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觉”字立骨的教学设计

2020-05-19 15:17吴云辉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定风波人生态度东坡

吴云辉

【教学设想】

从诗文内容看,《定风波》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作者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的第三年,苏轼到城东南30公里的沙湖准备买田终老,途中遇雨,苏轼以此生活小事,彻悟世事,表达出旷达、坦荡、乐观、随性、洒脱、通达的生命认识和醒觉。

从单元编排看,《定风波》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2课《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二首。这个单元学习宋词,提示“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是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同时,《定风波》作为承载了作者深刻思想、感情乃至人生智慧和体悟的经典文化作品,更应以历史的视角、时代的观念去审视其思想内容,体味丰富意蕴,理解作者的情感,并引发对自身生命价值、意义、态度的认识和感悟。

高一的学生,对苏轼其人有一定的了解,但多停留在其是一名豪放派词人、是著名的文学家、一生经历许多贬谪、诗文成就很大等等直观层面的认识上,对于苏轼面对生命的挫折与打击时持有的思想观念尤其是生命态度感悟了解不多。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定风波》时,有一定的新鲜感和探索欲。

基于此,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或者说引导学生对生命态度的认识才是此篇《定风波》教学的关键。

明确了教学方向,也就明确了“教什么”和“为什么教”。剩下的就是“怎么教”的问题,换句话说,选择一个适切的教点,让它成为解读文本的最优着力点、调动思维的最佳兴奋点就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

本人最终确认“觉”这一角度和话题作为教学切入点。作者在小序中说同行皆狼狈,自己却“独不觉”,其实作者并非真“不觉”。事实上,作者既能“觉察”到外在的风雨,更能“觉悟”到人生的态度,还能让读者“发觉”文本所体现出来的人生态度与人生智慧。一个“觉”字,统贯全篇,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全身皆动。

因此,本教学设计以“觉”立骨,由苏轼的“余独不觉”一句中的“不觉”切入,探讨东坡表面的“不觉”与事实的“觉”,并由此深化,支撑起学生对东坡的生命智慧及其当代意义的整体“觉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诵读,感受词作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2.有深度探索,体悟作者的生命认识,欣赏作者旷达、乐观、坦荡、洒脱的生命状态之美。

3.有理性表达,传达个体自身对文本艺术和作者思想的认识与体察。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对自然之道与生活之理的体察和认识。

2.体会作者面对挫折时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状态的选择与觉悟。

【教学难点】

1.“风雨”“晴”意义的多维度解读。

2.“一蓑烟雨任平生”与“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层意蕴。

3.学生对新时代生命存在状态和生命价值的讨论与体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设问引题

一位记者曾经采访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最后一个问题是:“在中国文化史上,您最喜欢哪一位文学家?”余秋雨的回答是:“苏东坡。”

苏东坡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余秋雨先生究竟喜欢他什么呢?

二、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全班齐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受文本的音乐性和声律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清楚上下两阕哪里写的是雨中的东坡,哪里写的是雨后的东坡,并对文本形式和情理表达有整体感知。

三、深入文本,对话研讨——东坡“觉”人生

(一)小序入题,以“觉”设疑

问题:小序中,去掉“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照样完整地表达了一件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那么,这些话不去掉的理由,你认为是什么?

【设计意图】设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东坡的行为并探讨行为背后的心理。

(二)雨中东坡,“觉”到什么?

1.雨中,东坡真的“无觉”吗?作者“觉”到这是一场怎样的雨?

2.雨中,同行皆狼狈,作者却说“余独不觉”,那么——

雨中的东坡,有怎样的行为?

雨中的东坡,有怎样的装扮?

雨中的东坡,有怎样的态度?

雨中的东坡,有怎样的觉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客观场景的实情、实境并引发疑问,以此为原点探寻东坡“正话反说”的内心世界。连续而有梯度地设问,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

(三)雨后东坡,又有何“觉”?

1.雨后的东坡,从外在的感官角度,又“觉”到了什么?

2.按常理来说,感觉冷,希望阳光来照耀。但作者不说自己“盼望”阳光,却说阳光自己来“迎”。作者为什么用“迎”?

作者要借此告诉我们,他“觉悟”到了什么自然之道或者人生之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重要字词的表达深意:一“盼”一“迎”,表面上是一主动与一被动的区别,其实质是作者在经风历雨中的心态差异和对生命遭遇认识的不同。

3.风雨停歇,太阳复出,的确可以说无风雨。但作者为什么说“也无晴”呢?

