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生产气象要素分析及气象灾害防御策略

2020-05-19 09:48石鹏飞
乡村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防御气象要素气象灾害

石鹏飞

[摘 要]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茶叶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气象因素对茶叶生产影响巨大。基于此,本文分析茶叶生产气象要素,从多个方面分析主要的气象灾害因素及相应的防御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茶叶生产;气象要素;气象灾害;防御

[中图分类号] S571.1;S161;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7-122-2

茶叶是亚热带常绿作物,其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适合在四季如春且多雨的地方生长,如可在沿海城市或者亚热带温湿气候区进行种植。

1 茶叶生产气象要素

1.1 气温需求

茶叶属亚热带耐阴性多年生植物,喜温喜湿,要求年平均气温、生产期间月平均气温均在15 ℃以上。3月上旬连续≥3 d日平均气温≥10 ℃时,茶芽萌动生长、鱼叶迅速展开;气温稳定在10 ℃以上时,茶芽、叶片生长加快,并抽出新梢;15~20 ℃时新梢生长较快;20~30 ℃时茶树生长最旺盛,但易老化;最高温度在35 ℃以上时,茶树生长停止;秋冬季气温下降到10 ℃以下时,茶树停止生长,进入休眠;茶叶生存的最低下限温度因品种差异而不同,为-12~-8 ℃[1]。

温度是影响茶叶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茶树品种的导致成熟时间不同,但一般茶树的生育期在3—10月。在茶树生长过程中,温度过高时,茶叶内氮等物质的储存效率会降低,导致光合作用效率降低,甚至会导致茶叶被烧焦;温度过低时,会导致茶叶长时间处于休眠状态,使得茶叶生长停滞不前。因此,要重视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以保证茶树可以茁壮生长。

1.2 水分因素

空气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与茶树新陳代谢息息相关,会影响茶树有机物的产生与积累,进而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由此可见,水分对于茶树是必不可少的生长因子。当茶树生长于土壤水分含量充足且空气相对湿度较高的地方时,生产的茶叶又肥又嫩,且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茶叶品质和产量较高;当茶树生长于土壤水分含量少且空气相对湿度较低的地方时,会导致生产的茶叶叶片粗大,降低茶叶产量,茶叶的口感自然不佳。茶树在生长季消耗的水分多,在休眠期消耗的水分少。茶叶生产中要求年降雨量在1 500 mm左右,月降雨量在100 mm以上;灌溉条件好的茶园,年降雨量在1 000 mm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为宜,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

1.3 光照条件

光对茶树生长、茶叶质量有较大的影响,红光、黄光易被茶树吸收利用。茶树耐阴,但不同种类与不同生长阶段的茶树对于光照有不同的要求,如茶树萌芽与幼年期耐阴能力强于成熟期,绿茶更适合在光照强度弱的环境中生长,而红茶则需要适当提升光照强度。茶树有机体中90%~95%的干物质是靠光合作用合成的,而光照强度影响茶树光合作用。光照强度较强时,日照量大,红橙光多,会抑制碳素代谢、含氨化合物的形成和积累,增加纤维素,茶叶出现老化现象,降低茶叶品质;光照强度弱时,漫射光增多,蓝紫光丰富,有利于含氮化合物的合成,可提高茶叶品质。因此,选择合适的光照条件对茶叶生产尤为重要。

2 茶叶生产常见气象灾害

2.1 冻害

茶树冻害是指茶树在越冬期间遇到0 ℃以下低温,造成茶树冰冻受害。茶树易受冻的部位是当年生长的枝条、花芽、幼果、根茎等。其中,茶树根颈受伤,常引起茶树势衰弱或整株死亡。按不同的受害成因,茶树冻害可分为冰雪冻、风冻和霜冻。按发生时期,霜冻可分为早霜冻和晚霜冻。早霜冻多发生在秋末,晚霜冻多出现在3—4月。对名优茶影响最大的是晚霜冻(也就是常说的“倒春寒”),轻则造成芽叶叶尖变红,重则造成成片芽叶焦枯,严重影响名优茶的产量和质量。

