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

2020-05-23 11:58杨芳俊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9期
关键词:部编版古诗文传统文化

杨芳俊

摘 要: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对教学要点的控制方面加强重视。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将这一教学素材加以充分、科学的运用,可以为传承传统文化提供素材,有助于提升教学的质量。主要从理论上就部编版语文古诗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现状加以阐述,然后探究教学策略的优化措施,希望能为提高古诗文教学的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古诗文;部编版;传统文化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要注重传承传统文化,这是和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只有从创新的角度出发,融入新的教学观念,才能真正为学生可持续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结合“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的特点优化设计教学方案,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良好推进。

一、部编版语文古诗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及现状

1.部编版语文古诗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结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当中古诗文的特点,教师从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进行优化设计,能够为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从以下几点重要性进行阐述。

(1)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

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课程教学中重要的内容,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从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进行科学设计,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起到促进作用,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水平[1]。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通过古诗文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促进学生明确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为学生综合学习素养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2)促进学生修身养性

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从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学生修身智慧的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有助于学生修身养性,促进学生在对古诗文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帮助学生从古诗文的学习当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品质,促进学生可持續学习的发展。

2.部编版语文古诗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现状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集中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从以下几点进行详细阐述。

(1)没有注重科学引导

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促进者,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发挥积极促进作用,在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优化,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古诗文知识学习的能力素养[2]。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没有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缺乏文化传承的意识,所以在古诗文教学当中无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教师没有将传承传统文化作为古诗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使学生在实际学习当中动力不足,影响了古诗文教学的最终效果。

(2)教师教学的个性化不足

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相对薄弱,没有从个性化的角度出发优化设计教学的内容,影响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知识的效率。教师没有结合当前新课改教学的要求设计教学方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存在不科学之处。在实际古诗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没有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动力没有被激发出来,就必然会影响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3]。课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形成互动,使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效率较低。

(3)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

教师在古诗文教学当中没有和新课改教学目标有机联系起来,教学目标的设置存在不合理之处——没有结合传承传统文化的要求科学设置教学目标,这就必然会对学生综合学习素养的提升产生阻力。古诗文教学当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出来,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方面没有联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造成了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部编版语文古诗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部编版语文古诗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是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相应策略,科学落实。

1.创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的方向

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工作中,为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需加强重视古诗文教学环节,从传承传统文化角度优化教学方案,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可持续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应当前学生学习素质培养的需要,只有从创新的角度出发优化教学方案,融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为学生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4]。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当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紧跟教材学习导向,将传承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创新古诗文教学的过程,从而真正为学生的良好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如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设计教学时,要对具体的古诗文内容进行优化,调动学生对古诗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只有如此才能为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如在对学生爱国情怀培养过程中,可通过讲述《春望》的古诗文内容,让学生体会杜甫在身心垂垂中希望妻儿平安,归心似箭却无法回家,眷恋只能是在纸上表达。通过对古诗文内容的讲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2.科学设计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古诗文教学当中传承传统文化,需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积极优化设计教学方案,以促进学生在古诗文知识的学习方面有更大的发展进步,提升综合学习素养。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举措,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方案,传播传统文化,促使学生认识到古诗文中传统文化的内涵[5]。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和新课改教学要求有机联系起来,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积极培养,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目标得以明确,这对学生可持续学习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如语文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在带领学生赏析《观沧海》时,为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就需要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方面结合实际的教学需要加以优化。本诗描写突兀耸立的山岛以及波涛翻滚的海面,是对祖国山河壮丽景象的描写,也是对作者远大志向、抱负的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深化讲述内容,让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象产生自豪感,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不仅要从基础知识的学习、情感以及价值观的培养,更要从传统文化的传承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有更大的进步。

3.教学新形式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初中语文古诗文的教学中,教师从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进行优化设计,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素养的提升。从不同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方案,能让学生从古诗文的学习中了解传统文化,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促进综合学习素养的提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从学生素養培养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的内容以及过程,才能为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提升打下坚实基础[6]。

如《核舟记》一文是对民间工艺的刻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绚丽多彩,促进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复兴中华的意识,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提升。

总而言之,教师在实际的古诗文教学当中,要结合“部编版”教材的特色,积极促进学生综合学习素养的提升,为整体上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邢荣.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古诗文教学[J].文学教育(上),2020(10):90-91.

[2]朱英.从传统文化教育视角看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2020(8):40-42.

[3]关小英.初中古诗文教学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教育革新,2020(5):18.

[4]赵晓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运用: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科技资讯,2020,18(13):176-177.

[5]彭著东.部编本教材古诗文注释“同”的语理与教学价值探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21(2):45-49.

[6]王丽静.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探究[J].汉字文化,2020(6):108-110.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部编本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1202)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常超波

猜你喜欢
部编版古诗文传统文化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重视儿童本位的回归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鲜明特点及时代意义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