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利尼: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2020-05-21 11:08张可驹
音乐爱好者 2020年4期
关键词:塑造出录音室冬风

张可驹

真正具有划时代影响的钢琴家不多,波利尼却无论如何都是其中之一。他的演奏,几乎直接“标定”了现代风演释的某些概念。但这其中,也包含了让部分听众感到“隔膜”的东西。

波利尼的演奏有时几乎过分冷静。但过去,我读樊慰慈先生的文章,看他描述现场的波利尼,会表现得完全像个“火爆浪子”。于是,我自然向往某日得听“浪子”状态的波利尼。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意大利演奏贝多芬奏鸣曲的现场录音,应该就是这样的演出。不过,此时偶记,首先想起的反倒是他加演的两首作品:舒曼《幻想小品集》(Op.12)的第二首,以及肖邦著名的《A小调练习曲(冬风)》(Op.25,No.11)。因为,波利尼在此简直是可怕地诠释了“非不能也,乃不为也”的含义——如果他要追求约瑟夫·霍夫曼、霍洛维茨那个时代的某些景观,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是他倾向于不那么做。

诚然,波利尼对音色的塑造追求绝对的纯净与坚实,而并非浪漫派的华美瑰丽。在现场,他的音响中多了几分“热气腾腾”,也由此焕发出不同于录音室中的光彩,不过总的倾向基本保持不变。波利尼弹出的每一个音符都力求清晰、有力(就分量而言,不一定是音量)、棱角分明,更追求将这些品质推向“绝对化”。在录音室中,往往有他的一种“冷”作为调和,效果还不是那样骇人。但在现场,钢琴家以放手一搏的姿态表现这些,效果就完全不同了。老一辈的超技大师,正是在清晰、分明的基础上,通过对音符间距做出微妙控制,塑造出那种超强的推进力与刺激性。这是霍夫曼本人阐述的核心思想,应该也没人能比他做得更好,哪怕霍洛维兹也不行。

要这么做,弹得清楚且整齐如刀切极其重要,否则间距势必是模糊的。波利尼的手指技巧影响了几代人,就这方面的品质而言,当真不让老一辈人专美于前。他对于力量的控制亦然。錄音室中,他凭借这样的控制力,精密地塑造出某些音响奇观,而在这里,就完全表现出一份力随心转的畅快。在舒曼《幻想小品集》(Op.12,No.2)的高潮部分,波利尼信手推出的那一片“摧枯拉朽”,绝对得超技演奏之真髓无疑。然而,相对于老辈名家通过令人屏息的音符间距,配合Rubato(自由速度),着意去制造一些效果和表现,推高紧张度、俘获听者的手法(皆非贬义),波利尼却完全只是自然地宣泄心中的狂热。

因此,在很多时候,波利尼并未走向最巅峰的紧张度,不是因为他做不到,而是因为他单纯地不选择这么去做。对不计其数的钢琴家而言,某些出神入化的超技范儿,实为可望不可及的高峰。但在波利尼的手中,居然还有一份“非不能也,乃不为也”的豪气,确实不愧为划时代的钢琴家。听他弹《冬风》,低声部是如此掷地有声,且一往无前地推进;右手所刮起的,并非寒风中夹杂的美丽冰珠,而根本就是骇人的大粒冰雹。在这样的演奏中“解渴”之后,若想要再满足一次,可能就要翻出列文涅的经典唱片了。

猜你喜欢
塑造出录音室冬风
录音工艺下的录音室声学探究
配饰武装
极致几何
冬天的风
BEAUTIFUL美丽的秘密
冬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