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课堂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2020-05-23 20:50雒焕铎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9期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雒焕铎

摘 要:在英语学习中,了解世界各地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根據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所表现出来的形势,学习英语更像是在学习语言符号。也正是因此,导致西方文化和英语学习接不上轨,这对学生运用英语、学习英语知识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基于此,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此来把学生英语水平带动起来。从当前初中英语教学情况出发,阐述了跨文化教学概念及其必要性,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跨文化意识进行培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跨文化意识;课堂教学

众所周知,在世界各地向国际化靠拢的今天,用英语与人交流、处理信息的能力越来越成为必备技能。因此,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应当被定为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学习英语时,初中生普遍存在一个通病:明明认识单词,也熟悉语法的使用,但就是理解不了语言的含义,从而导致学生无法用英语与人沟通自如。归根结底,造成这一现状主要是因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薄弱,没有坚实的文化基础支撑,从而无法准确地理解语义。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跨文化教学

通过比较其他国家的传统习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行为规范、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若干方面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并在课堂中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即跨文化教学。凭借初中英语课堂学习,初中生能够对国外各个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甚至掌握的话,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知识面有所拓展,而且有助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英语课堂跨文化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带有极强的异域特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时,要正确解读国外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这一点是和我国文化最大的区别。(2)带有意识特征。从初中英语教材中所学到的西方文化,只在学生的思维中存在,并不是学生亲身实践感知到的。(3)带有鉴赏性特征。在学习国外文化时,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分辨力,能够分清不良文化和优秀文化,从而强化自身文化敏锐性。

二、初中英语课堂学习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在教育部制定的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情况后,对学生学习的文化范畴和内容酌情设置。从这一规定中不难看出,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外相关文化知识和内容,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丰富自身知识面,强化英语综合能力。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主要是为学生接下来学习中外文化打好基础。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初中英语课堂学习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是必不可少的。除了上述种种益处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还可以使其英语学习思维活跃起来,激发其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文化鉴别意识。

三、初中英语课堂学习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课堂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形式。同时,也是生生、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英语交际技巧和各种交流方式,进而把其内化运用到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一)在词汇教学中凸显文化

在语言中,词汇的加入必不可少。经过长期使用,赋予了英语词汇非常丰富的文化价值。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要把单词词汇的文化意义作为重点,向学生进行渗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例如,龙在我国被寓意为吉祥如意,是我国华夏儿女的象征。而在西方,龙却被看作是残暴凶狠的魔物,寓意为厄运、灾难。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通过词汇得到集中体现。所以,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对情境灵活创设,挖掘文化中的价值。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可以快速把学生的兴趣点燃。在初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短小对话,如Lets go,Colours and Clothes等。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亲身感受到文化的不同,领会西方国家文化,而且可以充分锻炼自身英语口语水平。这一教学手段得到了师生的一致欢迎。比如,在对Where do they come from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外出就餐的情境,随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同时,告诉学生这些不同国家的人是如何点菜、进行餐桌服务和付款的。在角色扮演的带动下,全体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强化辅导。

(三)比较汉英文化,开展文化知识教学

在具体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性地组织一些与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相关的话题讨论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西方文化,并且和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在对比、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来增强学生对西方国家文化的敏感性,让他们对西方国家文化特点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在对我国文化和西方国家文化的比较中,可以从告别、称谓、祝贺、介绍、禁忌语和寒暄等方面入手,凸显中西方文化在表达方式和思维模式上的不同。例如称呼语,在称呼习惯上,中西方国家是截然不同的。西方国家一般会把未婚女士称呼为Miss,已婚女士称呼为Mrs,男士称呼为Mr。若是在不清楚对方有没有婚配的情况下,直接用Ms替代。在对亲属和家庭成员进行称呼时,西方国家会用Grandma,Mum,Grandpa,Dad,Uncle或Aunt来称呼长辈,有时还会选择称呼名字,甚至直呼父母名字。而在我国,直呼其名在人们看来就是目无尊长的行为。Teacher一词在我国译为教师,是用来特指教师,而在英语中只是单纯地把其看作是一种职业,并没有其他含义。不仅如此,在西方国家,除了一些特殊的职业名称外,如医生、法官、教授等,其他都是直呼名字。又例如隐私,在我国,人们第一次见面时,首次提及的内容都是围绕收入、婚姻和年龄等。而在西方国家,这些内容却等同于禁忌,认为提到这些内容等于在变相侵犯他人个人隐私。例如“How old are you,Mrs Read?”“Ah,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对自己的年龄避而不谈?这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的人希望自己时刻都是以完美、充满活力的形象出现在对方面前,实际年龄只是一个数字,没有提及的必要。这一点,在女性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又或者,在我国,人们打招呼一般会询问:“去哪呀?”而在西方国家的人看来,这样问话就像是在监视、窥探隐私一般,令人感到不悦。

四、利用课外活动,贯彻跨文化意识

在课堂上,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只凭借课堂短短的时间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所以,教师还应适当地借助课外活动来向学生渗透相关文化知识和英语语言。

(一)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资源学习外国文化

在信息便捷的今天,只需要通过网络、电脑等终端设备就可以获取信息。因此,虽然无法带领学生去国外实地感受风土人情,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网络中领略外国文化。比如,给学生推荐一些学习平台,让学生去动手查找西方国家中一些重要的节日及由来,了解西方国家的人们是如何度过节日的;让学生共同就西方国家的某一话题展开探讨,说说自己的看法;为学生营造更加真实的课堂学习情境;在活动中,穿插听、说、读、写多个技能的训练;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不对其完成方式进行强制限定。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运用英语的机会。比如,组织英语沙龙、英语演讲竞赛等活动,设置英语读书角,定期举办一些趣味性和知识性兼备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去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组织语言进行交流,从而有效增强学生跨文化意识。

(三)拓展课外阅读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具体教学内容所提及的中外文化差异为依据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任务进行布置。如篇幅短小、简洁的小故事等。通过阅读,学生不但可以学习到语义的用法,而且可以对西方国家风俗习惯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比如,在学习“Christmas with Jenny”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收集關于 Christmas Day的故事和文化背景,以便于接下来的课文学习。这一方法的运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实践过程中,感受到中外文化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1]蒋钰.浅析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基本策略[J].校园英语,2019(31):130.

[2]黄敏.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 读天下(综合),2019(15):56.

[3]付丽娟.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和策略[A].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C],2019.

[4]李友军.浅谈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63.

编辑 张俐丽

猜你喜欢
跨文化意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思路
试论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