05-19 08:40曲蕾陈鹏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3期
关键词:故事化新纪录叙事结构

曲蕾 陈鹏

【摘要】自影像诞生以来,电影工作者便围绕着“真实”与“虚构”两个方向进行创作。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在法国巴黎卡布辛大街地下的咖啡馆里公开售票放映,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的诞生,同时标志着放映术的完成。自此开启了以“真实”为目的的纪录性质影片的创作历史,纪录电影也注定了未来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的态势。自新纪录电影诞生以来,凭借其戏剧性的叙事结构收获了无数的观众和票房,自此纪录电影以一种一往无前的姿态,一路高歌,留下了无数优秀的纪录电影。

【关键词】新纪录;戏剧性;叙事结构;故事化

【项目来源】潍坊理工学院校级科研课题,项目编号:KY-X201914,项目名称:“新纪录电影”观念对当代纪录片创作的影响研究

在纪录片的发展历史中,纪录电影完成了以下的三级跳跃:市井杂耍----卢米埃尔、艺术媒介----弗拉哈迪、宣传手段----格里尔逊。在这个过程中,纪录电影从不为人知到人尽皆知,大大的提高了纪录电影的知名度。纪录电影从卢米埃尔的简单的记录到弗拉哈迪的复制与搬演,再到格里尔逊的宣传式纪录片,让纪录片承担起社会责任,成为政府宣传的主要阵地,并形成了纪录片的基本模式:格里尔逊式。格里尔逊式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成为纪录片创作的基本规范。中国后来的很多影片一直沿用着格里尔逊的模式进行纪录片创作,例如80年代的《话说长江》等节目。但在这段时间中纪录片一直是以一种小众的状态存在,并没有在影视大环境中产生影响。纪录片的转折是从2012年开始的,从2012年到现在纪录片的形式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其纪录片的环境今非昔比。在2012年以前,纪录片还是处在一个相对小众的很少被关注的状态,即便有一些纪录片在业内取得了非常好的口碑,但是在出了纪录片的圈子之外,普通观众熟知这部片子的人并不多,整个纪录片的整个的生存环境还是比较艰难的,在这个阵地上只有少数的坚守理想且耐得住寂寞的导演在从事这个工作。纪录片导演要想取得一个非常好的收益,在这之前基本上看不太到。但是就在2012年,纪录片市场开始变化。比如说2012年5月中央赵青导演推出了《舌尖上的中国》,以这部片子为转折点,纪录片也迎来了新的生命。其纪录片本身的性质并没有发生转变,但是纪录片的叙事手法不再沿用格里尔逊式的画面加解说词的方式,转用了新纪录电影的戏剧性叙事的手法,将一个个的故事杂糅进纪录片中,使枯燥的纪录片展现出了生机与生命活力。

1. 戏剧化情节与故事化叙事

自新纪录电影诞生以来,戏剧化情节与故事化叙事一直是围绕纪录片本身展开的热门话题。“纪录片故事化叙事,即在真实记录的前提下,借用电影故事片、电视剧创作中的一些故事化、娱乐化艺术元素,使我们叙述的真实故事对观众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是赵伯平在《对纪录片真实性与主观表现的思考》一文中对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做出的解释。新纪录元素加入到纪录片中之后,纪录片的形式其实就有一个非常非常好变化,借此足以看出戏剧化情节和故事化叙事更加吸引观众。2015年开始,肖涵和梁军健导演的这个《喜马拉雅天梯》作为一部纪录片进入了院线正式播放,而且取得了上千万的这种票房成績。之后萧寒导演又拍摄了《我在故宫修文物》、范俭导演的《摇摇晃晃的人间》、2017年张杨导演的《冈仁波齐》等在影院上映,票房甚至超过了绝大部分的同期上演的中国的这个故事片。纪录片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凭借自己的力量使自己的观众市场迎来了春天。

1.1 戏剧化情节

新纪录电影看似将纪录片与故事片的叙事手法糅合在一起,但是新纪录电影并没有舍弃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他们所谓的讲故事,是站在真实纪录的基础之上,用故事片的手法,将其中的故事加入戏剧性色彩娓娓道来。使原本平淡无奇、索然无味的故事看上去更加具有可看性,增加了故事性张力以及矛盾的爆发力。借鉴故事片的创作理念与拍摄手法,努力寻找感情线,为主人公清晰原本已经有的戏剧性剧情,增加纪录电影中的故事性张力。

在徐童导演的影片《算命》中,主人公厉百程是一位残疾人,他的职业是算卦。每天来算卦的人也络绎不绝,不乏背后有丰富故事的问卦者。其中有一位问卦者的名字叫唐小燕,她是在《算命》中出现的第一位客人,也是贯穿始终的角色。她将人生中的不顺诉诸于问卦,祈求神灵保佑,未来心想事成。由于“孤单命”的魔咒,厉百程为唐小燕改了名字。为了让改名字这件事更有仪式感,导演和唐小燕一起设计了一出戏剧化的情节,带有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的“缝肚脐”,让柔和的灯光与舒畅的音乐共同营造出浪漫的气氛,又让锋利的缝衣针穿过细嫩的肚脐展现出犀利的痛楚。浪漫与犀利结合,产生巨大的反差。如此戏剧化情节的布置,让影片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可观赏性。

