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实干走前列

2020-05-21 03:32邹冬云王加财
党史文苑 2020年5期
关键词:吉安县领办全县

邹冬云 王加财

吉安县地处江西省中部、吉泰盆地中心,素有“金庐陵”“文章节义之邦”“江南望郡”的美誉,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赣西南革命斗争的中心,是原中央苏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省定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县。党的十八大以来,吉安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特别是视察江西时提出的“吉安、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精心谋划,聚力破局。脱贫攻坚之战,吉安县作出决胜之答,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靓丽答卷。2017年11月1日,国务院扶贫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告全国第二批26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吉安县荣列其中。吉安县顺利实现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的目标,成为继井冈山市之后全省第二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市),为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作出了积极贡献。

牢记嘱托赴征程

吉安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土地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吉安县内先后举行过东固暴动、延福暴动、官田暴动,创建了东固革命根据地、延福革命根据地和西区革命根据地,成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军从井冈山辗转来到东固革命根据地与当地的红二、红四团会师,取得了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胜利,演绎了“九打吉安”波澜壮阔的精彩画卷,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人民的解放,民族的独立,吉安县人民前赴后继,付出了巨大牺牲,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就达10049人,可以说,吉安县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英烈鲜血的“红”。这里还走出了46位开国将军,是全国闻名的“将军县”。

2002年,吉安县被列为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从此戴上了“国家贫困县”的帽子。多年来,与全国大多数贫困县一样,为了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奔小康,县委、县政府进行了不懈努力和长久探索。但是,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全县农村贫困现象依旧比较严重。截至2014年年初,全县仍有贫困人口14453户48660人,贫困发生率为12.6%;贫困村有86个,占全县全部行政村的28%以上。“如何脱贫”成为县委、县政府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

2016年2月2日,習近平总书记来到了井冈山,看望吉安老区人民。“吉安、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将继续大力支持老区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铿锵话语响彻神州大地,殷殷嘱托铭刻干群心间!

吉安县作为国家贫困县,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是一件对全国老区脱贫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打好这一“政治仗”意义重大。为此,县委、县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带领50万人民立下军令状:吉安县要在全省率先摘掉贫困县帽子,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努力创建全省脱贫攻坚样板县、示范区。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吉安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吉安县调研精准脱贫工作。省委主要领导要求吉安县紧紧抓住“精准、落实、可持续”三大关键,市委主要领导提出了“三个到位、志智双扶、两表公开、力度加大”的思路。吉安县四套班子领导带队,下村组进农户,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形式,了解贫困现状,掌握致贫原因,算清扶贫细账,共商扶贫计策,并经过多个层面反复研究论证,在全县构建了“1+10”政策支撑体系,向19个乡镇和16个县直单位下达了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对照全面小康各项指标和群众需求,县级领导完成专项调研报告42篇,群策群力编制《吉安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和《关于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2016年率先脱贫摘帽决胜战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全县上下以“脱贫攻坚月”“百日大会战”“决战决胜60天”活动为抓手,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安居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保障扶贫、设施扶贫等十大脱贫工程,投入逾10亿元,共1652个项目,打出了一套精准发力,脱真贫、真脱贫的组合拳。

吉安县广大党员干部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激发奋进力量,舍小家为大家,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征程上砥砺前行。

干部带着群众干,党员领着群众走。“想干干不好,想走怕走错”,这是脱贫路上贫困群众的最大担忧。脱贫使命呼唤干部担当,群众忧虑指引前行方向。吉安县把脱贫攻坚第一线,作为锻造干部才干的第一“熔炉”。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出征,真正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构建县、乡、村、党员干部四级扶贫保障机制,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成立精准脱贫服务中心,构建县级、正科级、副科级、一般干部“4321”帮扶体系,做到“乡乡有领导挂点、村村有单位入驻、户户有干部帮扶”,确保贫困户不脱贫、干部不脱钩。53名致富带富能人被推荐为村党支部书记,5317名机关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86名科级后备干部到贫困村脱产任“第一书记”,172名优秀机关干部到贫困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其余221个非贫困村加派“第一书记”,实现全县307个行政村“第一书记”驻村全覆盖。

