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改革的思考

2020-05-21 02:49郑飞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改革措施

郑飞

[摘  要]作曲基础理论是高校音乐系的一门基础课,直接决定着学生的音乐基础素养,进而影响到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质量和效率,因此,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问题,进行课程改革。基于此,文章在简要阐述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改革必须性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措施,以进一步深化对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改革必要性的认识,指导课程改革工作,创新课程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作曲基础理论课程  课程教学问题  改革措施

作曲基础理论课涉及和声学、曲式学、复调、对位法、旋律、配器等领域,提纲挈领地介绍了相关的理论观点、理论学派、理论系统,引导学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作曲理论知识,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由此可见,作曲基础理论课程在整个学科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新的高校人才培养环境下,如何开展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分析。

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转变人才培养理念需改革作曲基础理论课

一直以来,高校音乐系的各个专业主要是以培养专业型、职业型人才为核心目标,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加大了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国家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鼓励高校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高校音乐系的各专业也应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导向,创新教学体系,适应政策要求,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作曲基础理论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作品分析方法、音乐创作基本知识及行业动态等,是学生参与作曲、声乐、民声、钢琴、电子琴或者是管弦乐器等专业课程学习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面对各专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改革趋势,作曲基础理论课程也应以此为导向,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革课程体系。

2.升级课程教学内容需改革作曲基础理论课

高等院校音乐系各专业应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目标创新课程体系,全面升级课程教学内容。一是增加专业实操、实训类课程,包括安排更多的实训课程、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等,使作曲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更加精炼,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添加一些最新的专业知识。以作曲专业为例,很多高校在教学中加入了最新曲目赏析、分析、创作知识等,融入了对最新作曲技法的训练,开设了Nuendo/Cubase、sonar、FL Studio、Logic Pro、Pro Tools、Digital Performer等软件课程,从而要求作曲基础理论课程也必须改革,以适应专业教学工作的变化。三是“一专多能”教学模式的需要。高校既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又要注重其跨专业、宽领域等综合素养的提高,这也要求作曲基础理论课程必须打破常规专业的导向性,本着“既专又广”的目标改革课程。

3.创新人才培养环境需改革作曲基础理论课

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下,随着专业教学内容的不断升级,高校音乐系各个专业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环境,突出表现为小班教学成为主流,无论是专业技能训练课、作品表演课,还是基础理论课、公共理论课,普遍以小班方式进行教学。作曲基础理论课程也从以往的大班教学转成小班授课,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导向、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等特征,以此积极创新课程体系。高校音乐系普遍有专业的声乐教室、器乐教室,配有专业的多媒体设备,为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辅助手段。作曲基础理论课教师在新的授课环境中应积极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快速提升教学效果。除此之外,高等院校还构建了校企合作平台,邀请校外一线工作人员、专家进入学校辅助教学工作,为音乐系各专业提供了更加丰富、专业的教学资源,作曲基础理论课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音乐系各专业普遍重视作曲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积极创新课程体系,提高授课质量,但经笔者深入分析,发现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授课内容陈旧,落后于专业课程

基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高校音乐系各个专业普遍升级专业课程内容,增加了实操、实训课程,加入了影音软件处理课程,安排了最新的曲目作品、创作技法等方面的内容,保证学生接受最新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作曲基础理论教师也要适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以便更好地辅助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当前,部分高校的作曲基础理论课程存在明显的内容陈旧问题,很多内容都是数年甚至是数十年之前的理论知识,虽然也有理论教学价值,但教师却按部就班地坚守传统知识,未能系统搜集、总结最新的理论观点、理论学派、理论体系,未充实甚至是更新相关内容,以致于作曲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落后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生无法获取最新的理论知识,致使其不能更好地参与专业课学习。

2.课程内容零散粗略,缺乏专业针对性

当前,高校音乐系各个专业普遍设置了更加细化的专业方向,实施更具针对性、集中性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具备某一方面特殊的专业能力,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涉及和声学、曲式学、复调、对位法、旋律、配器等诸多领域,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建构精炼而富有针对性的内容,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然而,当前部分高校的作曲基础理论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大班教学,笼统、一刀切地对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声学、曲式学、复调、对位法、旋律、配器等知識的教学活动。这样既无法契合学生的专业方向,又不能使学生接受与专业方向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因授课时间不足等问题,仅将各项知识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致使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流于形式,失去了授课价值。