2.2 干旱

顾名思义,干旱会导致茶树生长期得不到充足的水分供应,影响茶树生长。干旱通常分为春旱、夏旱、秋冬旱3种,以春旱和夏旱对茶叶生产影响较大。春季正是茶叶生长时期,此时出现干旱,会对茶叶萌芽造成不利影响;夏季气温高,土面和叶面蒸发量大,使得茶树得不到充足的水分供应而出现枯萎现象,导致茶叶的产量和品种大幅度降低,可见夏旱影响极大。

2.3 高温热

由于大气环流及全球变暖等气候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温热害成为影响茶叶生产的主要危害之一,极大地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在大多数地区,夏季如果温度超过35 ℃,许多茶树会停止生长,光合作用效率大大降低。如果温度超过40 ℃,叶绿素会被破坏,导致光合作用停止,使得茶叶内有机质含量大大降低,使得许多茶树出现枯黄现象而导致叶片脱落,茶叶的品质和产量自然会降低。

2.4 冰雹

冰雹具有频率不高、范围不广、时间短暂等特点,但是其造成的危害却是不容忽视的。一旦出现冰雹,茶树的树枝会被折断,甚至鲜嫩或者较老的茶叶直接脱落,使得茶树生长遭受影响,导致茶树产量及品质下降。

3 茶叶生产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3.1 冻寒防御措施

首先,可以选择耐寒品种,如具有肥厚的角质层的茶叶品种。其次,在海拔较高的地方种植茶树,尽量避免种植在坑洼处;对于容易积水的茶园,清理茶园排水沟,使融化的积雪能顺利流出茶园,以避免土壤积冰损伤根系。再次,对于苗圃、幼龄茶园和经济效益较好的茶园,如果条件允许,在茶树蓬面上遮阳网或地膜、茶园里铺草等[2]。最后,在秋末进行秋耕,并且施肥,增强茶树生理机能,或者在冬季来临之前进行涂白,时常进行翻土,提高土壤温度。

3.2 干旱防御措施

首先,保护好茶园生态环境,在茶园及周边适当种植防护林,在主干道的两旁种植遮阴树,既可保护茶树,又的改善环境条件,提高抗旱能力。其次,选用抗旱性强的品种,一般小叶品种较大叶品种抗旱性强。再次,在茶行两侧铺草10~12 cm厚,上压碎土,就地取材,铺草应在旱季到来之前的雨后结合中耕除草进行[3]。最后,如果干旱时期较长,应实施人工灌溉。但灌溉要合理,应根据气候、土壤、树龄等情况决定灌溉时间、次数及灌溉量。高温热害的防御措施基本与干旱防御措施相同,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发生高温热害,灌溉应更频繁。

3.3 冰雹防御措施

首先,要做到及时接收气象局的信息,掌握冰雹灾害的来临日期及具体地点,采取人工消雹方式,如催化法和爆炸法,使云中的大冰雹变成小冰雹或雨滴下降,减少结为大冰雹的数量,减少其对茶叶的危害。其次,设立防雹网,同时起到遮阴作用。最后,一旦发生冰雹灾害,需采取补救措施,如将损伤部分剪去,结合肥培管理,促使新梢早发;翻土追肥,尽快恢复树势;及时喷药,保护树体,尽可能降低损失,提高茶叶产量。

4 结语

通过对茶叶生产的主要气象因素及气象灾害进行分析,提出了茶叶生产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可为茶农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提高茶叶的产量及品质。

参考文献

[1]陈一万.茶叶生产气象要素分析及气象灾害预防策略[J].科学技术创新,2018(30):57-58.

[2]章卫华,黄少山,王旋,等.东至茶叶生产气象要素分析及气象灾害防御[J].科技经济导刊,2019(30):98-99.

[3]林江.茶叶生产气象要素分析及气象灾害防御[J].农业与技术,2017(11):124-125.

猜你喜欢
防御气象要素气象灾害
茶叶生产气象要素和气象保障服务
探测环境变化对临沭站气象要素的影响
数据挖掘在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中的应用
喀什地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广东省气象灾害对冬种辣椒生产的影响
论校园无线局域网的攻击与防御
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农田蒸散研究
刍议新局势下计算机病毒防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