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5-20 11:39汪树林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数学应用PBL教学法小学数学

汪树林

【摘  要】  PBL教学以“问题”贯穿于数学教学整个的过程,具有驱动性、互动性和引导性的特质。基于PBL理念,教师要瞄准PBL方向,聚焦PBL特质,借力PBL脚手架。PBL教学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小学数学;PBL教学法;数学应用

所谓“PBL”,是指“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是PBL教学模式最为根本的特质。在数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关键是设置“问题”。问题的设置要具有思想性、适切性,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PBL,其基本的程序是“问题——研讨——交流——评价”。

一、瞄准PBL方向,甄选数学问题

传统的数学教学,在教学预案中往往只是教学流程的简单规划、设计。基于“PBL”视角,数学教学应当精心甄选、预设数学问题,让问题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引擎、载体、媒介。在甄选、预设数学问题时应当宜精不宜多、宜趣不宜乏、宜开不宜闭。

比如教学苏教版六上《按比例分配》这一部分内容,着眼于数学核心知识,笔者提炼、筛选、优化出三个主要问题:其一是“分配什么?”其二是“按什么分配?”其三是“怎样分配?”其中,第一个问题着眼于分配的对象、内容,第二个问题着眼于分配的依据,第三个问题着眼于分配的方法。通过这三个问题,学生不仅能认识到“按比例分配”的数学本质,还认识到“平均分只是按比例分配中的一种情况”。在问题导引下,学生展开自主思考、探究,建构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诸如将按比例分配问题转化成分数乘法应用题,或者将按比例分配问题转化成分数除法应用题等等。从问题出发,不仅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需求,更能生成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内容,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焦点的形成。

PBL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一切学习内容、方法等都圍绕问题展开,问题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轴架构。在数学教学中,问题具有种子性、驱动性和互动性。正如美国教育家尼尔·博斯特曼所说:“一旦你学会了提问,掌握了提出有意义的、恰当的和实质性的问题的方法,你就掌握了学习的技巧。”

二、聚焦PBL特质,明晰数学问题

问题应当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晰数学问题的特质,从而有效地应用问题。从问题的功能、作用等方面来看,数学问题主要分为“引入式问题”“理解性问题”“比较性问题”“任务性问题”等。通过不同的问题设置,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催生学生的数学想象。通过问题,不仅可以助推学生建构知识,更可以引导学生慎思、明辨,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深度发生。

以《正比例的意义》(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举出多个不同表现形式但拥有共同的比例关系的问题,比如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等等。通过不同形式的问题,引发学生去思考这些问题、现象背后共同的特征,从而有效地凸显不同事例中的相同的思维方式。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建构。比如“怎样的两种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大,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大,这样的两种量是成正比例的量吗?”“如果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也就是商保持一定,这两种量是成正比例的量吗?”这样的问题,能引导学生逐渐探究到“成正比例的量”的内在本质。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从列表法、描述法、公式法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逐步建构学生研究正比例的研究范式。这样的一种正比例的研究范式,对于学生思考、探究“反比例的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基于PBL特质,问题要能展现学生的数学原初性思考,要能激活学生的创新学习,还要能打开学生未来学习的可能。作为教师,要心中有儿童,心中怀揣着问题。通过问题,助推学生的数学深度思考和深度探究。

三、借力PBL“脚手架”,丰富数学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搭建基于PBL的脚手架,丰富数学问题,从而助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拾级而上。搭建PBL脚手架,有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摸索攀爬。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习得语言、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发展思维。脚手架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PBL脚手架主动链接新旧知识储备,主动链接“互联网+”数学,主动链接学生彼此之间的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比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体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之后,笔者以《一张A4纸》为研究课题,开发了PBL课程。一张小小的A4纸通过翻卷、堆积、旋转等不同的操作,生成了不同的研究课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猜想,然后引导学生验证,通过“猜想——验证”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里,PBL成为一个“脚手架”,能丰富数学问题。比如,将一张A4纸卷起来,成为什么样的形体呢?A4纸就是圆柱的什么?A4纸的长相当于什么?宽相当于什么?面积相当于什么……同样,将一张A4纸堆积起来,成为怎样的形体呢?将一张A4纸旋转起来,能形成什么轨迹形体呢?通过这样的脚手架搭建,丰富学生的学习感受、体验。

作为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把握数学知识的特质,更要把握学生的具体学情。通过把握数学知识特质与学生具体学情,整体性架构数学问题。借力PBL脚手架,要体现出问题的结构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启发性等。

【参考文献】

[1]叶澜,吴亚萍.“新基础教育”数学教育改革指导纲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数学应用PBL教学法小学数学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促进核心素养提升
浅谈初中数学应用教学的教学策略
关于数学应用能力若干问题的探讨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会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