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园园:真正讲究的手作, 来源于人间温情

2020-05-22 09:14莫莫
女友 2020年4期
关键词:客人美的生活

莫莫

一家围绕“美”做定制服务的工作室,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才够讲究?尤园园的答案是:守好为人的道,认真过生活。创业九年,她的“无为+”已从高级成衣定制馆成长为有众多匠人合作的综合性美学生活平台,给尤园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手作定制客人们身上的人间温情。

尤园园“无为+”创始人。“无为+”秉承“美学主义、实验精神”的宗旨,以传承創意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打造复合型文化生活体验平台,内容有成衣制作、茶道、花道、香道、艺术策展、专业摄影等。

女儿的涂鸦内衬,既是软肋,又是铠甲

三年前的春日,一位穿着干练的中年男人走进了尤园园的“无为+”工作室,他要求定制一件特殊的外套,外套内衬上的图案用女儿在幼儿园的涂鸦。

普通手工纸上的涂鸦,经过幼儿的手揉捏,又被父亲小心翼翼折叠好放在贴胸口的衣服内衬兜里捂着,纸张已显得皱巴,随时有破角风险。

尤园园跟团队成员小心翼翼把画抻展开,扫描在电脑上,根据图样特点做二次设计,最后印到适合的布料上,进行剪裁。整道工序不允许失败,因为这批来自苏州的珍贵手纺布料,工作室只存了少量,损坏的话,得找工匠重织。

当时尤园园已不直接介入制作,但那次她却盯得谨慎,倒不是因为订制这么一件衣服,而是“不能辜负一个爸爸的爱”。

“一个外表看起来像事业硬汉的男人,私下里穿着女儿涂鸦的‘战袍面对外面的风雨。那话怎么说的来着,爱是突然有了软肋,也突然有了铠甲……哎哟,多动人啊!” 尤园园感叹。

“无为+”工作室的涉猎大多与“美的生活”有关,包括手作、展览、艺术、摄影等领域,类似这样的温情时刻有许多。有个教授把常年收集的碎古瓷片交给“无为+”打磨成形状浑圆、大小一致的扣子,缝在衣服上,渴望以此撞见知音,但不是古董瓷内行,根本看不出门道;某位在大企业担任高层的女主管,在暗色职业装不显眼角落悄悄加圈可爱的蕾丝,用传统工艺凸显一点腰线,以保持微妙的女性的俏皮;提前六个月就准备合适衣服参加女儿大学毕业典礼的中年夫妇,生怕当天的配饰抢了女儿风头,或是不够特别不能给女儿增添光彩,发了无数张学校操场、礼堂等照片给设计师参考……

手作最讲究的地方是什么?是人的情感。

存在于中国人血液中的一种更高级的美学价值观 

回国之前,尤园园在英国待了八年半,让她感触颇深的是,国外手工的东西很值钱。她分析,欧洲手作产品之所以贵,是因为里面有个人的情感与审美性,比商场千篇一律的流水线作品要更独特,很多时候也更高级,对于度过了工业化阶段的消费者来说,“独特”的附加值更高。

尤园园说:“当时中国工业迅速发展,手工制作一度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变得边缘化。大家聚会,如果你拿个手工刺绣的手绢出来,不仅显得格格不入,可能还会引来‘装的非议……但实际上,中国传统诗意生活中,美的技艺、美的物件儿太多了,它们在现代生活中失语,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当时,还是留学生的尤园园特别想做一个生活馆,走她钟情的中国美学风,里面的产品要美,要精致典雅,能经久耐用。但直到2011年,她回国好多年后,趁着手头攒了点钱,才顶着长辈的压力,落地了自己的第一家定制店,主营服饰,起名“无为”。

“无为”一词源自《道德经》,寓意顺其自然、举重若轻,以无为的心境达到有为的生命。这是个海纳百川的词,比较符合尤园园当时的心境。

那时尤园园家中的大爷叔叔们都不太同意这档生意,他们觉得中国当时的消费审美还偏向西方流行品牌,没达到普遍手工定制的水准。长辈们的判断是对的,连续好几年,这家店都不温不火,口碑主要在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小圈子里传播,店里一度靠尤园园做其他项目赚的钱来补贴。“有时候客人来了,陪聊了一下午,搭进去一壶好茶,对方迟迟不下单,衣服穿出去不长脸嘛,一时半会儿很难做大。在外面给企业做个咨询项目两百多万,回款还快,做这个店三年不赚钱。我们觉得低调华贵的中式美舒适,别人觉得买个能看见名牌商标的大衣穿着才拉风,才更能展现经济实力。”

2013年,转机突然到来了。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女士出国访问时,两人穿的服装融合了中式的美学细节,展现出特有的典雅与大气,“丽媛style”还登上了当年美国《名利场》杂志的“最佳着装榜”。在尤园园看来,这是一场盛大的“传统美学回归与升级”,人们一下子发现,传统服饰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阳春白雪,它典雅庄重,可以更细腻、更丰富,可以拥抱现代生活,穿出去很长脸。一直存在于中国人血液中的一种更高级的美学价值观,重新回到了世人的面前。