3.教学方法单一生硬,缺乏创新性

作曲基础理论课程主要是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很多知识比较感性、抽象,容易造成学生认知困难、学习效率低,甚至是排斥理论课学习的问题。当前,高校音乐系各个专业积极创新教学环境、引进教学资源,为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提供了良好条件。然而,高等院校的大部分声乐教师仅是制作多媒体课件,引入一些短视频、音频、图片等充实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仍以个人讲解、分析为主,教学方式表现出明显的“教师单向传输、学生被动接受”。这显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普遍具有排斥、抵触情绪,而这恰恰也是部分教师主张压缩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时间,增加实操、实训、竞赛、创业时间的原因所在。如何增加教学过程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作曲基础理论课程又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改革建议

作曲基础理论课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教师理应准确把握相关专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改革目标和要求,正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改革课程体系,以便有效提升课程价值,巩固课程地位。

1.根据专业内容,引入最新理论知识

当前,我国音乐艺术处于大发展、大繁荣时期,独特风格的音乐创作技法、优秀音乐作品乃至于音乐艺术流派层出不穷,整个行业处于极速发展中。高校音乐系各个专业在大力引进最新专业知识的同时,作曲基础理论课程也应根据专业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要总结与之相关的作曲理论知识,向学生介绍最新的行业知识、理论观点、艺术流派,如部分艺术家致力于对民间音乐的现代化处理,致力于创作中国风的音乐作品等。这样既有利于拓展学生的作曲知识面,又能够有效辅助其更好地参与专业课程学习。学生学习了行业前沿知识后,深刻体会到其所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作曲基础理论课程学习。

2.根据专业方向,建构模块化理论体系

学生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意味着具有细分化、明确性的专业内容学习取向,当学校所有的课程知识都适应乃至满足其学习取向时,才能形成整合效力,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与创新能力。针对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存在内容零散粗略的问题,笔者认为声乐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专业方向,建构模块化的作曲基础理论教学体系。具体来说,教师需要深入分析特定专业方向要求学生具备的知识内涵、技能体系、能力素质特征等,详细解读学生应接受的专业技能、专业实操方面的课程体系特点,由此设置与之相关的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主题,并安排精炼而富有针对性、创新性、时代性的理论内容,形成一个符合该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这样,可以大大提升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避免了内容粗略零散、一刀切的问题。

3.整合教学资源,创新理论教学方法

高校音乐系各个专业开展的教学改革为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资源,声乐教师应立足于此来创新理论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应加强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师之间的沟通,将一些与技术技能、实操活动相关的理论知识,安排到其他专业课程之中,实现“技术”与“理论”的协同教学。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减轻作曲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压力,以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知识点的教学。其次,对于一些与业界联系紧密的理论知识,教师可邀请校企合作中的一线人员以讲座、演讲、主题授课等方式,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以有效提升教学专业性,还能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能更好地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其他高校网站中下载一些精品课程、慕课资源、主题讲座,用以支撑相关知识的教学,进一步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总体来说,作曲基础理论是高校音乐系一门不可或缺的基础课。该课程面对各个专业积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升级课程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也正在积极改革教学课程,然而却面临授课内容陈旧、课程内容零散粗略、教学方法单一生硬等问题,弱化了教学质量,甚至使课程教学流于形式。据此,高校教师需要根据专业内容引入最新理论知识,根据专业方向建构模块化理论体系,整合教学资源,创新理论教学方法,逐步完善课程内容,使其发挥应有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蒋长清:《数字化音乐平台下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的分解与融合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1。

[2]辛笛:《高师作曲基础理论“七合一”改革的可行性探讨》,《人民音乐》2019年第2期,第55-57页。

[3]郭麗蒂:《高等音乐师范院校作曲技术理论与教学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17年第3期,第85-88页。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改革措施
关于水文水资源工作发展的分析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关于节水灌区综合水价改革方案的探索
论蒙古族幼师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引导”策略探究
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思路探索
刍议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刍议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浅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