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击疫情的伟大斗争看“中国之治”

2020-05-21 02:53于安龙
理论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国之治制度优势民族复兴

于安龙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之治”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总结其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传统东方智慧和治国经验的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的发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贯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引领以及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不断推进等方面。这些既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持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成功经验,也是当前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中国之治”;中国共产党;制度优势;民族复兴

一、以“智”趋“治”:传统东方智慧和治国经验的运用

一个国家采用什么样的治国理政方式,与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等密切相关。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深厚思想,这些经验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遗产。法国著名学者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个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历史不仅记录了古往今来志士仁人的得与失、成与败的经验教训,也记录了他们治理国家、社会的智慧,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的思想精华。“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1]从实际国情来看,我们的人口之多、幅员之广、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之大,对国家治理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复杂局势下要把国家治理好、发展好,没有先进的价值理念、明晰的治国方略、高超的理政才能是难以做到的。然而,在历史上的多数时间内,中华民族社会之稳定、经济之富庶、科技之进步,都曾居于世界前列。这充分体现出前人高超的治理水平、突出的治理才能,同时也为后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中国之治”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基因。时至今日,虽然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已发生深刻变化,但前人的治国方略、理政思路并没有完全过时,有些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这既是历史的承继,也是现实发展之所需。如孔子的德治主张、孟子的仁政思想、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念等,无不强调统治者要合天意、顺民心,指出了巩固统治的根本途径是要赢得人民的拥护;“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则强调国家治理要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注重和谐社会的构建等。类似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独一无二的,其经过合理继承和批判吸收后,对今天的治国理政仍大有裨益。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一直善于从前人的治国理政经验中汲取思想养料,把前人的治国经验恰当地运用于今天的具体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智慧,从前人治国实践中总结成功经验,并把其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近年来,习近平常引用的“治大国如烹小鲜”“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古典名句,彰显出简练质朴、通俗易懂的话语风格,也体现了浓重的历史厚重感和现实指导意义,使前人的治国理念在当代重焕活力。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2]143总之,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对前人富有东方智慧的治国理政经验进行充分吸收和合理运用,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文化土壤、精神动力和思想养分,是实现“中国之治”的重要基础。

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沧桑、历经磨难的民族,也正因为如此,她充满了韧劲、力量和活力。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在应对各种灾难、战胜各种疫情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升华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塑造出了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品格。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是支撑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民族面对过各种艰难险阻,经受过各种风险考验,而她之所以能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习近平指出:“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2]6没有精神依托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没有精神支撑的国家是没有力量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当前,争取抗“疫”斗争的胜利,同样需要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二、以“制”成“治”: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的发挥

国家治理实践表明,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会对其国家治理产生直接影响。简言之,制度是治理的依据和结果,而治理则是制度的实践和创新,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自然会有不同的治理模式、治理途径。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由于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无法达成一致,不同利益集团、利益派别会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施行,以千方百计地维护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为此而相互掣肘、相互拆台、相互攻击。矛盾丛生、内耗不止,造成了国家资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由此导致国家治理效率低下,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当前,一些西方国家之所以陷入混乱、衰败中,甚至出现政府关门、国家破产的情况,与此有著很大的关系。而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和维护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大家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没有根本的利益分歧和冲突,因此能做到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为了共同的目标而齐心协力地奋斗。当前,中国所取得的一切发展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正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才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发扬全国一盘棋的精神,群策群力、相互协作,稳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之治”由此而成。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如果说之前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多表现为集中力量办大事,那么今天这种制度优势正逐步转化为治理效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已经制定了一整套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进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整体治理绩效显著提升,国际竞争力大幅增强,这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广大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人民意愿,反映了人民意愿,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既适应中国国情,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因而在实践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3]所以,目前在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比较和竞争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治理更加高效,这一点正在越来越突出地显现出来。

当前,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的优势、高效的社会动员优势等进一步彰显,再次显示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制度动员、制度协调、制度组织能力,也让世人又一次见证了中国效率、中国速度、中国力量,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各行各业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共同汇聚起了战胜病魔的磅礴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防控疫情中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治理效能。相比之下,近期海外疫情肆虐,感染人数激增,但一些国家在疫情面前效率低下的决策机制、相对滞后的应对举措,使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更加令人瞩目。

三、以“祉”图“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贯彻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标志就是能否为人民代言,能否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明确党执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明确指出,“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4]评判国家治理的好坏和治理水平的高低,最根本的检验标准要看人民群众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是党带领广大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历史。时至今日,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近在眼前,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日趋实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不断增强,国家治理有了更加坚实的社会根基和民意基础。与西方世界主流发展观不太关注具体的人特别是普通劳动者的真实境遇和感受,而只片面注重追求物质财富不同,在中国,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的价值旨归。因此,人民群众能从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和利益,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人民之“福祉”提高和增进的幅度也是世所罕见的。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治國理政的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是“中国之治”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之治”的鲜明特点。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极大地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增强了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形成了公平正义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众所周知,在一个矛盾丛生、冲突不断、动荡不堪的社会中,是不可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导向,坚持“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发展目标,坚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的执政理念,凝聚起了民心和力量,形成了推动国家治理的强大合力。实践证明,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党的群众路线深入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我们就能紧紧依靠人民,不断创造“中国之治”的新成就。