人人都是扶贫干部,个个都是扶贫专家。油田镇江下村委会主任彭佐民,带领村干部到萍乡进行实地考察,引进栽培技术,利用菌棒冬季栽培黑木耳,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横江镇90后干部王成,是镇里闻名的扶贫“小专家”,不仅对村里的贫困户情况如数家珍,还主动为群众脱贫出谋划策;在永阳镇荷浦村,县委党校派驻第一书记钱升飘因忘我工作、不顾伤病痛的无私奉献,村里人都称他为“狗不叫干部”……吉安县组建了一支支勇担当、业务强的帮扶队伍,为顺利脱贫摘帽提供了坚强保障。同时,先后选派涵盖医疗卫生、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科技、文化等11个领域200名专业技术人员10个专家组长期到村一级开展技术帮扶工作,遍访帮扶贫困户1665户,帮助贫困村解决专业技术问题732个,落实帮扶项目149个。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脱贫攻坚路上,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又可爱的好干部,他们在新时代传承党的好作风,在扶贫一线默默奉献,让革命老区忠诚于党、服务人民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2016年端午,大冲乡大冲村第一书记钟洁接到村民打来的电话,让她马上赶回来,挂了电话立刻起身赶往大冲,10岁大的孩子急切地问妈妈,今天过节,也要赶回去吗?钟洁坚决地点了点头说:“村里需要我。”登龙乡黄陂村到邻村泗塘的道路不通,村民去往县城只能绕远走,大家热切期盼修新路,第一书记罗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向村民立下庄严承诺:“不修好路我就不离开黄陂!”经过努力,他成功帮助村民争取到70多万元的道路改造资金,修通了村民出行之路。万福镇圳上村“第一书记”兰兆义,整日为脱贫工作劳心劳力,竟体力不支在驻村期间晕倒,挂上吊瓶刚醒来,就心心念念地叮嘱同事将未完成的工作做好……“这是一场不能输的硬仗,没有击鼓,但有冲锋;没有硝烟,但有呐喊。攻城拔寨,不胜不还!”一位年轻的“第一书记”在扶贫日记中这样写道。

吉安县精准脱贫引起全国的广泛关注。2016年5月15日,吉安县作为江西省唯一代表参加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并作典型发言。《齐心协力摘掉“穷帽子”——江西吉安县抓党建促脱贫的实践》被编入全国干部教育教材《脱贫攻坚新发展理念案例选》;《横江葡萄合作社党支部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的做法》入选中央组织部全国党员教育教材《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案例选》。

幸福都是干出来的。短短两年时间,吉安县上下一心,牢记嘱托在心间,奋勇脱贫见真行,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截至2016年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减少到1833户410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71%;全县86个“十三五”贫困村成功退出83个。2017年11月,经过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第三方严格评估,吉安县综合贫困发生率为1.71%,低于2%的贫困县退出标准;群众认可度为98.61%,高于90%的要求,江西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吉安县脱贫退出贫困县序列。

精准发力出实招

脱贫攻坚,精准是第一要义。吉安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紧紧抓住省委“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总要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这一靶心,下足了“绣花”功夫,让贫困户“华美转身”。

精准识别,坚决不让一个老区群众掉队。吉安县把“精准”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确保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在实际工作中,吉安县严格按照“七步法”工作程序,认真把好对象条件、民主评议、对象公示、监督检查“四道关口”,全县共识别出贫困户15121户50665人。在此基础上,吉安县根据贫困户劳动能力、身体条件、收入水平、务工状况等因素,将贫困户分为蓝卡户、黄卡户、红卡户3种类型,区分贫困程度,厘清致贫原因,制定相应帮扶措施,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锁定不愁吃穿,确保贫困群众能致富、可持续。吉安县通过“一个提标、一个扩面、一个代缴”全面提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兜底保障水平,实现贫困户低保兜底、五保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扶持、养老保险代缴5个全覆盖。2016年以来,全县共发放低保兜底保障资金1449.8万元,五保兜底保障资金39.9万元。

保障住房安全,让贫困群众建得起、住得好。吉安县采取集中新建、分散新建、乡村代建三种不同改造方式分类推进。对确无能力建房的特别困难群体,采用“交钥匙工程”等方式,帮助其解决住房问题。2016年以来,全县共协调投入资金8794万元;拆除无人居住危旧房、土坯房2.65万栋,完成危房改造任务6564户。

推进教育扶贫,有效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在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落实教育扶贫普惠性政策的基础上,吉安县提高对贫困户学生的特惠性资助力度,防止因学返贫现象发生。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资助贫困生19861人次,资助总金额2167.62万元。

