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忠烈的古柏之家

2020-05-21 03:32严修余
党史文苑 2020年5期
关键词:古柏寻乌毛泽东

严修余

古柏,1906年出生于江西省长宁县(今寻乌县)。1922年,古柏进入广东梅县广益中学读书,其间,开始学习马列主义著作,接受革命思想的启蒙,后来成为梅县地区学生运动的领袖。1925年12月,古柏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了广州起义和平远、蕉岭等地工农武装起义。1927年冬,他奉中共东江特委指示,回到寻乌老家开展革命活动,与刘维 等建立中共寻乌县支部,同时创立中山学校,并以此为据点,秘密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斗争。1928年春,他领导和发动了寻乌“三·二五”武装暴动,尔后组建了赣南红军第二十一纵队,开辟了寻南革命根据地。1930年5月,时任中共寻乌县委书记的古柏协助毛泽东作了著名的“寻乌调查”,古柏的聪明和才干深受毛泽东的赏识。古柏跟随毛泽东转战闽西赣南、赣江两岸和袁水流域,历任红四军前委秘书长、红一军团前委秘书长、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长,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委员、内务部部长、裁判部部长,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劳动部秘书长等职,与毛泽东结下深厚的革命情谊。苏区时期,古柏始终坚定地贯彻执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33年,他与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一道受到错误的批判与处分,但他没有动摇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而是忍辱负重,勤勤恳恳地为党为革命工作。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古柏奉命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任闽粤赣红军游击纵队司令员。1935年3月6日,古柏在广东龙川县鸳鸯坑与敌人激战中壮烈牺牲,时年29岁。

在古柏的影响和带动下,古柏全家几乎都参加了革命。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古柏牺牲了6位亲人,留下了下一代亲生骨肉。古柏之家是一个无私奉献、满门忠烈的革命家庭。

古柏之父古光明是一名乡村私塾教师,思想开明进步,同情和支持古柏干革命。红军撤离寻乌后,他流落会昌筠门岭,于1933年夏被会昌反动当局拘捕,被以“著匪”古柏之父的罪名解回寻乌,投进大牢,遭受虐待。但他始终坚贞不屈,勇于担当,卒于狱中。

古柏六弟古松,早年跟随古柏从事革命工作,在中山学校任教,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三·二五”暴动时,他是篁乡方面的领导人之一。暴动失败后,他潜伏在罗福嶂山区,开展游击时殉难。

古柏七弟古楠,早年跟随古柏参加革命,在少共国际师做宣传工作。1935年10月,他随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曾任八路军独立营营长,后来英勇牺牲在抗日战场。

古柏堂弟古显棠(古柏二叔古雪如之长子),1928年跟随古柏参加革命,在红军第二十一纵队当宣传员,后在寻乌、会昌县苏维埃政府任文书及秘书。他忠勤尽职,为上级所嘉许。1934年,他跟随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在途中不幸牺牲。

古柏之侄古新肇(古柏长兄古显坤之子)和古新淮(古柏二兄古梅之子),参加红军独立第三师(由原三十五军改编而成)。数年来,他们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战斗数十次,其中就包括俘虏张辉瓒的龙冈伏击战。1935年,古新淮在长征途中战死。古新肇随军至贵州为反动军队所俘,经数月之饥饿被遣回寻乌原籍,从事耕种。

古柏二兄古梅,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教于中山学校,传播革命理论,参与组织和领导“三·二五”暴动。暴动失败后,面对反动派的悬赏捉拿,他转赴南洋,待机东山再起。其间,时常念及古松、古柏兄弟安危,曾写信赋诗探访虚实,诗曰:南遥北望水迢迢,每思家乡梦里摇,借问同朝诸子辈,门前松柏茂也凋?

1933年,古梅归国时,因悬赏尚未解除,他不便回家,就潜在广东五华县中学任教。1937年赴四川广汉中学任教,极力宣传抗日,还与当时在芜湖总工会工作的董必武有过联系。

1937年秋,正值抗日烽火连天的岁月。在延安的毛泽东接到古梅写的一封信。信中说古柏家乡塘背古氏正为修族谱询问古柏及其弟弟、侄儿等情况,并欲请毛泽东为古柏作传记等。于是,古柏在南方游擊战场殉难的噩耗传到延安。毛泽东的心情久久未能平静,他为失去一位少年英俊、奋发有为的战友深感痛惜,一件件往事犹如一幕幕历史剧重现于眼前:菖蒲会见、马蹄岗灯火、闽赣硝烟、瑞金风雷、于都握别……毛泽东沉思良久,提笔给古梅复信:

古梅先生大鉴:由西安转来大函敬悉,嘱为令弟古柏同志作传记,因忙未暇,为聊书数语,以慰古氏同胞。毛泽东

接着,毛泽东又在一张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的洁白宣纸上,饱蘸浓墨,挥毫题词:吾友古柏,英俊奋发,为国捐躯,殊堪悲悼。愿古氏同胞,继其遗志,共达自由解放之目的。悲壮流畅,笔力遒劲,字里行间饱含着毛泽东对古柏烈士的深切怀念和对其遗属的殷殷之情。

