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改造策略研究

2020-05-23 20:50南彤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9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学生

南彤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建构主义、人本主义以及主体教育等理论为其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改造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仍存在教师重视程度偏弱、课程参与时间有限、学生认知程度偏低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提高学生在认知、行为以及情感方面的参与度,最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目标。

关键词:学生;初中;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学生的培养也需要与时俱进,信息技术课堂则承担着重要使命。当今社会,需要学生全面发展,而增强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参与的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课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而学生参与又是信息技术课堂所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也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从理论基础来看,首先是建构主义理论,初中信息技术课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双重特点,自身特殊性较强,适当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参与,而建构主义理论为学生参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次是人本主义理论,其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理论,师生良性互动是其追求的目标,主张让学生提升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是主体教育理论,该理论是一种现代教育观念,主张激励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主张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参与的困境分析

(一)教師重视程度偏弱

据一项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相关调研显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普遍偏弱。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较喜欢采用任务驱动法和演示法,通过在课堂中向学生直接演示相关的信息技术操作,让学生予以模仿,以及在课后通过预留课下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反复练习。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偏弱,教师无法真正知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短板。之所以出现此种现象,是因为该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难度降低,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这自然会忽略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参与度。

(二)课程参与时间有限

信息技术课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学生课下反复练习,从而实现与课上教学的环环相扣,因此导致学生操作的时间不太充分。加之其他学业课程的影响,致使学生的上一个学习内容和下一个学习内容无法恰当衔接,这就使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产生厌倦情绪,停滞在某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而不能继续完成课程预定目标。还有部分学生在上课期间不认真听讲,出现在课堂上交头接耳等影响学习进程的事情,这都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极其不利。因此,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教师合理分配操作时间,从而保证课堂纪律。

(三)学生认知程度偏低

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较为深入的文化知识,此时其他学科的知识功底较浅。因此,据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对教师和课堂的依赖性较强,停留在模仿和练习的阶段,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此时,学生能力的提升也只是较浅层次的提升,而非深层次的发展。此种现象的出现也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信息技术学科专业性强等原因有关。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认知参与度

如何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首先需要改造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参与度。具体包括教师精选与生活有关的素材等方法。

以某节教学片段为例: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如何在PPT中插入图片,制作一幅学生会的宣传海报。这次同学们设计出的海报经过选拔,将成为本次学生会的招募海报使用。大家在制作海报的过程中,要使用与校园环境密切相关的图片,真实展现学校特色。

师:A同学制作的海报,真实再现了我校面貌,深刻表现出主题思想,将作为本次学生会的招募海报。

教师通过上述方法,能够使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二)提高学生的行为参与度

提高学生的行为参与度,需要教师善于分析教材、准确分析教材的重难点以及易错点,当遇到学生不易理解的部分时,进行细心讲解,在最终的课堂小结中,也要做到短而精。

以某节教学片段为例:

师:下面进行本节课的课堂小结。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使用PPT制作宣传海报,难点是如何准确、恰当地分配图片和文字的占比。同学们需认真阅读教材,制作出一份满意的宣传海报。

教师的课堂小结能够给学生在课下的学习提供明确指引,最终提高学生的行为参与度。

(三)提高学生的情感参与度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合作探究法是提高学生情感参与度的重要举措。合作探究法注重学生之间的小组探讨、互帮互助、教师指导,以及最后的小组展示。

以某节教学片段为例:

师:我们将班级分为四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各组组员进行团结协作,每组最终选择一名代表向大家展示完成情况。在准备的过程中,组员要进行交流,发挥创新性思维,在遇到困难时,老师可提供帮助。

最终,每组都较好地完成了课堂任务,并且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的情感参与度。

总之,信息技术课堂对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行为以及情感的参与度,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冷兰君.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6):105.

[2]杜浩.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130.

编辑 张俐丽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学生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