筑牢健康防线,全面提高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吉安县通过实施“一个代缴、四道防线”(一个代缴,即新农合代缴;四道防线,即新农合、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大病救助四道防线)政策,贫困户医药费用报销均可达95%左右。2016年以来,全县新农合基本医疗补偿50299人次、补偿资金9814.74万元,通过“四道防线”报销医药费用53063人次、1.47亿元。

产业扶贫全覆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在脱贫攻坚战中,吉安县找准脱贫的“根”,结合自身优势,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变传统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开发,实现了全县所有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先后创新推广“四个一”产业扶贫模式、探索建立了“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模式,奏响了产业扶贫的交响乐章。

坚持“四个一”产业发展路子。吉安县县域经济不弱,但边远山区乡镇不少,贫困群众占比大,边远山区局部贫困特征突出。吉安县总结多年扶贫工作经验,精准把脉,认为“致贫,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自我发展能力;脱贫,当以产业为根。”在实际工作中,该县探索出“一户一亩井冈蜜柚、一户一亩横江葡萄、一户一个鸡棚、一户一人进园务工”的“四个一”产业扶贫模式,创新构建“担保贷款、贷款贴息、现金奖补、产业保险”的“四轮驱动”金融扶贫机制,激发贫困群众投身产业发展的热情,确保家家有一个致富产业、户户有一份稳定收入。

一颗小葡萄,带来大变化。横江镇公塘村,以前由于土地贫瘠,村里贫困发生率高达34%。如今,家家户户种葡萄,共发展葡萄种植1300余亩,每亩上万元的收入,为贫困户脱贫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葡萄种植户户均年收入超10万元,几乎家家都盖起了漂亮的新房,超过一半人家买了小汽车。

一个就业岗,脱贫底气足。天河镇毛田坑村,道路崎岖,百步九折,是吉安县海拔最高的乡镇,曾经是出了名的穷村。“我在县工业园区上班,一年工资就2万多元。”穷了半辈子的村民杨厚华,喜滋滋地算起了家里的收入账,“我还通过政府贴息贷款10万元,养了20箱蜜蜂,种植了10亩生姜呢!”

一株蜜柚树,乐了全村人。永阳镇江南村,沙质土壤,种植水稻没收入,导致大片田地撂荒。村里成立合作社,带领全村人一同种植井冈蜜柚,套种百香果、西瓜等作物,一地多收,效益大增,户户都能增收。

2016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充分肯定吉安县“四个一”产业扶贫模式,誉其为“让农民学得到良法、拿得到良种、找得到市场、分得到红利、看得到希望,是比较扎实的扶贫脱贫路子”。总书记的肯定,更加激励了吉安县人民的扶贫斗志。9月26日,吉安县在全省脱贫攻坚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四个一”产业扶贫模式成为全省精准扶贫样本。目前,全縣井冈蜜柚种植面积达6.5万亩,覆盖贫困户4614户;横江葡萄种植面积5.3万亩,覆盖贫困户1232户;年出栏肉鸡3600万羽以上,覆盖贫困户1719户;帮助6179名贫困户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

创新“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模式。吉安县率先探索建立了村干部或致富带头人带头领办、村党员主动参与、村民自愿参与、贫困户统筹参与为主要内容的“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模式。县里出台了《吉安县“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奖补实施方案》,对每个“一领办三参与”产业基地按投资总额的30%给予产业资金奖励,其中奖励资金的70%计入村级集体经济股份,30%用于“一领办三参与”对象按各自入股比例增资扩股,引导带动群众发展高产、高效、优质产业。全县先后建立江南井冈蜜柚、大冲百香果、油田黑木耳、浬田“小牧童”蛋鸡养殖等26个“一领办三参与”产业项目,有效带动5722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得到群眾一致认可,并在全省推广。

浬田镇“小牧童”生态农业公司,按照“一领办三参与”模式,成立“南湖蛋鸡专业合作社”,统筹浬田镇309户贫困户以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合作社,按每年12%以上进行分红,并扶持28名贫困户进行蛋鸡养殖,年平均收益10万元。

大冲乡森塘村积极响应“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政策,由村支部书记张月华联合村致富带头人刘旭鹏等人,成立天一生态种养合作社,投资900万元(1800股),流转土地600余亩,重点种植百香果。年底每户贫困户分红1300元以上,村集体年增收26万元,2019年该基地又以森塘村为核心,新增百香果种植面积3000亩。