此次抗击疫情的斗争,充分彰显了我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疫情爆发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时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果断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病源扩散,全力救治患者,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各地不断畅通信息公开渠道,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及时公布本地患者的活动轨迹,引导民众做好自我隔离、自我防护,有效缓解了人们的恐慌、焦虑心理。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们更加重视民生保障,把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作为努力的方向,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市场经济秩序,采取各种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从整体来看,全国各地物价基本稳定,尽量减小了疫情对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冲击。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贯穿于疫情防控的全过程,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我们最终战胜疫情凝聚起了强大的人民力量。

四、以“志”谋“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引领

习近平深刻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形式的困难和风险考验,必须随时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走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就在于我们能够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在不断攻坚克难中砥砺奋进。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人民来说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是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一次小波折。“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新冠肺炎疫情不会丝毫动摇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反而会极大激发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斗志和勇气。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引领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抗“疫”斗争的全面胜利。

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要有长远规划、宏伟目标,这样一来才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共同的愿景和期望,“大家才有指望,才知所趋赴”。反之,如果没有长远规划、宏伟目标,只戚戚于当下、汲汲于眼前,国家治理者走一步看一步,人民大众则不知所趋,极易造成政策制定上的短视和反复,这也是当前西方国家面临的一大困境。纵观西方世界,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届政府一政策的现象并不鲜见,政策出台缺乏长远规划,国家治理缺乏稳定性、连续性,常出现一届政府上台后立即否定、推翻前任领导人施政纲领的情况,这对国家治理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会耗散国家资源,造成人心浮动,错失发展机遇。毛泽东指出,“经常改变领导是不利的,不能积累经验。一条路线的正确,必须要能够在客观上见效。……正确的政治路线是慢慢形成的,因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5]由于西方国家很少有“百年大计”式的长远规划,缺乏全局意识、战略眼光,更多的是缓冲之策、权宜之计,因此必然导致国家发展后劲不足,国家治理效率低下的状况长期存在。

与西方国家搞拳击赛不同,我们一直在进行的是接力赛。接力赛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中华儿女一代接着一代干,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贡献。实现中国梦是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从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到习近平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民谋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探索和努力历时长达百余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实现中国梦有了科学理论指引、坚强领导核心和光明发展前景。在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中国梦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并以此来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所不同,但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从未动摇,实现中国梦的持续努力从未松懈。为此,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制定了若干阶段性奋斗目标,从“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到“三步走”发展战略,再到新“三步走”战略、两个“十五年”战略安排,可以说是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做到了长远目标与阶段目标的结合,从而使国家治理稳定而有序。总体而言,中国“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式的战略部署、战略安排,使中国的路线、方针、政策极具连贯性、延续性,使我们的国家治理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引,这与西方国家的“朝令夕改”形成了鲜明对比。可以说,“中国之治”是实现中国梦宏伟目标的必然体现,中国梦的战略指引将使“中国之治”不断开辟新境界。

五、以“质”促“治”: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不断推进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之治”的推动者、领导者、践行者。党的领导是国家治理的核心,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有“中国之治”。而党自身的能力、素质如何,是一件关系全局的事情,将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的水平。俗话说,打铁尚需自身硬,时代的发展、历史的使命都内在地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治国理政的能力,只有将自身的“质”提上去了,才能更好地促成“治”。纵观世界大国兴衰、王朝更迭的历史,不能自己发现自身问题,无法自己解决自身问题,是导致他们陷入国家治理困境的重要原因,有的甚至因此而亡党亡国。特别是一些大党、老党,党员数量越多、执政时间越久、执政资格越老,越容易自我放纵、自我麻痹,最终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自我革命的党,勇于自我革命既是我们党的最鲜明品格,也是“中国之治”的内在优势。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6]中国共产党历来倡导实事求是精神,即便是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从不掩饰缺点、文过饰非,而是以刀刃向内、革故鼎新的自我革命态度和精神,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而提高了党抵御风险、化解挑战的能力,也增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辟了管党治党的新境界,也取得了党的建设的新成就。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党的政治建设稳步推进,思想建设成效显著,作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反腐败斗争呈现出压倒性态势。通过持续不断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不仅改善了党的形象,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而且极大增强了党自身的纯洁性、先进性和长期执政的能力,同时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所以,党的自我革命与自身建设,使党在“质”的方面不断改进和提升,有效促进了“中国之治”的实现。

当前,取得抗击疫情伟大斗争的胜利,需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统筹协调的领导核心作用。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做到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在抗“疫”斗争一线践行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对于在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要充分发扬党的自我革命的精神品格,及时进行整顿、改进。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和纯洁性,为争取抗“疫”斗争的胜利奠定基礎。2020年3月,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中可能存在和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不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本位主义严重,不敢担当、作风飘浮、推诿扯皮;失职渎职;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有些干部作风飘浮、不深入疫情防控第一线,疫情防控基本情况一问三不知等[7]。要求我们越是关键时期,越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在抗击疫情的斗争实践中不断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增强政治意识,他指出,“各级党组织要在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对表现突出的干部要大力褒奖、大胆使用,对不担当不作为、失职渎职的要严肃问责,对紧要关头当‘逃兵的要就地免职。”[8]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1年9月1日)[J].党建研究,2011(10):4-10.

[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60.

[4]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N].光明日报,2017-06-24(01).

[5]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243.

[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589.

[7]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J].求是,2020(4).

[8]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 2020-02-24(02).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中国之治制度优势民族复兴
张维为:“中国之治”凸显制度优势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之治”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认清制度优势 坚定制度自信
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设计理念
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