1.2 故事化叙事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亲历着不同的故事,见证着不同的故事。我们走进电影院,也是希望影片能够带给我们全新的故事,让我们通过电影这样的窗口,去认识到大千世界。故事片如此,纪录片亦如此。平淡无奇的流水账并不能称为真正的纪录片,充其量能称为是一段影像,类似卢米埃尔兄弟的系列影片。而新纪录要求的是在真实的前提前,运用故事化手法进行叙事,以此使纪录片更具生命力。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分为非常多个板块,而每一个板块在介绍美食的过程中都会为观众讲述一个故事,甚至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将美食展现出来。《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背后的多个故事,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2. 戏剧化悬念与冲突性设置

在影视作品中,最受观众喜爱的应属故事片。特别是在新纪录电影出现之前,观众茶余饭后坐在电视机前或走进电影院都是为了看到故事片。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故事片有着跌宕起伏的剧情、吸引观众注意的悬念以及爆发矛盾的冲突。观众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生活或是看到接触不到的人生。借此来充实自己的阅历,丰富自己的想法。随着新纪录电影的不断发展,戏剧化悬念与冲突性设置的常态化,纪录片也渐渐成为人们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的重要的类别。“电影大师罗伯特雷德福认为,纪录片的崛起是因为他们本身变得更具可看性。”

2.1 戏剧化悬念

纪录片不是流水账,是对生活富有创造性的处理,是对现实更加客观地纪录,甚至是生活哲学的一面镜子。为了能够增加可看性,适当设置戏剧化悬念尤为重要。悬念是一种能够引起观众心理活动的重要的艺术手法,在影片中设置悬念,能够吸引观众带着问题观看下去,并且以期能够在影片中找到相应的答案。观众进行不断地思考或者反思,甚至会为影片的发展走向进行设想。如此一来,观众不但不会感到枯燥,反而会为影片中主人公的命运祈祷或者感叹。

2.2 冲突性设置

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影视作品中,冲突都是创作者的叙事法宝之一。合理发现和设置冲突,并将冲突性按照纪实的手法拍摄出来,能够使作品更好的开展,也更具趣味性。冲突能够促进故事发展,推动故事进入高潮,随着冲突和矛盾的发展,故事进入高潮。同时随着冲突和矛盾的解决,故事进入尾声。在新纪录电影中,冲突性设置是一个很好的看点,甚至整部影片都是围绕冲突和矛盾展开的。

在范俭导演的《摇摇晃晃的人间》中,诗人余秀华是一位颇具才华的诗人。她浪漫、热情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作了无数美好的诗篇。但是与之矛盾的是,她没有健康的体魄,也没有让她幸福的家庭。她每天都生活在与现实的斗争、与病痛的抗争、与丈夫的矛盾中。在这其中最大的冲突就是余秀华与丈夫之间的矛盾,他们并不是因为爱情而结合,他们之间有的只是取长补短,相互利用。随着矛盾的升级、发展、爆发,最终两人离婚,各自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道上,影片结束。冲突性设置贯穿整部影片,观众在一个个冲突中不断地认识主人公,甚至通过这些冲突做到换位思考,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

3. 结构完整化与虚拟性再现

3.1 结构完整化

在影视作品中,完整的结构是作品创作的前提。但是在纪录片中,拍摄是有非常多不确定性因素存在的。由于拍摄周期长、拍摄内容的不确定、拍摄人物自身的变化等,纪录片很容易陷入一种不完整的境地中。在新纪录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十分注重结构的完整化。这体现在前期的策划、解说词架构整个故事等,使纪录片拍摄能够根据前期策划顺利的拍摄下去,让整个纪录片有一个完整的框架,诉说一个完整的故事。

3.2 虚拟性再现

“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是纪录片生存的根本,也是纪录片生长的营养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大程度的还原真实,人们不再拘泥于一种制作手法,纪录片的制作手法也不断地多元化。随着电子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还原过去发生的故事,纪录电影在创作过程中开始使用数字影像修复、虚拟影像生成等各种数字技术手段,虚拟技术为纪录电影的创作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在许多历史记录性质的纪录片中,纪录电影充分运用虚拟性再现制作了大量优秀的纪录片。例如我国在近年来制作的两部大型历史纪录片《圆明园》和《故宫》中,分别运用数字影像修复技术、虚拟映像生成等各种数字技术使观众达到身临其境般的视听效果,更好的还原了历史上发生历史事件,为观众营造出了生动的形象逼真的仿真世界。虚拟性再现使大量已经不复存在的历史建筑、历史事件等通过历史的记载,运用数字技术将它们重现出来,为事件叙述的完整性建设添砖加瓦,极大的增强了纪录电影艺术性的戏剧美感。

新纪录电影中的新,主要是体现在纪录电影中的戏剧性结构中。通过与故事片与结合杂糅,取故事片之创作手段,结合纪录片的真实性理念,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创作原则。直面传统,勇于創新。新纪录电影将在纪录片领域中披荆斩棘,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赵伯平.对纪录片真实性与主观表现的思考[J].电视研究,2008(10):67.

[2] 熊禄中.电视纪录片悬念与冲突的意识建构[J].新闻窗,2013(03):42.

作者简介:曲蕾(1993—),女,汉族,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广播电视。陈鹏(1992—),男,汉族,山东潍坊人,本科,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故事化新纪录叙事结构
太挤了
湖北神农架发现白眉林鸲
湖北神农架发现淡绿鵙鹛
孪生素数新纪录
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叙事模式研究
陕西老字号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论新闻故事探析和艺术化风格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电影《明日边缘》叙事动力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