谋划“一乡一业”特色产业布局。近年来,吉安县结合脱贫攻坚需要,顺应农业农村发展的趋势规律,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聚焦提升组织化、专业化水平,找准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大力推进“一乡一业”特色产业。井冈蜜柚、横江葡萄、黑木耳、合作养鸡分别突破6.5万亩、5.3万亩、5000亩、3600万羽,百香果、艾草、羊奶果、稻虾共作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目前全县已形成井冈蜜柚、横江葡萄、油田黑木耳、大冲百香果、万福羊奶果、凤凰艾草、浬田蛋鸡等一批“一乡一业”特色产业基地,初步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产业扶贫新路径。

敦厚镇瑶池村返乡青年、县政协委员肖高龙回乡创办江西麓林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采取“基地+合作社+协会+支部+农户”的模式发展黑木耳种植,在油田镇江下村成立黑木耳产业专业合作社,覆盖全村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发放股权证。贫困户除可获得股权分红外,还可在基地务工。通过政策帮扶、合作社带动等方式,全村贫困户人均可增收1800元以上,为乡亲们开辟了一条“致富路”。2019年江西麓林现代农业被评为全国“万企帮万村”先进民营企业。

长效机制筑防线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成功脱贫“摘帽”后,吉安县没有沉浸在“摘帽”的喜悦之中,更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而是全面把握脱贫攻坚由“打赢”向“打好”转变的新要求,重整归零再出发,把巩固脱贫成效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一手抓剩余贫困人口脱贫解困,一手抓已脱贫人口巩固提升,确保脱贫“摘帽”后不松劲、不懈怠、不停顿。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吉安县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动态监测队伍,按照“村级监测上报、乡镇收集复查、县级复核审核、分类帮扶到位”的动态监测管理程序,对脱贫户、边缘户、人口自然变更三类对象实行每月定期动态监测,及时识别发现返贫户和新增贫困户并落实帮扶举措,有效防止致贫返贫现象发生。2019年,全县脱贫998户2571人,新增贫困户32户108人。

防贫保险有依靠。吉安县紧盯因病、因学、因灾导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贫困线1.5倍的脱贫监测户、边缘监测户等临贫易贫重点人群,县财政投入资金113万元,按每人20元的标准,为脱贫监测户和边缘监测户购买防贫保险,确保防贫保险对象家庭收入稳定。仅2019年,全县就对90户农户实施了保险理赔,其中贫困户78户,贫困边缘农户12户,理赔金额72.48万元。

正向激励、反向警示。吉安县先后评选出“最美脱贫户”306户,每户奖励1000元,脱贫致富典型285人,每户奖励3000元,并通过报纸、微信等新闻媒介进行宣传,引导贫困户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思想。同时,将存在不履行赡养义务、参与赌博、讲排场等严重违反公序良俗行为的贫困户103人,纳入警示教育名单,通过警示教育补齐贫困群众“等靠要”精神短板。

成功脱贫“摘帽”后,吉安县脱贫攻坚成效和质量得到全面巩固提升。2017年11月9日,全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会在吉安县召开。2018年10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扶贫办通报表扬全国45个健康扶贫工作表现突出的贫困县,吉安县名列其中。“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模式经验在全省推广。2019年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减少到315户702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17%,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2713元增长到10659元,增长293%,贫困百姓的致富梦想照进现实。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汗水与澎湃血液交融,真情与昂扬激情碰撞,一幅波澜壮阔的脱贫画卷,已经绘就在庐陵大地上。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路上,吉安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脱贫攻坚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和质量,在产业扶贫、政策保障、长效机制三个方面持续用力,确保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可持续脱贫,朝着全面小康的更高目标不断前进。

题图 横江镇高铁沿线田园风光

责任编辑 / 梁发明

猜你喜欢
吉安县领办全县
土地适度规模的有效形式——股份合作——村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见成效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绛镇乔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做好粮食种植“大文章”
基于SWOT分析的吉安县旅游发展研究
“围绕”在百姓四周——黄陵“代办领办”拓展为民服务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吉安县横江葡萄全生育期气候条件分析
吉安县退出贫困县 江西第二个脱贫摘帽贫困县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冯禹中领办“老少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