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分析

2020-05-23 21:32蔺明魁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9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改实验教学

蔺明魁

摘 要:针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方法,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实验的内容三个方面展开探究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与问题,导致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学习效果不理想。在新课改背景下,通过对实验教学工作中的演示性实验改进为探究性实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学习能力,强化教学效果。因而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方法进行探究分析,有很大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作为理科学科,内容相对枯燥,知识体系相对抽象,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生活经验、逻辑思维等能力要求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倘若教师没有对学生展开科学的引导,就会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困难,久而久之,就会对物理学科产生抵触情绪。为此,想要确保该学科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应当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一旦学生对该学科产生学习兴趣,其学习欲望便会有效提高。为此,基于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物理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两方面要求。

1.在准备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之前,教师要注重制造悬念,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实验探究。在此期间,倘若教师提前阐述实验的结果与原因,再进行实验探究,就会导致学生探索的欲望降低,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的导入部分。例如,在讲授《声音的特征》这节课时,教师应当以教材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提问,如:“同学们,如果直尺在桌面外露出的长度出现变化,用手拨动直尺,其音调会随之变化吗?”随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直尺在桌面上进行实验,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会带着探索欲望进行实验,其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2.在教学期间有些实验操作难度较大、操作要求较高,难以在课堂上进行。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施,通过虚拟实验的方式,将其展现在学生面前。与传统的讲授方式相比,多媒体具备更加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的优点,可以将烦琐复杂的实验内容转化成简单易懂的知识。例如,在讲授《声音传播的途径》这节课时,想要通过玻璃罩抽气的实验来进行验证,达到教学的效果,由于受场地、设备与技术的限制,在课堂上根本无法进行实验。相比之下,教师可以依靠多媒体设施,为学生放映相关视频影像資料,使学生能够观看实验全过程,同样可以加深其理解程度,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实验教学模式同样是教师演示,学生被动地观看,学生并没有足够的实践操作机会,因而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为此,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物理实验教学同样力求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当中,鼓励学生进行操作,从而强化其学习效果,使其从亲身实践当中找出问题并改正,提升其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授《冰、蜡烛的融化与凝固》的实验期间,教师可以采取分组的方式,将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指导其共同进行实验。在准备实验操作前,教师需要为学生阐述注意要点,确保学生掌握晶体与非晶体的特征,指导学生对冰与蜡烛进行猜测,分析二者是晶体还是非晶体。随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冰与蜡烛在融化期间二者的温度随时间出现的变化,继而画出相关图像来验证每个小组的猜想。在此教学情境中,通过引导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实践操作、观察分析、获得结论这一套完整的流程,学生能够强化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学实验的内容

新课程教育改革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与内容,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不少物理教师依然尊崇以往的实验教学方式与内容,认为专业人士编写的内容具有极大的权威性与可靠性,因而不敢质疑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内容,依然墨守成规,从而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两方面要求。

1.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与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合理优化,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勇于实践自身的想法,积极同其他物理教师展开探讨合作,不断优化实验方式。例如,在开展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教学期间,以往使用蜡烛作为光源,由于其燃烧时在光屏上的投影不太稳定,伴随着蜡烛的不断燃烧,教师还要不断调整蜡烛的位置,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导致实验操作烦琐,存在诸多缺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适当优化,使用发光的二极管将其制作成F形状,以此来替代蜡烛作为新型实验光源。通过采取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光源更安全、更稳定,还能按照F形状的正反情况来确定成像的情况,保证实验质量,强化实验教学的效果。

2.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多设计、参与课外实验活动。在此期间,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验教材,对课外实验活动展开科学设计;要提前筹备好实验内容,保证课外实验的合理有序。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共同合作制作潜望镜、不倒翁以及孔明灯等,从而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2]。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在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应当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其学习兴趣,不断改进实验教学的方式与内容,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物理教学工作有效、稳定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德茂.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思考[J].求知导刊,2019(47):50-51.

[2]吴爱娟.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探析[J].探索科学,2019(10):167.

编辑 张俐丽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新课改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