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羊赛

2020-05-21 16:22闫增荣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竞技体育

闫增荣

摘  要:竞技文化是竞技体育中体现出来的一种优秀的体育文化,体育竞技在中国和西方的体育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山西忻州地区有一种民间非常流行的摔跤活动——“挠羊赛”,就具有这种典型的竞技体育文化特征。本文从文化学视角,通过阐释其起源、组织、规则及技术特征,分析其竞技文化特征;进而得出:“挠羊赛”源于军事,盛于民间,是极具竞技文化特征和多元社会文化价值的身体活动,是典型的来自中国民间的竞技体育文化。

关键词:“挠羊赛”  摔跤  竞技体育  竞技文化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4(a)-0215-02

近代,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西方竞技体育也渐渐流入了中国。由于中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竞技体育所蕴含的“竞技文化”,不仅成为体育文化研究的热点,也日益融入大众体育文化生活。竞技文化是竞技体育中体现出来的一种优秀的体育文化,不仅体现在西方的体育竞技中,在中国许多优秀的体育项目中有着较为突出的表现。在山西忻州地区就有一种具有典型的竞技体育文化特征的民间非常摔跤活动——“挠羊赛”。

1  挠羊赛溯源

“挠羊赛”是一种古老的竞技运动,经过历史的长河洗礼,并没有埋没掉,仍然受到黄土高原的山西省忻州地区的男女老少的热爱。“挠羊赛”中的“挠”在当地民间的意思为“扛”,字面的意思就是把羊扛在肩上的比赛,而实际就是以一只活羊作为战利品的摔跤比赛,可以说形象地表现了优胜者扛着“战利品”载誉而归的情形。纵观历史,挠羊赛在山西成为了忻州地区的一项特色竞技活动。究其根源,它与“军营跤术”“蒙古跤抵”颇具历史渊源,并有其特殊的历史、社会成因,这跟忻州地区的群众有着豪气、爽朗的性格有关,当地人豪爽的性格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挠羊赛。

忻州地区自2000多年以来一直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总共经历了4次的民族大融合,主要以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为主。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生活,多种民风乡俗逐渐融为一体。在800多年前的南宋忻州地区兴起了摔跤的运动,相传,是因为岳飞将军而创设。“角抵”是抗金将领岳飞在军中设来训练士兵的一个项目,岳飞被害后,其中一位被遣散忻州籍老兵陈效婴回到故乡,将在军中所学的这项跤术传授于乡邻,以此寄托岳飞将军抗金的意愿,让摔跤这项活动成为当地人强身健体的健身活动,也发挥了御敌防身的作用,随后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了当地特色的习俗。元代以后逐渐演变成“挠羊赛”的形式。摔跤在忻定盆地广泛盛行起来是在明末清初。也有另外一种起源说,即忻定盆地在800多年前有个大湖,这里地势条件优越,水草丰盛,非常适合畜牧。牧羊以摔跤比赛来进行娱乐,还用羊作为比赛的赌注,摔跤胜利的人就能够得到羊,将样扛在肩上带走,又叫做“挠羊”。时间长了,这项娱乐活动演变成当地的风俗,就有了这项传统的以羊来作为奖品的摔跤赛事。

由此来看,“挠羊赛”的名称的由来与以羊作为“战利品”有关,但摔跤能够在忻州地区如此盛行,则与当地特殊的文化地理因素有着历史渊源。可以说,“挠羊赛”是蒙汉民族体育交流的产物,不仅在历史行有其军事意义,而且也极其符合当地的民俗与民风。

2  挠羊赛的组织、规则及技术特征

2.1 “挠羊赛”的组织

在举办“挠羊赛”时通常还有由当地乡、镇、村的群众自发组织古庙会和唱大戏等活动。在比赛前,组织者将宣传用的海报和戏报在四方张贴,在当地,有戏必有“挠羊赛”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有一句俗语是“唱戏不摔跤,瞧的人就少,唱戏又摔跤,十里八村都来瞧”。从这句俗语就能够知道,当地受欢迎的文娱活动包括了挠羊赛,这项赛事也成为了非常能够体现民俗的活动。

2.2 “挠羊赛”的规则

摔跤选手需要赤膊上阵,一般不穿跤衣,下身不做硬性要求,可以是长裤或短裤,不管什么年龄段和什么体重级别的选手,都是一跤见胜负,选手在比赛过程中除了双脚,其他部位都不可以接触,包括裤子和身上的任何部位,触到地面直接判输,若果选手认输,就以单手指触一下地,裁判宣布胜负。输的选手直接淘汰,胜出者继续接受新对手的挑战,连续胜利6次的选手被称为“挠羊汉”,可以将战利品——羊,扛走。

2.3 “挠羊赛”的技术特征

挠羊赛在规则上就规定了选手部分体重级别,不能够穿跤衣,这样比赛双方都没有能够抓握的东西,只能靠伺机抱住对方的腿使其失去重心或支撑从而倒地认输。所以挠羊赛上,“抱腿”技术动作成为用的非常多,其中单抱腿和双抱腿,以及腋下抱腿等都成为了主要的代表性技术动作。