【设计意图】此处关键在于对“无”的理解。“无”在此处并非“没有”之意,而是作“无论”解。无论是风雨,还是晴空,作者都觉得无所谓了,体现的是作者苏轼的一种人生态度。此一问只作一过渡,为下一问铺垫。

4.阳光取代了风雨,温暖取代了寒冷,作者高兴吗?作者“觉悟”到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

补充小故事——《人生咸淡兩由之》: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因战事而滞留宁波七塔寺。老友夏丐尊来拜访他,看到弘一法师吃饭时只有一盘咸菜。夏丐尊不忍问:“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回答道。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丐尊又问他:“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平淡的白开水?”弘一大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设计意图】补充弘一法师的故事,丰富教学内容,阔大学生视界。以弘一法师的人生态度与苏东坡的人生态度相映衬。

四、拓展文本,激发讨论——我们“觉”东坡

(一)看东坡的风雨人生,“觉”东坡的生命智慧

1.给学生展示苏东坡被贬黄州及其之前的生活经历:

1037年,生于四川眉山。

1056年,进京赶考。

1057年到1069年,任職史馆,其间经历母亲、妻子、父亲丧事。

1071年,因上书反对变法,外放杭州任通判。

1074年,改任密州。

1076年,改任徐州。

1079年,改任湖州。其间历“乌台诗案”,以“文字毁谤君相”罪名下狱,几濒临砍头境地。

1080年出狱,贬黄州,任团练副使(闲散不管事的官职,宋朝常用以安置贬降官员),《定风波》即为此时所作。

【设计意图】以大事年表的形式,展示东坡到黄州之前的人生经历,增进学生对东坡淡然、豁达、通透的生命智慧的理解,体会其生命智慧的难能可贵。也为后面进一步理解苏东坡人生观、得失观伏笔。

2.生活小事件,人生大文章。路上遇雨这一小事,作者却作出大文章。由此可以知道,此处的风雨与天晴,显然不只是自然界的风雨和天晴,那么,“风雨”与“天晴”还可以有怎样的解读?

3.想象:如果苏东坡再被贬或者被复职起用,你“觉得”苏东坡会用怎样的心态对待?(同时,给学生展示苏东坡离开黄州到其去世的生活经历)

1084年,由黄州改任汝州,其间幼儿不幸夭折;后改任常州。

1085年,主管登州。后被召回朝。但因上书反对司马光废除全部新法,遭排挤。

1089年,自求外调杭州。

1091年,改任颍州。

1092年,改任扬州。

1093年,改调定州。

1094年,再贬惠州。

1097年,贬到儋州(在今海南岛)。海南之荒蛮,让苏轼有死在海南之心理准备,曾写道:“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

1101年遇赦,北返,途中死于常州。享年65岁。

讨论之后补充:展示苏东坡被贬惠州和被贬儋州时写的诗句,增进学生对苏东坡人生态度的理解和“觉悟”: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食荔枝》)

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设计意图】展示苏东坡后半部分的人生,就是让学生了解东坡风雨弥途的人生状况和坎坷艰难的人生历程。最终“觉悟”苏轼的生命智慧:失意时,不慌乱,不急躁,不悲观,不绝望,不刻板,不强求,不埋怨,不迁怒,永远心神淡定;得志时,不忘形,不炫耀,不夸示,不骄慢,不自满,永远心境平和。

(二)议东坡的永恒魅力,“觉”东坡的当代意义

设问:如果你是余秋雨,现在能否告诉我你喜欢苏东坡的理由?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真实的余秋雨从东坡身上获得了什么呢?

(展示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对苏东坡的评价,抓住和强调关键词:成熟。)

他,真正地成熟了--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那么,请你也像余秋雨一样,结合苏东坡一生的生命轨迹和遭遇,创造性地用一个词,精准概括苏东坡对人生态度与生命状态的“觉悟”,并形成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文稿,以此表达出你喜欢东坡的理由。

【设计意图】回到教学最开头的问题。以课堂小练笔的方式,让学生深度思考,自由讨论,说出理由。这个过程,其实是对前面学习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东坡先生人生智慧的再梳理过程。既锻炼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又培养学生理性表达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持续思考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曾说,“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如果你是苏东坡,面对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作为一道开放式课后练习题,设计此问的目的是将东坡的人生态度和生命智慧置于对现实问题的判断、处理和指导层面。这个思考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东坡先生生命智慧的深度“觉悟”,也有助于学生对自身该有的人生态度的反思和“觉醒”。这也是东坡先生生命智慧的当代意义。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定风波人生态度东坡
看 淡
定风波·清明回家偶感
定风波·人生岂能任蹉跎
定风波·不绝长啸可凝听
早春欣见海棠绽
定风波·雨中银杏叶
定风波
世界观(二)
懂得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