为人的需求制作,不为欲望制作

明显的,店里生意变好了。

“客户开始觉得在正式场合穿中装是一件特别有‘面儿的事情。原本就有点精致追求的人,现在也堂堂正正‘讲究起来,跟设计师讨论产品的细节,这是一个跟我父母那一代人不太一样的地方。”尤园园说。

时光往前推大半个世纪,不容易褪色的阴丹士林蓝色工厂制服、爱起皱不吸汗的“的确良”衬衫、灰白色的胶鞋伴随了好几代中国人,人们没有更多的审美选择,布料紧张的岁月里,衣服可能是尺寸局促的,颜色可能是千篇一律的,但也没得选。

1978年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飞跃,以前精打细算攒布票做衣服的中国人,一下子被拉进了批量生产的流水线时代,成本下降,低廉的制品大行其道,人们对物品的珍惜之情没了。尤园园也有过这个阶段,她说:“难免的,年轻时候身上有点儿零花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流行的东西买了一大堆,每次搬家都会被迫扔掉大部分。有天,突然纳闷自己为什么要制造这么多欲望的垃圾,开始厌倦买个不停的生活。”

后来在“无为+”的业务上,尤园园把“只为需求而买”融合在工作室价值观里,她说,“每一样制作都应该为人的需求制作,不为欲望制作。如果为了欲望而制作,那么明明不需要的东西,也会被制造出来推销给顾客,这不仅是浪费,主顾之间的信任关系也会被破坏。”

在“无为+”工作室,不允许店员以竭力促销的形式让顾客买东西,客人真喜欢的话,生活顾问会先了解清楚客人的需求,再竭尽所能地帮客人挑适合的物品。比如客人需要一件出席正式场合的服装,店员就会问客人场地的地板是什么颜色,有没有大型的灯光,需不需要站在舞台上等,根据客人提供的信息为客人挑选合适的服装。尤园园说:“店员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客户解决问题,至于最后客人买不买我家的衣服,我们不强求。客人今天开心地定了一条丝巾,我们不会主动建议她搭配个耳环或者鞋子,回家好好享受这条丝巾带来的美好就行,人们犒劳自己的方式,不是简单粗暴到只有买买买。”

“那花周折定制的意义在哪?”

“当然是让人进入一个认真的生活状态,有属于身体上的松动与自由。”尤园园说。

守自己的道,认真过生活

九年来,“无为+”的顾客逐渐增长。尤园园观察,顾客大多从事商业、公共事业、文化艺术工作,具有比较高的审美追求,年龄从30岁到60岁。按照通常意义的商业逻辑来说,消费者可能不够聚集,但尤园园觉得,这恰恰说明在每个年龄层中都有崇尚美的人。

过去的几年,她发现顾客中多了一些经济能力普通的人,这让她感觉欣慰。她说:“过去,老百姓日子过得太不容易,生存都难,美一度是奢侈的东西。现在日子好了,然而我们的审美教育缺失了一环,人会有点糙,但是很多人内心是向往美的,这个无关性别年龄。”

她想做点事情。

近两年,她会偶尔从工作中抽离,带着手艺人老师去学校里给孩子们做墨流画(一种源自唐朝,随着水流变动作画的技法,也称“水影画”)公益体验课;带孩子们体验宋代点茶技法(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传统结艺手工课堂,教孩子们打各种花式繁复的金钱结;在幼儿园举办中国古代服饰秀,请孩子们来“无为+”看仿唐绣样……

“做这么多,你觉得小朋友能记住什么?”

“就像一把萝卜种子,撒到土地里,总会有果实的,我想他们去接受一下古老的灵感,长大了可以多一份看世界角度……也许他们长大后会记得,以前的衣服、用物,一针一线一个绳结一颗钉子,都有工匠的感情在里面,它传递着人的内在温情,感激、敬重、爱。如果他们能早早明白这点,日后就不会被浮华蒙住眼睛,就像《道德经》说的:心为物役,道所不载。我觉得,守好为人的道,认真过生活,就是最高级的讲究了。”

創业tips:坚持比情怀更重要,创业者要更现实一点 

1文艺青年创业,一定要做市场调查,多跟专业人取经。很多“小而美”的创业者,出于对生活的理想,或者出于个人的爱好而进入市场,但后来发现市场不太认可自己的爱好,就容易受打击。

2可不可以拥有自己的个人情怀?完全可以。但你想让100个人都认可你,可能性其实是非常低的。有20个人认可,达到二八比例就很不错了。如果觉得20个人不够,不愿意坚持了,你就会失败。

3创业者最好有其他收入来源,否则很难熬过创业初期,全部身家扔进去,心里容易失衡。不盈利期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三年,甚至更久,有足够的信心跟底气,你才能熬过去,守得云开见月明。

4经营与艺术有关的项目,不管是民间匠人、资深师傅,还是年轻一代的创业者,都会在不同的时代钻到自己的固执里面。多学多问,要用市场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不要被现实暂时打倒后,就躺在地上感慨人们不识货,这样你就真的爬不起来了。

猜你喜欢
客人美的生活
小客人
来客人了(1)
打破平衡
不常见的客人
美的校 美的人
生活感悟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