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不思则罔 思不唱则殆
——也谈歌唱思维

2020-05-21 09:15
歌唱艺术 2020年2期
关键词:歌者感性歌唱

何 静

应该说,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表演是其中最擅长抒发情感、动人心弦的。相较于器乐演奏,声乐有着更加直击心灵的震撼,正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我们的耳朵和嗓音都是人体器官,听与唱之间本就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这样看来,在情感表达方面,歌唱自诞生起就有着其他艺术门类难以企及的优势。歌唱也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歌唱学习的门槛很低,但是想唱到一定的艺术水准实属不易。歌唱有多迷人,就有多难学。人声因其区别于其他乐器的优势和客观局限性,所有虔诚的习歌者都体会过那种对歌唱既爱又恨、相爱相杀的复杂心理。

《现代汉语大词典》对“思维”的解释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正如训练写作要有写作思维、学习语言要有语言思维一样,学习歌唱就一定需要歌唱思维。歌唱艺术不能用科学的概念来定义,因为美的呈现有多种方式,没有哪种演唱是最科学、最好的。但是,好的歌唱一定能被绝大多数人接受、认可,或曰在情感上与受众产生共鸣。从这个角度来说,好的歌唱诠释了何谓美,它是事物和谐发展的客观性激发出来的主观感受,是客观与主观感受的有机统一。所以,一部优秀的作品,歌者如何能够更完美地将之呈现在受众面前,这就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投入,更需要歌唱思维的参与。在多年的歌唱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笔者越来越体会到歌唱思维的重要性。通俗地讲,要想将歌唱好,除了要有一副好嗓子,更要有一个好脑子,“唱歌不带脑子,唱好永远都是‘浮云’”。

理性思维是歌唱的基石

我们可以在阅读世界著名歌唱家的回忆录时深刻体会到,鲜花、掌声、光鲜亮丽的舞台之下,歌唱家经年累月的枯燥学习和钻研。其实,不仅仅是歌唱家,任何领域的成功者都需要脚踏实地、甘于寂寞的学习历程。正因为成功总是来之不易,所以成功的路上永远都不会拥挤。记得在一篇多明戈的专访中,他说,无论去世界的哪个城市演出,他永远都带着乐谱。这些歌唱家们真正做到了“不是在背谱,就是在背谱的路上”,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所有成功音乐家的生动写照。歌唱思维就沉积于这个过程之中,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歌唱的形式感才能更加具有文化底蕴,对作品的诠释才更加具有说服力,对艺术精神的传达才更具有生命性。歌唱的理性思维是歌唱思维的基础,只有在理性中培养起歌者“无意识”的声乐感知力,才能在歌唱的“意识”活动中阐释声乐的影响力。

声乐学习是一个生理、心理、物理三位一体的行为,声音的形成就是我们训练肌肉运动记忆能力的过程。而无论是肌肉记忆的训练,还是人类在歌唱中的心理调适,抑或舞台肢体动作,都受大脑的控制。大脑控制的力度与和谐度均源自于理性思维的积累。

的确,好的嗓音条件是歌唱学习的先决条件,这无疑会缩短制造自身乐器的时间。但是,歌唱学习不仅仅是声音的训练,更是音乐修养、人文修养、音乐审美、舞台表现力等综合能力的展示。如果你说歌唱的艺术呈现是一种感性的表达,那么在台下的学习就一定是非常客观、理性的训练与思考的过程。

作为职业歌者,要根据不同的作品风格来调整自己的用声和演唱风格,根据不同语言特点来调整自己的发声位置。比如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一种是舒缓的优美细腻风格,一种是快板高难度的花腔华彩风格,职业歌唱需要按照巴洛克时期的审美去演唱,气息均匀、声音连贯,要体现出声音中的抒情性与灵活性,用声不宜过度夸张,不能随心所欲地在乐句间使用滑音唱法等。因为滑音唱法是浪漫主义时期才开始使用的演唱风格,一旦唱错风格,你的演唱就缺失了作品中应有的美感、破坏了作品的时代标签,正如我们在欣赏“年代剧”时不能穿错服饰是一个道理。在演唱中国传统民歌时,要根据各地区民族音乐风格和语言习惯去演唱,不能用一种民族风格去唱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否则演唱便失去了审美价值。看似感性的演唱背后,实则隐藏着歌者理性思维引导下的整体艺术素养。

感性思维是歌唱的翅膀

在歌唱中,除了需要理性的歌唱思维去指导歌唱学习外,也需要感性思维去理解和诠释作品。歌唱中的感性思维会提高歌者的音乐想象、音乐感知和音乐理解能力。缺乏感性思维的歌唱,就像折翼的小鸟,难以展翅飞翔。在歌唱教学中,有一种比喻教学法,就是教师用想象和比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歌唱的训练。比如,用“像闻花香一样吸气”来引导学生体会歌唱中的深吸气,用“打哈欠”和“声音像喝水一样喝进去”的提示来理解打开喉咙。这些形象的比喻,一方面可以给学生以直观想象的目标,借助平时习以为常的行为、动作来体会歌唱的奥妙,另一方面也便于将不借助科技手段就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歌唱器官的工作状况诠释清楚。