1940年,古梅经毛泽东函召,由广汉赴延安见毛泽东。古梅途经汉中时,因所携带的毛泽东来信被国民党宪兵发现,遂被逮捕并转解至天水行营劳动营,被幽禁长达五年之久,直至1945年才被释放。后辗转返乡,于1948年在家不幸病故。

古柏之妻曾碧漪,1907年出生,广东南雄县人。1925年,她由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后一直跟随古柏从事革命工作。曾碧漪历任广州妇女解放协会成员,南雄、寻乌、会昌、赣南省妇委干部,红四军前委、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等职。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她留在瑞金坚持游击战争,不久失散被捕,并被遣送到“九江感化院”,后因双腿风湿浮肿,被驱逐“出院”,辗转流落到吉安戴医生(地下工作者)的妇产医院当护理。此时,她才惊悉分开三年多的丈夫不幸殉难的消息,终日以泪洗面。她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写信给毛泽东,准备奔赴延安。可是,毛泽东的复信被国民党截获。于是,敌人四处捉拿曾碧漪,正巧她回南雄探亲,才幸免一难。

1945年8月,毛泽东又给曾碧漪写了一封信。信中叮嘱说,国共又要分裂了,路上有风险,叫她先与地方党组织联系,坚持地下工作,待条件成熟后再来延安。曾碧漪接到毛泽东托古大存捎来的信后,立即与韶关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并在南雄一家同学开的妇产医院当护士,直到全国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曾碧漪被中央组织部召到北京,先后在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国家革命博物馆等部门任职。

正如毛泽东所言,“我们干革命是为了造福下一代,而当时为了革命,又不得不丢下了下一代”。

据曾碧漪回忆:古柏与曾碧漪共生育了五个儿子:长子古新民、次子古一民、三子古万民、四子古亿(忆)民、五子古兆民。在当时战争年代辗转奔波,有的不幸夭折,有的刚生下不久就被寄养在老百姓家里,后来下落不明,生死未卜。新中国成立后,她只找到次子古一民和四子古亿(忆)民。

次子古一民在长征前夕被托付给会昌一乡苏维埃政府主席之妻“水西坝妈妈”抚养。1935年夏,这位主席惨遭杀害,“水西坝妈妈”背着古一民,带着两件遗物(古柏夫妇与次子古一民照片、古柏之印),背井离乡,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曾碧漪。1937年,曾碧漪接回古一民,准备绕道吉安南下广东,却受阻于敌人的重重关卡。曾碧漪带着五岁的古一民在吉安流浪了半年之久,饥饿和白色恐怖一起围攻着相依为命的母子俩。为了冲破封锁,能够顺利入粤开展革命工作,曾碧漪便忍痛将儿子古一民寄养在吉安县一户穷苦农民家里。古一民一度流浪街头,被国民党收容,关在一个“教养所”里。后来他被辗转送到广东,寄养在一个亲戚家里。1949年,贺子珍的妹妹贺怡担任吉安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后,来赣南寻找姐姐与毛泽东的儿子毛岸红(小名毛毛),借此机会找回她寄养在广东的儿子贺麓成,同时还接来了曾碧漪、古一民一起同行。返程途中,行至泰和,天色已晚。当时形势紧张,土匪猖獗,吉普车疾驰在颠簸不平的泰吉公路上,当车子沿着下坡路俯冲时,突然对面一个小山丘上出现了火把,贺怡机警地提醒道:“有土匪”!警卫员马上命令驾驶员刹车。在这危急关头,驾驶员不但没有刹车,反而加速,车子冲进深沟。当时车上载有6人,除司机外,还有贺怡和其儿子贺麓成、1名警卫员,以及曾碧漪和其子古一民。贺怡和古一民当场死亡,其他人则不同程度受伤。

四子古亿(忆)民,出生后15天就被寄养在瑞金九堡一户姓钟的农民家里。1952年,民政部门在瑞金找到他,并把他送到吉安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后被安排在工农速成(烈士子弟)学校读书,当年他刚满18岁。1954年春,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的曾碧漪經过多方询问寻找,终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生骨肉古亿(忆)民,母子俩劫后终于团聚。

1984年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亲自为“古柏烈士纪念碑”题写了碑名,并题词:“古柏烈士,永垂不朽!”如今,古柏烈士的铜像仍屹立于寻乌县城,供人们瞻仰。

题图 古柏烈士故居全景(寻乌县革命历史纪念馆供图)

责任编辑 / 梁发明

猜你喜欢
古柏寻乌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柴达木映画
1949,毛泽东点将
张子炀
古柏
寻乌画卷
我们为什么要做《重返寻乌调查》节目
承载历史文化,彰显古都风韵——北京古柏寻访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美国大峡谷的古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