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20-05-23 22:22何东兴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9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培养

何东兴

摘 要: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广阔性、灵活性和敏捷性的思维,同时要求有求异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创造性态度是独创性的关键。因此对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应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要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多下功夫。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创新素材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在很多地方,老师要时刻用好这些创新素材,把握其特点,突出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这是素质教育,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意义非凡。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浅谈一些看法。

一、创造性贯穿于教学始终

教师的教学要有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跳出应试,深挖教材,明晰创新理念,不断进取,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指导到位,设计合理有梯度的题目来有效进行练习,真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度过一节课。可设置适度的小组竞争,让学生有集体荣誉感,有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发展其创造性思维。

1.数学教学理念要创新

教学中,教师要有和学生地位平等的意识,只是角色不同。整节课要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态度中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大力挖掘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设计的问题要有指向性,让学生有方向地思考,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设置巧妙的问题,讨论、分析,让学生思维空间得到拓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2. 课堂氛围要创新

创造性思维要在好的课堂氛围中才能得到有效激发,教师要让学生的心情轻松愉悦,思想上没有压力,让其潜能更好地发挥。要利用教学过程中的有利因素,抓住有利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有创造性地进行思考。此时教师要营造开放、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望,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给其自由空间,回答错误予以正向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直至成功,让其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的体现还是在课堂,作为教师,要深入理解、钻研教材,尤其要读透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重点,用好教材,发挥创造性。

定理、公式的应用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因此我们要用好这些定理、公式,然后进一步扩大和加深知识,创设好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思考。

案例1.“均值不等式”中的两个问题。

以上两个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生非常感兴趣,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给其空间和时间,学习积极性一定会大大提高。

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速度,使其在短时间内有想法、有方案,要学会变通,举一反三,要大胆突破常规,敢于创新、创造。

案例2.已知x1,x2是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求代数式 a(x31+x32)+b(x21+x22)+c(x1+x2)的值。通常想到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来解,但有一位学生举手发言,把所求式子化为 x1(ax21+bx1+c)+x2(ax22+bx2+c),利用“方程的解”来解决,难能可贵,其他同学也深受影响,这样既培养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求异思维,也提高了创新能力。

參考文献:

[1]方国才.怎样教得精彩[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03.

[2]肖利民.数学教学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2).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