歌唱中的感性思维引导歌者在上台前对自己的舞台形象和动作有一个预先的设计和排练,能够将自己独立出来,使自己成为自己一直的观看者。如歌者在饰演歌剧角色时要对作品有深入分析,要善于抓住角色的心理特征,然后将人物性格“吃透”,通过歌者的肢体动作和声音展现出歌剧中的人物形象特征。所以阅历丰富的人,所掌握的感性思维会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理解音乐中的人物关系和美。在演唱普契尼歌剧《贾尼·斯基基》中劳莱塔的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中,在唱“e se l'amassi indarno,andrei sul Ponte Vecchio,ma per buttarmi in Arno!”(假如您不答应,我就到威克桥上,纵身投入那河水里)时,我们可以想象劳莱塔是一个花季少女,为了争取爱情的自由向自己的父亲撒娇的心理特征,她是一个美丽善良又机智的人物,抓住了人物心理特征,歌者的舞台动作就会有的放矢。

在威尔第的歌剧《弄臣》中,利戈莱托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既有面对女儿时慈爱温柔的一面,也有面对主人阿谀逢迎、趋炎附势的一面;既有在朝臣面前狐假虎威、趾高气扬的一面,又有作为复仇者勇敢坚定的一面。以这个角色的复杂性,要求饰演者有大量感性的积累。阅历丰富的歌者,感性思维会越发达。从这一点来说,作为歌者,与其说是在唱歌,不如说是在唱人生。

在心理学上,一般将人的气质类型分为活泼的多血质、兴奋的胆汁质、安静的黏液质、抑郁的抑郁质四种。在平时教学中,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学生因为他们性格中更多的外向型特点,在歌唱中的感性思维比较活跃,在现实生活中,一上台就人来疯的特点确实给从事这个职业带来更大的方便和受欢迎度。但并不是黏液质和抑郁质性格的歌者都不适合舞台,戏剧表演一方面有先天的基因起作用,另一方面启发引导并通过不断训练,释放歌者内心的潜力和激情,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另外,通过多年的教学,笔者越来越体会到乐感的重要性。乐感是人生而有之的音乐潜在能力,主要表现在有乐感的歌者对音乐的四要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的感知、辨别、鉴赏、记忆能力出众,对音乐的情感风格和艺术表现力有更好的理解能力。乐感越好,歌者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就越快,在歌唱时更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这样看来,歌唱的理性思维是告诉歌者如何训练好声音,那么感性思维就是指导歌者如何将歌曲唱得丝丝入扣、扣人心弦。

审美思维是歌唱的品质

从事声乐教学十余年后,笔者体会到,音乐学到最后其实是审美品位的问题。人的审美高度,决定了其歌唱作品的品质。这一点不难想象,正所谓见微知著。除了有经纪人和整体宣传团队运作的商演之外,我们在欣赏一场独唱音乐会之前,可以透过音乐会宣传海报、节目单或主持人的选择,来推测歌者的艺术品位。因为这些都是歌者音乐审美的外延,是整体音乐表现的一部分。一位审美不足的歌者,其艺术生命大抵不会太长久。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与世界之间形成的一种无功利的、生动的情感关系。审美是在理性与感性、主观与客观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和评判。

我们一定要在教学时,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优秀的歌唱与表演,让他们多聆听世界顶级歌唱家的音乐会现场、观看和聆听他们的唱片一定是学习的必需且会大有裨益。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好的演唱,在心中树立一个标杆,才会发现自己在演唱中的差距和不足,并为之努力奋斗。正所谓站在高山之巅,才可以俯瞰群山,井底之蛙似的歌者就只能孤芳自赏了。

歌者的审美思维,需要通过训练加以提高。在不断的视听中,通过比较、对比来评价歌者优劣,通过同一首歌不同歌唱家的演唱版本,体会其中的细微差别,有音色的差异、有在同一乐句中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不同歌剧版本中不同的表演方式。在对比、鉴赏中不断发现问题,提高自己的审美认知,训练自己的审美思维,最终提高自己的歌唱。学生在声音训练的时候经常给自己录音、录像或经常上台演出,接受大家的评判就是非常好的审美思维训练。审美使人脱离功利,在叔本华的哲学里,只有当审美直观发生时,艺术才成为纯粹的审美对象,歌者化身为纯粹的审美者,物我两忘。

创新思维是歌唱的生命

正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样,创新思维是一个成功歌者必备的能力。如果在演绎作品时没有属于自己的风格特点,那么这类歌者的演唱也会因太过趋同、平庸而被淹没在艺术的大潮中。古往今来的大艺术家们都非常默契地遵循着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

比如提到“歌剧女神”玛利亚·卡拉斯,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非常优秀的演唱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可以说她在歌剧舞台的人物塑造达到了难以超越的高度,她让人们理解了什么叫神形兼备,她似乎不是在歌唱,因为她就是歌唱本身。提到塞西莉亚·芭托丽,我们会想到她魔法师般的花腔技术和她丰富生动的面部表情。提到迈克尔·杰克逊,除了他性感的音色外,还有他独创的太空步和叹为观止的45度倾斜。

歌唱中的创新思维是一个成熟歌者的艺术生命。这里所说的创新应该是歌者对自身演唱的客观评价,对自己音乐修养和能力的预判,我们的创新一定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创新、符合作品内容和风格的创新,否则就是炒作和哗众取宠。

舞台上,当我们看到优秀歌者松弛淡定的歌唱,其实那是在多种歌唱思维能力支撑下成就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唱好一首歌亦当是如此。

猜你喜欢
歌者感性歌唱
面向用户感性意象的纵列双旋翼无人机造型研究与设计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草原人民的歌者——记蒙古族诗人包·布仁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歌者和履痕
歌唱十月
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