3  “挠羊赛”的竞技文化特征

3.1 技艺的竞争性

竞技体育与其他体育类型本质上的重要区别特点是拥有很强的竞争性。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激情宣言,就体现出了竞技体育有着冒险、竞争的文化。希腊人在竞技中,体会这种激烈的竞争,宣泄自我的情感,体现自我价值。

冷兵器时代,摔跤是作为军事手段的搏击术,而在和平时期,又是一种友好善意、魅力无穷的竞技性娱乐活动。“挠羊赛”是一种在忻州一帶非常盛行的竞技活动。在该地区,且不说“过会”唱戏时总要举行的壮观场面,即使在寻常日子里,特别是农闲时节,当你走入某一个村庄,或沙滩地畔、打谷场上、十字街头、戏台广场,都有可能看到2个赤了臂膀的汉子或小孩,在围观者兴致盎然的助威声中你来我往、比拼较量的摔跤场面。“挠羊赛”的比赛过程中,赤膊上阵的汉子们展开激烈的竞争,一方面,表现着强调对抗和力量的“硬”竞技,跤手在这一过程中会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将自身的技艺施展出来,发挥自身的优势,也成为了展现自我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其精湛的技艺、灵活的动作也显示了力量和技艺相结合的美感,成为极具表演性的“软”竞技。“挠羊赛”这一具有地域特色的竞技体育活动,不仅是当地百姓多年来农闲时的娱乐活动,而且当地人彪悍的民风,也一直保持着这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极强的“竞技性”特征。

3.2 结果的不确定性

竞技体育的比赛结果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为它的产生是建立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的基础上的,并且建立起了竞技的规则,所以比赛的名次不是能够认为预测的,其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项赛事也因此具有了未知性和悬念,对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也恰好体现了竞技体育的魅力。

“挠羊赛”作为竞技比赛,其结果也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挠羊赛”的比赛场上,最先上场的,是一些十几岁的半大小子——俗称“扑打露水”,含有先锋、开路之意。因为某一队摔倒对方6个人才能“挠羊”,所以即使被摔倒1~2个也完全不必担心。这样,也就给了许多新跤手增长见识、磨练摔打的机会。于是,一方摔倒另一方1个相对弱点的队员,另一方随即派上1个强一些的上场,排兵布阵,斗智斗勇,在轮番战中比赛渐入佳境,激烈异常。双方各自施展绝招妙技;一方以力量见长,另一方以智慧取胜。有的竞技者摔得干净利落,有的则大战十几个回合才能分出胜负。但是“破跤者”的命运同样难以预料。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有的已经摔倒4~5个了,胜利在望,却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前功尽弃,饮恨跤场……风浪迭起,形势陡转,胜负难料,悬念丛生,这样的结果不确定性便是“挠羊赛”的无穷魅力所在。

3.3 竞技性的规则与裁判

任何竞技体育项目都有明确的规则和裁判。竞赛规则是具有法律性的文件,目的是保证竞技体育能够公平的开展。“挠羊赛”也有着自己的比赛的规则:凡参加比赛的跤手,不分年龄,不分体重级别,不穿跤衣,自动出场,赤背较量,一跤见胜负。因此,民间也称为“赤背跤”。跤手一旦失利,本场再无上场资格;选手在比赛过程中除了双脚,其他部位都不可以接触,包括裤子和身上的任何部位,触到地面直接判输,若果选手认输,就以单手指触一下地,裁判宣布胜负,赢的一方摔倒一人,另一方自动上场。“挠羊赛”的裁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判定“勝负”或“和跤”之外,还要适时活跃现场气氛,还兼具类似现场解说和活跃赛场气氛的职能。此外,裁判被当地人成为“监跤人”,能够有权利对选手进行资格审核。裁判要有掌握选手上场的时机的能力及保障赛事正常进行的控场能力。

4  结语

“挠羊赛”最初来源于军事,在民间以另一种形式流行起来,是极具竞技文化特征和价值的身体活动,这种民间体育文化既体现了西方竞技的文化的特点,同时体现出了我国重视传统文化发展过程的特点,展现出了“力”与“美”的审美追求,并体现了娱人娱己、强健体魄等多元社会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路云亭.竞技·中国——竞技文化与中国的国民性[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7:104-106.

[2] 王岗.中国古代“竞技体育”的文化审视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5(3):307-308.

[3] 田昌安.忻州摔跤史话[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

137.

[4] 山西地方志研究院.山西通志·体育志:第四十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5.

[5] 曲葆青,李海英.跤乡溯源[J].体育文化导刊,2006(1):89-90,

[6] 李俊温.山西“挠羊摔跤”[J].体育文化导刊,2003(7):79.

[7] 赵树恒.忻定原摔跤活动溯源[J].文史月刊,2005(7):45-46.

[8] 李伟.路云亭:专心诠释竞技文化[N].中华读书报,2002-03-13.

[9] 张军献.竞技体育文化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0(5):6-7.

猜你喜欢
竞技体育
浅析青少年拳击爱好培养的重要性
兴奋剂对中国女子竞技体育的影响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研究
探究竞技体育科技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产权困境”下我国运动员培养模式探究
生理学视角下减量训练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